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60小黄人个性手机壳 华为mate30pro手机壳斗破苍穹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去年8月,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在一篇内部文章中提及:“华为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盲目扩张、盲目投资的业务要收缩或关闭,要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华为的“寒气”,滋生于美国技术制裁下的手机出货量暴跌。也因此当这股“寒气”由内而外蔓延,与之深度*的手机周边供应商最先为彻骨寒意所伤――诸如抱华为“大腿”上市的手机壳大卖杰美特,受困于“华为依赖症”而滑向业绩节节败退的深渊。
然而时隔一年,华为携Mate60系列手机重磅回归。作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智能手机,瞬间全球手机行业的镁光灯都聚焦在了华为Mate 60 Pro之上。
冷观这场“Mate60狂潮”之余,也不免令人开始思考:此番王者归来的华为,又能否再度化身“杰美特”们的救世主?
华为归来,扇了老美一个耳光
没有任何预热铺垫,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于8月29日突袭上市,瞬间引爆了海内外抢购热潮:全国各地线下门店大排长龙,线上官方旗舰店和各大电商平台火速售罄。
▲图片来源于华为官网
彼时彼刻,华为Mate系列手机累计发货量超过了1亿台,而距离其被美国制裁,已有1566个日夜。
但这并非独属于国人的狂欢。尽管华为明确声明该款手机并不会在海外市场销售,但不少海外消费者仍热衷于通过各类海淘渠道进行抢购。
据悉,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都在各大社交媒体寻求相关购买渠道,这也使得欧美及日本的代购网站上,产品溢价超过了150%。
▲图片来源于华为官网
国内原价为7000元左右的华为Mate60 Pro 12G+512G版,换算后约14万日元左右。目前许多日本经销商竞相从中国进货,狂热的抢购潮也使得价格被一再哄抬。
其中12GB+512GB版本最高炒至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1TB版本炒至2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5万元。
而美国的翻炒盛况同样毫不逊色。据业内爆料,华为Mate 60系列在美国被炒至2399美元的高价,约合人民币1.75万元。由于货源紧张,价格很可能将进一步飙涨。
尽管因被谷歌断供了GMS移动服务,华为手机在海外天生瘸腿――无法直接使用Youtube等主流软件,但此次Mate 60系列仍然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追捧,原因无他:在智能手机行业开天辟地地引入了卫星通话功能,而这是iPhone现阶段也未曾突破的。
▲图片来源于华为官网
有了这一功能,用户可以在无地面网络信号等极端环境下保持通讯,无论是身处荒漠还是无人区,均能避免同外界失去联络。这对在野外突遇险情的人而言,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求生工具。
相比国内,欧美人更热衷于各类野外冒险及极限挑战活动,在深山老林等地遇险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对于无信号区域的通讯需求更为广泛。再比如日本这样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均可能大众大面积讯号瘫痪,而卫星通话功能恰好契合了这一痛点。
因此可以说,华为Mate 60系列在海外是存在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的。
一方面,华为在国外市场本就打下了坚实的品牌基础,这是前提;二则靠技术突围,满足了消费者的刚需;三是稀缺效应,不仅是目前暂不面向海外销售,还在于市场上没有同类竞品,即将发布的iPhone15在技术创新上也平平无奇,尚未开发卫星通话功能。
华为Mate 60系列的发布如平地起惊雷,整个智能手机圈都为之一振。而在这之际,业内开始有消息称:华为正计划重回全球市场,国内先行海外后发,过去三年多重技术突破为这次回归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有报道称华为中国区上半年已经完成全年利润目标。另据相关机构预测,华为Mate 60 Pro将突破已加单至1500万~1700万台,在今年第四季度或将斩下70%的高端机市场。
那么有望重回巅峰,杀回海外的华为,能否同样让昔日傍附其而生的手机周边销售商们,重燃希望的火光?
“大腿”雄起,救得了连亏两年的杰美特吗?
对于手机壳大卖杰美特而言,上市近三年的发展故事足以用一句话来完美统括:成也华为,败也华为。
手机壳素来被跨境商家戏称为亚马逊吉祥三宝之一,原因在于这类产品需求量大但同质化严重,难以从差异化赛道跑出标杆品牌。为此若想在厮杀激烈的血海中存活,难免需要抱几条“大腿”。
而2006年壮士扼腕砍掉大量产品线,摇身一变手机壳生产商的杰美特,次年便迎来智能手机新纪元――iPhone横空出世。凭借自身前瞻性的发展眼光,杰美特顺势成为苹果手机壳供应商,乘借这股东风扶摇直上。
然而随着市场愈杀愈红,杰美特的竞争力也在逐渐被削弱。2013~2015年是其成立以来的一段晦暗时刻,营收、净利润双双逐年下跌,一度跌至近十年最低谷。
但幸运的是杰美特邂逅了“壳生”中另一大贵人――华为,命运的齿轮就此开始转动。彼时的华为意气风发,手机业务全球市占率一度超越苹果,2018年手机出货量更是突破2亿大关,跻身全球TOP3智能手机厂商。
乘上华为这艘大船后,杰美特的业绩重新焕发生机。2017年~2019年,杰美特对华为的销售额分别为1.27亿元、2.65亿元和3.77亿元,所占营收比例则为23.47%、40.99%和45.47%。
得益于华为的“哺育”,这三年间杰美特的营收、净利润也双双触底反弹。尽管以手机配件代工业务为核心,但杰美特2019年的利润率已然超过15%,甚至远胜于市面上不少手机厂商。也因此,杰美特很快便于2020年迎来自己的上市高光,登顶“手机壳第一股”。
彼时杰美特曾在招股书中直言,华为手机出货量的飙涨,带动杰美特配套手机壳业务持续增长,基于华为高端手机定位的技术升级,也令定价水平得以提升。可以看到在杰美特跟着华为“喝汤吃肉”的这一过程中,双方之间的无形*也在不断加深。
是以2019年风云突变,美国的制裁利爪穿透了华为的技术心脏,也捅及依附华为之后的杰美特。华为从2020年起手机出货量暴跌,而连锁效应下杰美特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同样不尽人意。
“移动智能终端产品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公司部分重要客户的业务受到影响,导致公司本年销售收入下降,造成利润下滑。”业绩骤跌的杰美特也是坦诚相待了华为依赖症带来的挫伤。
2020年业绩颓势初显,2021年利润大幅暴跌75.16%,2022年首度出现年亏损。在华为跌落神坛的日子里,杰美特同样被命运的引线牵扯剥离出手机壳王座。
巧合的是,在华为Mate 60系列空降之际,杰美特也在近乎同一时间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杰美特实现营收2.44亿元,较上一年同期下降32.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734.07万元,同比暴跌66.89%。数据不会说谎――杰美特不仅尚未能遏制业绩颓势,利润漏洞短期内也很难填补上。
▲图片来源于杰美特报告
杰美特没落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市场:昔日第一大客户华为式微,而在这期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同样并不景气,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为12.07亿台,较上一年下跌9.9%,另据IDC预测,2023年出货量或创十年来新低。
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杰美特自身模式的落后性。
杰美特的业务主要涵盖ODM/OEM代加工和自有品牌两大模块。而代工业务作为核心主体,虽然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但毛利率却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反观自有品牌业务则高达60%以上。因此想要突破利润瓶颈,品牌建设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尽管杰美特CEO曾在去年表示对自有品牌建设充满信心,但就上半年的财报来看,并未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上半年,杰美特ODM/OEM代工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为75.11%,而自有品牌业务仅有24.89%。而最新报告显示,2023上半年这一比例扩大至8:2,自有品牌业务不仅未有迈进,反而走起了倒退路,同一时期营收近乎砍半。
实际上在大力发展自有品牌业务的同时,杰美特也加大了抱紧苹果这条“大腿”力度,在iPhone14发售时,其针对性地推出采用军工材料打造的手机壳,然而由于定价太高并未能入消费者“法眼”。
从杰美特在财报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大客户驱动”依然是其未来的战略核心。如今华为携Mate 60系列王者归来,作为改写杰美特命运的大客户,能否再度带其“喝汤”,不免令人想入非非。
近日就有投资者曾询问华为新品高端机是否配备杰美特产品,对此杰美特则以“公司与重要客户签订保密协议”为由缄口不言。
事实上杰美特此前就已然错失过一次机会。去年5月其竞争对手数源科技曾推出华为5G手机壳,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回馈,随后股价应声大涨。但作为昔日重要配件供应商的杰美特,却并未拿下华为5G手机壳订单。
而此番华为Mate 60 Pro带来的机遇,杰美特还会再度擦身而过吗?眼下也只能交给时间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凌晨苹果召开了iPhone 15发布会,和Mate 60系列相近的上市日期,也使得二者之间的较量再度成为焦点。智能手机巨头竞相发布新品,会为手机配件销售行业带来怎样的新增长点,这是之于跨境出海者而言最关心的一面。
但巨头角逐背后,同样引入深思。现阶段的华为Mate 60对上iPhone 15,尚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遥遥领先”,技术上的鸿沟非短期内所能跨越。但卧薪尝胆三载的华为靠卓越的创新能力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做不到最强,那就做绝无仅有的。
跨境出海亦是如此,在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的当下环境,做不到研发技术和产品力上的断层领先,就必须另辟创新蹊径,这不仅仅是立足于产品和技术层面,还包含内容营销策略上的进取。
正如杰美特固然拥有过硬的品质,但在兴趣电商大行其道,手机壳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的潮流下,却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也就导致在失去华为大树庇佑后,又因竞争壁垒薄弱而被竞品们弯道超车,在品牌边缘地带苦苦挣扎。
勿忘九一八朗诵
九一八
一个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
1931年9月18日
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
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随后炮轰北大营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
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
这一天
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
1931年9月19日的清晨
家住沈阳大南门附近的孙世箴
当时只有10岁
他没想到的是
那一天成了他终生难忘的噩梦
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一天,孙世箴在街上
看到一支举着膏药旗的军队经过
这时,有个四五岁的小孩儿
跑过去摸日本兵的衣服
这个日本兵竟狞笑着
用刺刀将这个小孩挑起来扛在肩上!
小孩被挑起来后,浑身还在颤抖
就这样痛苦地死去
孙世箴说,那天以后
在沈阳大南门城楼上
天天能看到中国人的头在那里挂着
天天都不一样
那一天
小学生杨增志还不知道
这将是他的最后一课
当时,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刚传到距离沈阳105公里的海城腾鳌堡
还没到上课时间
讲授国文课的赵老师
神情严肃地走了进来
赵老师没有按照原计划
讲授课本上的内容
而是满怀悲愤地讲起了
法国小说《最后一课》
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声音已经哽咽: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当讲到这里时
赵老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失声痛哭
用颤抖的手在黑板上写下
“我是中国人”5个大字
告诉同学们:
“今天也是我们的‘最后一课’
从现在起,我们也是亡国奴了”
上完这堂课
杨增志所在的学校就停课了
同学们再也没看到过赵老师
只听说赵老师参加抗日队伍去了
此后日伪当局开始了奴化统治
杨增志回忆
一开始,日军让学生用墨水涂去
课文中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的内容
后来,旧课本一律被焚毁
学校印发了新课本
换了日本老师来上课
“日本老师在台上大讲‘日满一德一心’
可是我们听到的、看到的
却是太原沦陷、南京沦陷、武汉沦陷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我们作为中国学生,能无动于衷吗?”
“我是中国人”
成了杨增志永远也忘不掉的“最后一课”
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
那一天
文史满分的钱伟长
决定转系到物理系
他出身江苏无锡的书香门第
国学功底非常扎实
18岁便以中文和历史两个一百分的成绩
考进了清华大学
而九一八
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九一八后
他跟同学来到了圆明园
看着眼前的凄凉景象
钱伟长当场痛哭
废墟上, 一位清华大学学长正在演讲
说中国近百年以来总是挨打
就是因为科学技术落后
没有飞机大炮
“我听了以后就火了
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
我下决心不学历史了
要学造飞机大炮”
于是,钱伟长决定转进物理系
清华大学物理系大师云集
是学校要求最严格、最难毕业的院系
而钱伟长的物理、化学、英文
三科成绩加一起也只有25分
想进物理系简直是天方夜谭
当时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吴有训
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
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钱伟长缠着吴有训足足一个星期
软磨硬泡之下
吴有训被他强烈的爱国热情所感动
终于松口了:
“一年中普通化学、普通物理
高等数学这三门课
你要能考70分,先让你试读”
为了能达到转系要求
钱伟长废寝忘食地学习
每天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三点一线”
天没亮就赶去科技馆看书
一年后,他达到转系要求
进入物理系
1935年
钱伟长从清华大学物理系顺利毕业
那一年
这九个人做了一件
不要命的大事
1931年,国联派出调查团
实地了解九一八事变
得知这一消息
沈阳的9位知识分子
秘密组成“国联外交爱国小组”
冒死搜集日本侵华的铁证
他们是著名银行家巩天民
金融家邵信普
医学教授刘仲明、毕天民
张查理、李宝实、于光元、刘仲宜
教育家张韵泠
后来,他们被称为沈阳“九君子”
一次,一份证明
“日军把持伪满洲国财政”的布告
贴在了当时“财政厅”门口
为了拍照取证
巩天民怀揣相机
偷偷爬到一家商铺的房顶
因为长时间的等候
巩天民腿脚发麻,不慎蹬落一块瓦片
只听院内立即涌出一群“宪特”
他赶紧爬上树枝掩着的房脊
趴好后屏住呼吸
待人群散去
阳光刚好直射在布告牌上
巩天民瞄准时机
借助一辆汽车的掩护才取证成功
“九君子”的妻儿也参与了行动
一座教堂的阁楼是他们整理证据的地方
每当遇到日伪特务突然闯入教堂
夫人们便用脚踏式风琴
弹奏起事先约定好的曲目
这架风琴
掩护着“九君子”逃过了一次又一次搜捕
那段惊心动魄的日子
持续了四十多天
每聚会一次,“九君子”必
“各饮苦水一杯,以励卧薪尝胆之志”
巩天民每次出门都向妻子交代:
“如果我回不来,不要去找我!”
“九君子”搜集到几百份珍贵材料
光是打印,就花费了8天时间
有人编辑整理,有人重新誊抄,有人翻译
最终形成一份400多页、文图并茂的
英汉双语汇编文件
并将其命名为“TRUTH”(真相)
“我们冒险向你们提交
或是亲眼目睹的事实
或是第一手信息
或是有充分证据的事实
在图像册中展现的某些证据
是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才得到的”
在给国联调查团的信中
“九君子”这样写道
文件准备妥当后
还有一个特别关键
也格外危险的程序
根据国际法庭的法律原则
提供材料者必须在文件上签字
否则没有法律效应
9位君子毫不犹豫
在这份“生死簿”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医学教授张查理的夫人
还特意为这册材料赶做了一个蓝缎子外皮
又用红丝线绣上了“TRUTH”字样
1932年
国联调查团到达中国
调查团所能到达之处
日军都周密布控了便衣宪兵和特务
“九君子”无法接近
来自爱尔兰的弗雷德里克・奥尼尔
冒死帮忙传递了《TRUTH》
同情中国人民的奥尼尔
接到文件时说:
“如果我死了
我是为了一个伟大的事业而死的”
“九君子”的努力没有白费
1933年,国联大会通过了
谴责日本侵略行为的决议
日本代表当场退席
“九君子”中的8人被施以酷刑
他们始终咬紧牙关
没有一人向侵略者妥协低头
巩天民说
“虽然我们是知识分子
都是手无寸铁的人
但是我们用自己的智慧
用自己的努力
甚至用我们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做代价
来赢得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些被九一八改变人生的人
这是他们后来的故事:
当年那个10岁的小男孩孙世箴
此后参加了中国*领导的
地下反抗组织
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直到成为耄耋老人之时
他还是会在九一八这一天
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给来参观的人们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纪念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当年的小学生杨增志
从来没有忘记
赵老师的“最后一课”
他和同学们
一起秘密组建了抗日组织
印发传单、举办演讲
揭露日本侵略者
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1941年,杨增志被日伪当局逮捕入狱
受尽酷刑,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1943年被判处无期徒刑
1945年日本投降后获释
从清华物理系毕业的钱伟长
实现了他“科学救国”的抱负
后来,他成为了世界著名力学家
是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与钱学森、钱三强
并称“三钱”
钱伟长曾说
“我没有专业
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
当过清华副校长
还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
他一生研究的项目五花八门
推导过一万多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
还研究过汉字计算机编码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
钱伟长最关心的是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010年7月30日
钱伟长在上海与世长辞
享年98岁
1979年,“九君子”之一的巩天民去世
他的儿子在整理遗物时
才发现巩天民已于1925年
秘密加入中国*
当年,他是以一位地下*员的身份
参与了这次行动
帮助递交文件的爱尔兰友人
弗雷德里克・奥尼尔
被迫于1942年离开中国
数十年后
他的孙子马克来到中国工作
娶了一位中国妻子
并不断追寻祖父在中国的足迹
因为祖辈的缘分
巩家后人与马克重新建立了联系
2008年
巩天民的孙女巩捷
在日内瓦联合国图书馆
找到了《TRUTH》原件
同时被发现的还有《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岁月尘封了蓝色布包鲜艳的底色
红线刺绣的“TRUTH”(真相)字样
却依然醒目
巩捷清楚地辨识出了
卷末祖父的签名
2010年9月17日
“九君子”的后人集体将
这份珍贵的《TRUTH》影印资料
捐赠给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九一八
这个用鲜血凝成的数字
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切肤之痛
为什么我们要铭记这一天?
为了那些流离失所的孩子
为了那些痛哭着上完最后一课的师生
为了改变自己志向
只为救国的青年
为了冒着生命危险
只为揭露历史真相的“九君子”
为了14年间
伤亡的3500万同胞
为了千千万万用鲜血和生命
赶走了侵略者的中国人
今天
我们时刻提醒自己
付出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
将坚定不移
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九一八
不敢忘,不能忘!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