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姐妹

淘姐妹

【电脑硬件知识电脑主板三大构成部分是什么】【电脑硬件知识】:电脑主板三大构成部分是什么?

电脑 0

  主板不但是整个电脑系统平台的载体,还负担着系统中各种信息的交流。好的主板可以让电脑更稳定地发挥系统性能,反之,系统则会变得不稳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电脑主板三大构成部分,希望大家喜欢。

  简述

  主板的平面是一块PCB印刷电路板,为了节约成本,现在的电脑主板多为四层板:主信号层、接地层、电源层、次信号层。而六层板增加了辅助电源层和中信号层。六层PCB的主板抗电磁干扰能力更强,主板也更加稳定。在电路板上面,是错落有致的电路布线;主板会根据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来识别硬件,并进入操作系统发挥出支撑系统平台工作的功能。

  第一:芯片部分

  1,BIOS芯片:是一块方块状的存储器,里面存有与该主板搭配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程序。能够让主板识别各种硬件,还可以设置引导系统的设备,调整CPU外频等。BIOS芯片是可以写入的,这一方面会让主板遭受诸如CIH病毒的袭击。另一方面也方便用户们不断从Internet上更新BIOS的版本,来获取更好的性能及对电脑最新硬件的支持。

  2,南北桥芯片:横跨AGP插槽左右两边的两块芯片就是南北桥芯片。南桥多位于PCI插槽的上面;而CPU插槽旁边,被散热片盖住的就是北桥芯片。北桥芯片主要负责处理CPU、内存、显卡三者间的交通,由于发热量较大,因而需要散热片散热。南桥芯片则负责硬盘等存储设备和PCI之间的数据流通。南桥和北桥合称芯片组。芯片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板的功能和性能。

  3,RAID控制芯片:相当于一块RAID卡的作用,可支持多个硬盘组成各种RAID模式。目前主板上集成的RAID控制芯片主要有两种:HPT372RAID控制芯片和PromiseRAID控制芯片。

  第二:接口部分

  1,PS/2接口:PS/2接口的功能比较单一,仅能用于连接键盘鼠标。一般情况下,鼠标的接口为绿色、键盘的接口为紫色。PS/2接口的传输速率比COM接口稍快一些,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之一。

  2,USB接口:USB接口是现在最为流行的接口,最大可以支持127个外设,并且可以独立供电,其应用非常广泛。USB接口可以从主板上获得500mA的电流,支持热拔插,真正做到了即插即用。一个USB接口可同时支持高速和低速USB外设的访问,由一条四芯电缆连接,其中两条是正负电源,另外两条是数据传输线。高速外设的传输速率为12Mbps,低速外设的传输速率为1.5Mbps。此外,USB2.0标准最高传输速率可达480Mbps。

  3,LPT接口(并口):一般用来连接打印机或扫描仪。其默认的中断号是IRQ7,采用25脚的DB-25接头。并口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三种:1、SPP标准工作模式。SPP数据是半双工单向传输,传输速率较慢,仅为15Kbps,但应用较为广泛,一般设为默认的工作模式。2、EPP增强型工作模式。EPP采用双向半双工数据传输,其传输速率比SPP高很多,可达2Mbps,目前已有不少外设使用此工作模式。3、ECP扩充型工作模式。ECP采用双向全双工数据传输,传输速率比EPP还要高一些,但支持的设备不多。

  4,MIDI接口:声卡的MIDI接口和游戏杆接口是共用的。接口中的两个针脚用来传送MIDI信号,可连接各种MIDI设备,例如电子键盘等。

  5,IDE接口:可分为IDE1和IDE2。一般情况下,IDE1接硬盘,IDE2接光驱。通常IDE接口都位于PCI插槽下方,从空间上则垂直于内存插槽(也有横着的)。现行炒得很热的ATA/133是IDE的一种规范,即传输速率为133M/s。但只有硬盘速度跟得上才

  能充分发挥ATA/133的优势,目前只有迈拓的金钻七代硬盘支持这一规格。

  6,软驱接口:连接软驱所用,多位于IDE接口旁,比IDE接口略短一些,因为它是34针的,所以数据线也略窄一些。

  7,COM接口(串口):目前大多数主板都提供了两个COM接口,分别为COM1和COM2,作用是连接串行鼠标和外置Modem等设备。COM1接口的I/O地址是03F8h-03FFh,中断号是IRQ4;COM2接口的I/O地址是02F8h-02FFh,中断号是IRQ3。由此可见COM2接口比COM1接口的响应具有优先权。

  第三:插拔部分

  1,AGP插槽:颜色多为深棕色,位于北桥芯片和PCI插槽之间。AGP插槽有1×、2×、4×和8×之分。AGP4×的插槽中间没有间隔,AGP2×则有。现在的显卡多为AGP显卡,AGP插槽能够保证显卡数据传输的带宽,而且传输速度最高可达到2133MB/s(AGP8×)。

  2.PCI插槽:PCI插槽多为乳白色,是主板的必备插槽,可以插上软Modem、声卡、股票接受卡、卡、多功能卡等设备。

  3,CNR插槽:多为淡棕色,长度只有PCI插槽的一半,可以接CNR的软Modem或卡。这种插槽的前身是AMR插槽。CNR和AMR不同之处在于:CNR增加了对络的支持性,并且占用的是ISA插槽的位置。共同点是它们都是把软Modem或是软声卡的一部分功能交由CPU来完成。这种插槽的功能可在主板的BIOS中开启或禁止。

  4,内存插槽:内存插槽一般位于CPU插座下方。

好了今天小编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1.基础的硬件知识

2.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学习

3.电脑硬件知识

4.电脑硬件知识

5.电脑硬件知识基础



关于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方法 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内容


网络过失泄密的原因有很多,但都可以归纳为一点,就是涉密人员在使用网络处理涉密信息时违背了保密行为规范。网络过失泄密渠道有很多,也都可以归纳为一点,就是涉密信息处理脱离了安全保密防护环境。鉴于此,公务员在使用计算机网络处理涉密信息时所要坚守的底线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保密责任、遵守保密行为规范,使涉密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都始终处于安全保密防护环境中。具体讲,使用计算机网络处理涉密信息需要注意把握以下七个保密要素。

一、把握所要处理的信息是否涉密

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都可能使用计算机或网络处理涉密信息。这些涉密信息,要么来自涉密公务职责,要么来自执行上级涉密任务,要么来自涉密信息复制使用。要防止过失泄密,就要清楚自己职责范围内,哪些公务活动涉密和属于何种密级。这就需要公务员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把岗位职责范围内或者领导经常交办事项范围内可能涉密的事项一一找出来,并且熟记下来。这样,才有可能每当涉及这些涉密事项时,自觉约束自己使用涉密计算机、涉密网络、涉密存储介质存储、处理和传输,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过失泄密。各机关可以采取编制本机关《定密事项一览表》的形式,明确各个涉密岗位可能产生的涉密事项内容、名称、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以及岗位定密责任,以便于公务员把握。

二、把握处理涉密信息有关计算机、网络和存储设备要求

涉密信息只能使用涉密计算机、涉密网络和涉密存储介质存储、处理和传输,禁止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网络和非涉密存储介质存储、处理和传输。这是涉密信息处理的一条基本原则。什么时候违反这一原则,就会面临泄密风险。为了方便公务员遵守这一保密要求,做好保密工作,各机关应当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对本机关各个岗位使用的计算机和存储设备逐一登记和区分不同用途,实施分类管理,粘贴明显分类标志,对公务员使用信息设备进行保密提醒。

三、把握处理涉密信息有关打印、扫描设备要求

使用涉密计算机、涉密网络和涉密存储介质处理涉密信息时,需要打印输出或者扫描输入的,有三种情况需要区别使用:如果涉密网有联网设备或涉密计算单机有连接设备的,则使用这些设备处理;如果涉密网没有联网设备或涉密计算机单机没有连接设备的,则使用单独放置的涉密专用打印、扫描设备;如果没有配置涉密专用打印、扫描设备的,则可以使用单独放置的、没有存储功能的打印、扫描设备。禁止使用连接在互联网和其他非涉密网上的打印和扫描设备;禁止使用非涉密专用并带有存储功能的打印、扫描设备。

四、把握处理涉密信息有关环境和场所要求

为了确保涉密信息安全,即使是使用涉密计算机、涉密网络和涉密存储介质处理涉密信息,也要注意环境和场所安全。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环境和场所安全防范应当注意规避容易导致泄密的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不在外来办事人员较多和接待外来人员的场所处理涉密信息。公务机关的窗口部门、接待外来办事人员专门场所,原则上不设置涉密网络终端设备、涉密计算机单机和涉密专用办公自动化设备,防止涉密信息被外人阅读、复制。

(2)不在公共场所和外事场所处理涉密信息。公务员出差、参加外事活动原则上不要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或者涉密存储介质,经批准携带的,也要在与外界隔离的封闭环境中使用,不要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公共场所以及外事活动场所使用。公务机关在外部公共场所组织的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需要现场处理涉密信息的,应当准备专门房间用作保密室,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并配备电磁泄露发射防护设备。

(3)不要把涉密信息带回家中处理。不少公务员工作责任心很强,常常把在单位没有处理完的涉密信息带回家中加班处理,实际上这是犯了保密大忌。用移动存储介质带回家用私人计算机上处理,就存在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存储介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等两种违规行为。即使将涉密笔记本电脑带回家中使用,也不符合有关保密规定

五、把握处理涉密信息有关计算机防护要求

涉密计算机开机防护、待机防护、视窗防护、部件防护、电磁泄漏防护、设备接口防护,是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措施。

(1)开机防护。开机防护是指设置开机密码或开机口令。秘密级涉密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少于8位,口令更换周期不能超过1个月;机密级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少于10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星期,也可以采用IC卡或USBKey与口令(长度不少于4位)相结合的方式设置。秘密级、机密级计算机要采用多种字符和数字混合编制;绝密级涉密计算机口令,应当采用生理特征等强身份鉴别方式设置,也可采用IC卡或USBKey与口令(长度不少于4位)相结合的方式。

(2)待机防护。待机防护是指设置计算机由手动待机或自动待机状态恢复到开机状态的密码或口令。待机保护是在涉密计算机不关机的情况下,使用人临时离开的时间内防止计算机涉密信息被外人浏览、复制的有效防护措施。涉密计算机的使用人要养成临时离开计算机手动待机、长时间离开计算机随手关机的良好习惯,不给外人留有可乘之机。

(3)视窗防护。视窗防护是指对在处理涉密信息时防止被其他人员浏览、窥探的保密措施。主要是涉密计算机的视窗应避开门窗和进出人员可视位置,蕞好对向房间死角。在处理涉密信息时,如遇外人走近,应采用手动待机关闭视窗。

(4)部件防护。部件防护是指在涉密计算机上禁止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所有无线连接设备。

(5)电磁泄漏防护。电磁泄漏防护是指涉密计算机显示器电磁泄漏发射距离超出安全距离时,要采取电磁泄漏信号屏蔽或干扰措施。涉密计算机周边直线距离20米以内有移动通信基站、信号转发装置和无线局域网信号收发装置的,必须采取电磁泄漏发射防护措施。

(6)设备接口防护。外部设备接口防护是指涉密计算机连接移动存储介质、打印机、扫描仪以及其他信息通道接口,采取异型接口和强认证保护措施。禁止使用信息传输接口给手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充电。

 

六、把握处理涉密信息有关信息交换防护要求

在使用涉密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时,往往会有与非涉密计算机信息交换的需求。一方面处理涉密信息时往往需要将非涉密网络或非涉密计算机上有参考、借鉴和采用价值的信息导入,另一方面由于涉密信息解密公开、涉密载体制作、非涉密信息数据导出使用等原因,需要将涉密计算机中的信息导出。为防范数据交换环节涉密计算机遭受木马窃密或者感染病毒,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常识性问题:

(1)涉密计算机的信息导出应当经过有关部门和领导批准,禁止个人擅自导出使用。

(2)涉密计算机信息导出应当采用安全模式。目前允许采用的安全导出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光盘刻录下载,另一种是使用涉密专用U盘下载并通过中间机转换到非涉密U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导出信息属于涉密信息的只能使用一次性光盘刻录下载,不能使用中间机转换。记录涉密信息的光盘必须严格登记,按涉密载体妥善使用和保管。

(3)向涉密计算机导入信息应当采取安全模式。目前允许采用的安全导入模式有三种:一种是一次性光盘直接导入;另一种是采用中间机转换导入;第三种是采用单向导入设备导入。这里需要注意三点:导入来自属于其他涉密网或涉密计算机信息的涉密信息只能使用光盘导入模式;导入非涉密网和非涉密计算机的信息,可以采取光盘直接导入模式,也可以采用中间机转换模式;采用中间机转换的信息,必须在中间机上先进行病毒查杀然后再转换。

(4)涉密计算机中存储的涉密信息经解密或部分解密后需要导出公开的,或者存储的非涉密信息需要导出公开的,应当在涉密计算机中完成整个编辑处理和保密审查程序后在导出,切记不要导出后再审查,防止将涉密信息或不宜公开的信息误导入互联网计算机或其他非涉密计算机。

 

七、把握处理涉密信息有关禁止性法律规范

保密法对使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处理涉密信息规定了5项禁止性规范。即:不得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不得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不得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不得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这5项规定就是处理涉密信息的法律底线,触碰了这些底线就属于违法违规行为,需要担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来源 | 网络

声明 | 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立,仅供学习参考、交流之目的。

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