淘姐妹

淘姐妹

BAJIUJIAN 八九间 元气电脑椅办公家用人体工学学习椅子学生护腰久坐书桌座椅

电脑 0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爆料原文:

"品牌背景:八九间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坐具品牌以居家椅子为主营业务,2012年正式上线八九间凭借优秀的创造能力和不断迭代的匠心稳居国内几大主流电商平台行业TOP级让超100万家庭“坐八九间,舒服多一点”。青少年学习椅:1、可根据孩子升高要求不断调整的座椅。2、自带逍遥,小累小困,随时可躺。3、C弧自适应动态腰脱,实现8小时精准护腰。"苏宁易购八九间自营元气系列主推款,发售价559元,现苏宁最终到手价459,优惠不容错过,还可以享受3年质保~


8的分合计算机课件设计


【简介】感谢网友“光年向前冲”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8的分合计算机课件设计(共15篇),欢迎阅读!

8的分合计算机课件设计

设计思路: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本着尊重幼儿,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以夺取金钥匙为线索,由浅入深的设计了以下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谈话了解幼儿的知识掌握水平,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个环节,学习新知识8的分法。通过抢椅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玩中掌握8的分法,把知识掌握放在游戏中,通过师生互动,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复习运用所学知识,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利用游戏完成教学目标。

第三个环节,学习8的组成,通过数字卡片交朋友,幼儿掌握8的组成,在小魔术:“变变变”中幼儿通过和课件的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意图:

省编教材中的主题活动主要是涉及科学领域的活动,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而设计的这节计算课8的分合。把幼儿的认知过程和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在玩中掌握知识,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体验帮助别人,让别人得到快乐,同时自己也得到快乐的体验。激发幼儿乐于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2、掌握8的分合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1、1――7的数字卡片若干 ;果树两棵、水果卡片;8的分合式;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8的外形和意义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看,它来了。(出示课件)引出数字8,幼儿认读。

数字8想邀请小朋友们到神奇的数字王国去旅行,但在出发前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用我们的智慧克服困难拿到三把开启数字王国的金钥匙,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金钥匙。

1、小朋友们想一想,什么东西和8模样相似。加深幼儿对8外形的认识。幼儿说出相应的物体。

2、了解8的意义

8能表示什么?幼儿说出能用8表示的物体。

我们说出了这么多像8和8能表示的物体,数字8很高兴奖励给我们第一把金钥匙。为了庆祝我们顺利得到第一把金钥匙,我们来做个抢椅子的.游戏。

二、学习8的分合方法

1、游戏《抢椅子》

(通过游戏了解8的分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得知识)

2、用数字演示8的分法

3、复习8的分法(游戏粘水果)

我们的现场来了两棵大树妈妈,想请大家忙他们找回果实宝宝,现在请大家果实写好宝宝身上的数字,然后送给大树妈妈。

(幼儿分组填写8的分式,通过游戏让幼儿复习运用8的分法,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我们帮大树妈妈找回了果实宝宝,高兴吗?我们用我们的聪明,帮助了大树妈妈,为了感谢大家,大树妈妈奖给了我们第二把金钥匙,为了庆祝我们得到第二把金钥匙,我们再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交朋友)

4、学习8的组成

每人从自己的椅子底下拿一张数字卡片,当教师出示1时,拿数字7的小朋友举起卡片。

(幼儿在师生互动的游戏中,学习8的组成.)

5、进一步复习8的组成

大家看过葫芦娃的动画片吗?我带来了一个宝葫芦,能变出好多种东西,而且每种东西都是8个,现在请小朋友们当小魔术师用你们的食指当魔棒,对准葫芦说变变变,宝葫芦就会变出很多种8个的东西,会变出什么呢?准备开始。

大家快速说出还有几个,宝葫芦才能变出来。

我们让宝葫芦变出了这么多东西,宝葫芦奖励给我们最后一把金钥匙。现在我们可以拿着我们的金钥匙去数字王国旅行了。

使用Camtasia studio 8制作计算机课件论文

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非常强调上机操作的实际情况,以Camtasia Studio 8为媒,阐述了用其录制上机操作视频、编辑课件、生成最终课件视频等一系列的课件制作基本流程和技巧。 有助于一线老师学习和掌握操作视频课件的制作,以增强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在各门课程的日常教学当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计算机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应用操作性强的课程更是如此。我是一名计算机老师,在多年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确实是深有体会,很多同学在观看和聆听完老师的操作讲解之后,总是感觉中间有些步骤又模糊或忘记了,不能一次性掌握好。这时,能够如实再现应用案例操作流程的课件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

那么,怎样来制作一个效果还不错的操作案例课件呢,在这里我跟大家推荐Camtasia studio 8,它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功能齐备的、也很方便的课件制作工具,其后期编辑功能十分强大,可以方便地完成应用操作案例课件的录制。下面结合我在实际课件制作中的'经验和体会,跟各位谈谈使用Camtasia studio 8来制作计算机应用操作案例课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不到之处请与斧正。

1录制操作视频

Camtasia studio 8安装完成后,在桌面上会有两个快捷方式,“Camtasia Studio 8”和“Camtasia Recorder 8”。首先我们启动“Camtasia Recorder 8”,会出现如图1的软件界面,其中full screen是录制全屏,custom是录制自定义区域,可通过Dimension编辑框设置具体长宽像素值来确定你的录制区域大小。在设置是否录制声音后即可点击“rec”开始屏幕录制了。

录制过程中按F9可以暂停,按F10停止录制并弹出如图2所示预览界面,在预览界面右下方,可以看到有三个选项,保存编辑,生成和删除。使用“Camtasia Recorder 8”录制的操作视频文件默认格式是.trec,这是Camtasia studio 8特有的视频格式,选择sa【【微信】】后,设置相应的文件名后,会自动的在Camtasia studio 8中将其打开,如图3所示,我们就可以对录制的视屏进行各种编辑了。

2后期课件制作

初步的操作视频录制虽然完成了,但是要制作一个效果不错的课件,后期的编辑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2.1 视频文件的基本剪辑

在我们操作视频的录制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或是不满意的地方,还有一些多余的操作,这时我们就需要将这些部分给剪辑掉,操作方法如下:在如图4所示的时间轴上,将播放头中红绿按钮分开即可选定多余部分,点击剪切按钮即可将其剪掉。

若是错误部分时间较短,在时间轴上所占长度较小,不便编辑时,点击图5所示区域中的放大、缩小按钮或拖动当中的圆点可实现视频在时间轴上的拉长和缩短,方便修改和剪辑。另外,还可在时间轴上添加【【微信】】标记,用以设定想要选择视频部分之起始处或结尾处,在相应的位置按下“M”键即可。

2.2 添加旁白和字幕

在操作视频录制过程我们已经将自己的声音同步录制下来,可有时会讲错需要修改或者有些地方需要添加旁白。基本操作方法如下:

①右击时间轴上trec文件,在如图6所示弹出菜单中选择“Separate 【【微信】】”选项,将视频和音频分离(如图7所示),将音频中错误部分选定后剪切掉,注意在这之前需将视频所在轨道锁定。

②将播放头移至音频中需修改或添加旁白的位置,点击图8中“【【微信】】”按钮,然后点击“start recording”即可开始录制旁白了。

③添加字幕,将播放头移至需添加字幕的位置,点击图9中“more”――“caption”选项,在弹出的如图10所示界面中就可进行字幕的输入和编辑了。

3)添加标题或标注

首先将播放头停在视频中需添加标题或标注的位置,然后点击图11 中“Callouts”按钮进入到标注编辑界面,接着就可以选择相应的标注样式和进行标注内容编辑了,可通过拖动时间轴上标注对象的边框来设定该标注出现的时间长短,如图12所示。

4)设置转场动画

有时我们课件中会出现两段或多段操作视频,要做一个平顺的过渡,这时转场动画就可以发挥作用了。设置方法:按shift键和鼠标左键将两段视频同时选定,点击“Transitions”按钮,然后选择中意的转场动画效果,点击右键,选择“Add to selected media”就可以了。(如图13所示)

5)设置视频动画效果

可通过“Zoom and Pan”和“【【微信】】”按钮来设置操作视频对象的动画效果。将播放头定位在操作视频时间轴上要设置动画的位置,点击“Zoom and Pan”按钮,拖动句柄可设置显示区域的比例,拖拽显示区域可设置其显示位置,完成后即可实现变焦动画效果,如图14所示。当然还可以通过“【【微信】】”按钮来设置视频动画,设置稍微复杂些,具体操作这里就不再冗述了。

3编辑完成,生成视频文件

当后期编辑完成后,就可以输出生成视频文件了。点击“Produce and share”按钮后会弹出Production Wizard(生成向导)对话框(如图15所示),点击保存类型选项下拉按钮,就可弹出生成视频类型可选项下拉列表,这时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生成文件类型了,如果你要生成保持原始尺寸的视频文件,就要选择“Custom production settings”选项了。在完成相关保存选项设置后,就会弹出如图16所示渲染项目窗口,安心等待文件顺利生成吧。

4 结束语

5的分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绶ā钡ピ中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掌握1-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喜欢和理解,最后能够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分与合

教学时间:20xx.9.26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小花朵,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图中有几朵花?

2、请圈出从右往左数第三朵花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的向日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

放进两个里,大家想帮帮地唱?

二、新授

(一)学习4的分合

1、把4朵向日葵放在两个筐里,怎么放?(用学具摆一摆,看

看会有几种情况?)师巡视

2、指名回答并板书,师领读4的分与合。

3、小朋友真了不起,很快学会了4的几种分法。再请小朋友们

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师板书

4、练习巩固4的分解与组成。

出示苹果图,要把四个苹果放进两个盘子里,应该怎么分?

学生回答。

(二)学习5的分合

1、你们想知道5的分与合吗?好,我们一起来观看图片,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

2、小朋友们用彩笔代替玉米,分一分。

3、学生操作,师指导

4、学生反惯,师板书

5、反过来谁说一说5的合成。

6、开火车来现固

三、练习

1、“做一做”

2、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2和3的分合。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自评:本节课学生们学的很开心,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些朦胧的认识。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对于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运用、巩固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教学目的:

1、了解电脑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了解电脑的分类及其特点。

3、简单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结构。

4、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其软硬件结构

教学难点:

电脑的软硬件结构

教学方法:

讲解加演示 “双主”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电脑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一、引入:

电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普及和迅速发展对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及教育模式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素质中必须具备的组成部分,它与阅读、写作等基本技术一起,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电脑,也称为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已被 广泛地应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

二、电脑的发展历史: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2月1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校物理学家穆奇里和工程师爱开尔特等一批研究人员,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它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每小时消耗电150度,每秒运算5000多次,占地167平方米,重量达30多吨。真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2、电脑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从20世纪40年代诞生至今,已有50多年了。随着数字科技的革新,计算机差不多每就更新换代一次。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埃尼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1949年,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在剑桥大学投入运行,ENIAC和EDSAC均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采用磁鼓作存储器。磁鼓是一种高速运转的鼓形圆筒,表面涂有磁性材料,根据每一点的磁化方向来确定该点的信息。第一代计算机由于采用电子管,因而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较低、故障率较高而且价格极贵。本阶段,计算机软件尚处于初始发展期,符号语言已经出现并被使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方面。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47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三人发明的晶体管,比电子管功耗少、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低、工作可靠性好。1954年,贝尔实验室制成了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使计算机体积大大缩小。

1957年,美国研制成功了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诞生了。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提高了近百倍。

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部件采用晶体管,内存储器主要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盘,输入和输出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价格大幅度下降。在程序设计方面,研制出了一些通用的算法和语言,操作系统的雏形开始形成。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60年代初期,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引发了电路设计革命。随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以每3-4年提高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增长。

1962年1月,IBM公司采用双极型集成电路,生产了IBM360系列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用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使用范围更广,尤其是一些小型计算机在程序设计技术方面形成了三个独立的系统: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和应用程序,总称为软件。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年发布的 INTEL4004,是微处理器(CPU)的开端,也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一大成果。INTEL4004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块芯片上,虽然字长只有4位、且功能很弱,但它是第四代计算机在微型机方面的先锋。

1972-1973年,8位微处理器相继问世,最先出现的是INTEL8008。尽管它的性能还不完善,仅展示了无限的生命力,驱使众多厂家技人竞争,微处理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后来出现了INTEL8080、MOTOROLA6800。

1978年以后,16位微处理器相继出现,微型计算机达到一个新的高峰。INTEL公司不断推进着微处理器的革新。紧随8086之后,又研制成功了80286。80386、80486、奔腾(PEN-TIUM)、奔腾二代(PENTIUMⅡ)、奔腾三代(PENIUMⅢ)、奔腾四代(PENIUMIV)。

个人电脑(PC)不断更新换代,日益风靡世界(图3-1、图3-2)。第四代计算机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使计算机向着微型化和巨型化两个方向发展。从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都是相同的,即都由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第五代 智能计算机

1981年,日本东京召开了一次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研讨会,随后制定出研制第五代计算机的长期计划.第五代计算机的系统设计中考虑了编制知识库管理软件和推理机,机器本身能根据存储的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同时,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人们能用语音,图像,视频等更自然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

智能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具备人工智能,能像人一样思维,并且运算速度极快,其硬件系统支持高度并行和快速推理,其软件系统能够处理知识信息。神经网络计算机(也称神经计算机)是智能计算机的重要代表。

第六代:生物计算机

半导体硅晶片的电路密集,散热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大大影响了计算机性能的进一步发挥与突破。研究人员发现,遗传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能容纳巨量信息,其存储量相当于半导体芯片的数百万倍。一个蛋白质分子就是一个存储体,而且阻抗低、能耗少、发热量极小。

基于此,利用蛋白质分子制造出基因芯片,研制生物计算机(也称分子计算机、基因计算机),已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生物计算机比硅晶片计算机在速度、性能上有质的飞跃,被视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第六代计算机”。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发展及软件业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目前,计算机正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巨型化:高速度、大容量、功能强

(2)微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

第二课时 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领域

1、计算机的分类:

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太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分类的界线一直在不停地调整。但从理解计算机的角度来看,计算机可以按用途和规模进行划分。

计算机按照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分类,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计算机按照设计的目的和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种。我们日常使用的微机就是通用计算机;专门与某些设备配套使用的计算机就是专用计算机。

2、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作为一种通用的智能工具,具有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通用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它具有记忆功能、逻辑判断能力以及程序控制能力。

(1)运算速度快(2)运算精度高(3)通用性强(4)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能力

(5)程序控制能力

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自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并广泛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和巨大的影响。

(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3)实时控制(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工程(5)计算机通信(6)人工智能

总之,计算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人造卫星到日常生活,从科学计算到儿单玩具都有计算机的踪影。人们只有提高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才能使计算机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节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他们的关系如图:

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有五个部分,即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中央处理器包括了控制器和运算器两个部分。

2、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和存储部件,用来存放信息。

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又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外存储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等。

3、输入M输出设备

(1)常见的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是微机中最常见、使用最多的的输入设备。

(2)常见的输出设备:

显示器是实现人机对话的重要工具,是不可缺少的输出设备。

打印机是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纸张上的输出设。

二、软件的概念:

软件是相对于硬件而言的,软件由程序、数据、文档这三部分组成。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教学后记:

1、本课设计运用了“双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问题”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一任务到综合问题,循序渐进地了解一系列“问题”。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层次清楚,方法得当。在这节课中,由于本节课为理论课,内容比较多,而且还需要一节课完成,所以,以课件的形式提出若干个“问题”,由于设计和安排合理,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将枯燥的知识运用在一个个问题中。通过“课件”中的图片、影像等资料的演示及教师的必要解说,学生们在一堂课内完成了六个问题的学习。

3、“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本课共设6个小任务。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年龄和兴趣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原则,把教学的知识点安排在“课件”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后,教师给予了表扬,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满足了其成就感,这为本学科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硬件组成及基本功能;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及各设备的作用。

2.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发展历史,从而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计算机内部主要硬件功能。

教学难点:

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在学习网站上设立好计算机工作流程研究主题;准备一些计算机硬件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本课以教学计算机硬件知识为主。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对计算机已有的整体认识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了解计算机内部主要部件作用,并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工作流程。

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一台打开机箱的计算机主机(或是敞开机箱的计算机主机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有充分的感性认识。

练习:1、要求学生撰写一份计算机工作流程的简要说明。

2、撰写一份计算机DIY采购表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如下的练习:请学生撰写一份计算机DIY采购表。列出如果要配置一台计算机,打算配置哪些硬件,并通过因特网,了解这些硬件的相关资料与价格,从另一个侧面感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