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姐妹

淘姐妹

一加红米手机 精致版红米一加

手机 0

8 月 16 号,被一加称为 " 安卓硬件天花板 " 的一加 【【微信】】 正式发布。

这部手机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全球首发 24GB 超级内存,配 1TB 超大闪存。凭这巨无霸存储,一加直接说" 【【微信】】 可能是目前最流畅的手机 "

科小编注意到,今年来,一加、红米、真我都推出或官宣了 24GB + 1TB 存储版本,最近还有消息说 iQOO 新机也会跟进。

看看隔壁苹果九月推出的 iPhone 15 系列,最高也才 6GB 内存,而国内手机厂商已经卷到了苹果的 4 倍。

今年,手机厂商不出个 1TB 的版本,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卖。

说到底,还是因为生意不好做了。

卷无可卷

轮到内存开卷

这几年,大家都捂紧钱包过日子,不愿意换手机了。

有数据显示,在 2022 年,消费者的手机换机周期将长达 43 个月,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全年出货量约 2.86 亿台,同比下降 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

时代变了,手机市场早已从做点什么都能卖掉,变为你多卖一台别家就少卖一台。

要抢客户,就必须拿出独家的优势。

但在手机市场,除了几个有技术壁垒的巨头,大部分手机厂商都只能算供应链整合商。供应链上的技术没有突破,手机也玩不出什么花。

技术受限的厂商,就只从各种 " 刁钻 " 的角度开卷:

先是抢首发:抢处理器首发、抢摄像头首发、抢外观首发、抢材料首发……

抢完首发,就卷电池、快充、相机……

这些卷上去了,就开始搞屏幕,什么高刷屏、护眼屏、调光屏……把能卷的全卷了一遍。

看起来已经卷无可卷时,又有业内人士提出:存储容量不足,往往是消费者换机的重要原因。

确实,越来越多人觉得手机存储不够用了。

先说闪存,光是手机系统和预装 APP 就有十五六个 GB;

一个规模大一点的游戏能有几十甚至上百 GB;

喜欢拍照的,高清照片能占几十个 GB;

平时需要用到的 APP,每个都会产生一堆临时数据,加起来又是几十个 GB。

还有被喷了无数遍的微信,不仅占闪存,运行的时候也非常吃内存。内存不大的手机,多开几个小程序就能卡到闪退。

而那些大型的游戏,例如 " 知名手机性能测试软件 "《原神》,对内存的要求更高。

于是,迫切想刺激销量的手机厂商们,开始在存储上 " 内卷 "。

举个直观的例子,今年好多新手机砍掉 6GB + 128GB 的存储配置,直接 8GB + 256GB 起步。一加还官宣要普及大内存,【【微信】】 甚至 12GB + 256GB 起步。

光有大存储还不够,价格也得打下来。就拿今年 3 月小米发布的 Redmi Note 12 Turbo 举例,16GB + 1TB 配置的定价直接打到 2599 元。

你想想,2021 年那会,1TB 的 iPhone 13 Pro 得上万!现在花 2000 多就能买到个相同容量的手机。

厂家们打价格战,消费者肯定是乐意的,但是内存的成本真能压到这么低吗?

存储芯片降价

开卷的底气来了

今年来,制作手机的成本下降了,更准确的说,是手机用到的存储芯片降价了。

疫情初期,电子设备的需求有所上涨,各大消费电子厂商以为春天来了,都加大了芯片购入量。为了积极应对,全球的存储芯片厂商也加足马力,大力扩产。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的购买力下滑,消费电子行业出现历史性的疲软。

但由于芯片处于产业链中上游,对市场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导致下游需求减少时,上游供应仍在持续增加,芯片厂商和渠道商出现了大量的芯片淤积。

为了尽快清理库存、减少亏损,芯片厂商们只能下调产品价格。

手机的闪存芯片一般不面向零售市场,但是从隔壁的 PC 市场,我们能明显感知到存储芯片的价格崩盘。

在 2022 年上半年,一块 500GB 的凯侠(东芝)RC10 固态硬盘价格仍在 350 元左右,而到了年底,一块 1TB 的凯侠 RC20(前者的升级版)固态硬盘便也降到了这个价格。

业内人士表示,电脑的固态硬盘和手机的闪存芯片,都会用到闪存颗粒。

近年来闪存颗粒的价格下滑,就导致固态硬盘价格一路向下,手机闪存自然也是如此,只不过手机闪存我们买不到,所以对于价格没有这么敏感。

手机厂商们的成本压力得到减少,因此大存储机型得到快速普及。

反正对咱们消费者来说,大存储手机越来越便宜了,买了没坏处,不如早买早享福。

干死你,才是中国手机

总结一下,手机厂商卷存储的核心,在于品牌没有独家优势,而独家优势是靠技术提供的。

国内的手机玩家就剩下这么几个,手机越做越同质化,处理器不是骁龙就是天玑,手机屏幕不是三星就是京东方、华星、天马,快充速度也大差不差。

而存储就是目前最能抓的差异点。在这种情况下,谁不跟着卷,别说独家优势了,销量都保不住。

或许,汽车圈还能 " 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

但在手机圈," 干死你,才是中国手机 "。

END

欢迎点击科技每日推送视频号,看最新视频 ~



科威特出口原油 科威特原油出口量


  

智通财经APP获悉,亚洲一些炼油商正在积极寻找原油以取代科威特的供应,主要因这一欧佩克成员国将原油出口削减近五分之一,以满足其新建的大型炼油厂的需求,这推高了其他含硫原油的价格,并有可能大幅挤压亚洲炼油商的利润率。在科威特出口下降之前,欧佩克(OPEC)主要成员国沙特阿拉伯大幅削减了原油出口,一举将布伦特原油价格推至每桶接近90美元,并使亚洲炼油商几乎没有回旋余地,毕竟亚洲逾三分之二的原油进口依赖中东。

  

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的一些炼油企业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它们已斥巨资新建了加工含硫油的工厂。但是,好消息在于来自俄罗斯的折扣原油缓解了部分痛苦,取代了科威特的部分供应,主要供应给印度市场。

  

但科威特的大多数亚洲客户将不得不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其他供应国购买类似质量的品质原油,或者从其他地区购买更昂贵的硫含量较低的甜级原油――这种原油通常具有较低的硫含量,因此被称为“甜级”原油,而不是“酸级”原油,后者含有较高的硫含量。

  

一般情况下,甜级原油(低硫原油)通常比含硫量高的原油(酸级原油)要贵得多,主要是因为甜级原油在炼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少,能够以更简单的工艺产生更加高质量的燃料和石化产品。

  

来自能源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的分析师Janiv Shah表示:“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是填补中东国家供应缺口的最大竞争者,因为它们生产和出口中等酸级原油。”“但是,他们不太可能完全满足需求。”

  

来自Energy Aspects 的分析师Sun Jianan表示,欧佩克产油国及其盟友(即OPEC+)的持续原油减产,以及旨在处理含硫原油的炼油能力吃紧,可能石油市场导致供应紧张,直到2024年底。

  

根据Kpler统计数据,随着Al Zour炼油厂规模扩张,科威特1月至7月的原油出货量比2022年同期减少了约10%,至每日161万桶。

  

数据显示,同期对中国和印度的出口下降了17%以上,对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的出口则降至零。

  

根据咨询公司FGE、Energy Aspects、Rystad Energy和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等机构公布的数据,预计今年下半年,科威特的原油出口量将减少30万桶/日,比上半年减少约18%,因为它将供应量转移到61.5万桶/日的Al Zour工厂,该工厂在7月份启动了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原油蒸馏装置(CDU)。

  

此外,科威特在阿曼的合资企业Duqm炼油厂计划于2023年底开始运营,这可能会使科威特的原油出口量在2024年进一步减少10万桶/日至20万桶/日。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科威特石油公司(KPC)已通知买家,出口量每个月都可能出现波动,一旦Al Zour全面投产,出口可能进一步减少。

  

炼油厂们渴望更多的原油供应量提振利润

  

供应紧张之际,中国新增炼油产能超过100万桶/日。今年早些时候,日产32万桶的盛虹炼油厂和中国石油日产40万桶的广东工厂开始商业运营,而裕龙石化的日产40万桶炼油厂计划在第四季度开始试运行。

  

一位中国石油交易员表示:“中国几乎所有炼油厂的设计主要是加工中酸级原油。”他补充表示,供应紧张将压低中国等亚洲需求大国炼油厂的利润率,这些炼油厂已经在为不温不热的成品油需求而苦苦挣扎。

  

在经过两个月的定期维护工作后,一旦科威特恢复向其越南合资企业Nghi Son炼油厂供应,预计对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最主要买家的原油出口量将从10月份开始进一步下降。

  

位于中国*的台塑石化公司发言人KY Lin表示:“我们去年讨论的定期合同中考虑了2023年的供应量减少。”他补充表示,关于2024年供应的谈判将很快开始。

  

Lin表示,台塑可以用伊拉克的Basra 中质原油、卡塔尔的al-Shaheen和阿曼原油等品级原油取代科威特的供应量,还可以加工来自美国的轻质低硫原油。

  

中东与国际原油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来自FGE的分析师James Forbes表示,预计2023年下半年中东地区的整体原油出口量将比上半年下降近8%,即135万桶/天。

  

由于中东生产商提高了7月至9月供应的官方销售价格(OSS),亚洲市场炼油商已经感受到压力。

  

供应趋紧的一个迹象是,8月份,中东基准之一的迪拜原油价格第一个月比第三个月高出每桶2.11美元,而6月份的价差为1.14美元。

  

迪拜含硫原油对布伦特低硫原油的价差已从年初的近6美元大幅收窄至每桶1美元左右,甚至在6月份一度略高于全球范围内的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

  

“布伦特-迪拜原油价差最近有所扩大,但我们认为如果亚洲需求进一步增强,价差有可能再次收窄。” 分析师Shah表示。

  

国际油价方面,国际大行瑞银集团近日发布研报称,7月以来大幅反弹的国际油价仍有上行空间,瑞银预计国际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将触及95美元/桶,北美地区的油价基准――WTI原油价格将升至91美元/桶,之前的预测两者分别为90美元/桶和85美元/桶。

  

随着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齐力将减产协议延长至9月,瑞银预计全球原油市场8月份将出现约200万桶/日的供应缺口,9月份将超过150万桶/天的供应缺口。关于供应短缺这一点,交易员们已经在期货市场上用真金白银解释了这种供应紧张,高企的原油近月合约价格和价格较低的远期合约价格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也被称为“现货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