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 湖南中医药大学计算机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 1.第一周
- 1.1 记录
- 1.2 了解到的知识点记录
- 1.3 心得体会
- 2.第二周
- 2.1 记录
- 2.2 了解到的知识点记录
- 2021.10.27开会记录
- 2021.10.28开会记录
- 2021.11.02开会记录
- 2.3心得体会
- 3.第三周
- 3.1记录
- 3.2了解到的知识点记录
- 2021.11.03开会记录
- 2021.11.06开会记录
- 2021.11.08开会记录
- 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
- 有关线路的连接方式
- 信道规划算法
- 3.3心得体会
- 4.第四周
- 答辩记录
- 项目感受
写这个文章主要是简单记录一下完成本项目的过程和了解到的知识,很多的细节没有记录在此。 为期一个月的计算机网络实地考察项目结束了,从一开始的一片空白,到最后成功完成了网络的铺设(虽然效果没有那么好),这期间,我认为有很多值得记录一下的地方。 最后一周左右日均睡眠3h,最后两天睡眠2h不到,为了这个项目,我都要豁出老命了 据此,写此文章记录本次实地考察项目的整个过程,以及所了解的知识和自己的体会
2021.10.20,项目正式开始
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是为本校实验楼C,D栋,以及第二体育场和网球场铺设网络,要求能够满足学生老师的用网需求,以及应对校运会等操场学生很多的特殊情况。 项目共分为四周: 第一周:项目介绍周 第二周:地勘周 第三周:方案设计周 第四周:汇报周 最后需要提交的材料为:配置清单,平面图,拓扑图,第四周每个公司进行答辩。
主要需要配置
- 无线接入点――AP
- 无线控制器――AC
- 交换机
其他的部件也需要考虑,后续不断探索,会在后面补充。 其实第一周,听了老师的讲解,我还并没有意识到任务的困难程度,第一周只是了解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参观了机房的网络实验室。 来源于同学的参观记录(我的记录太草率了就不放了)
对我来说,第一次参加这种偏硬件类的项目,我一直在担心自己做不好,因为我的硬件能力比较薄弱。而且,我还是作为组长,需要带领小组七个人一起完成本次项目,也就是从这天开始吧,我一直焦虑到了项目的最后一天,害。
本周为地勘周,顾名思义,就是对我们要铺设网络的地方(实验楼C,D栋,第二体育场,网球场)进行实地勘察。然后根据地勘结果,确定AP和交换机放置的位置。 这周还进行了第一次分工,其实我感觉本次实地考察项目,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全程,但是需要专门负责某一个部分,而作为组长,我更需要参与期间所有的流程。 一开始组员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大家都对这方面知之甚少,但是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努力。
本周地勘周,主要是自己对C,D栋实验楼和第二体育场,网球场进行地勘。 我们本次记录如下:
- 现有室内ap分配得不够合理,比如2楼,4楼有6-7个ap,但3楼D栋只有2个ap
- 对于室内ap的分配,需要晚上开会进行分析。考虑办公室,大教室,教室人数等因素。
除此之外,我们组安排的五位同学对C,D栋实验楼整体地勘,一人负责一层楼的平面图绘制(我负责两层楼,另外一名同学负责第二体育场和网球场)。还有两位同学直接开始配置清单的资料收集。
上午的地勘中,我们铺设AP的方案如下:
- 室外的铺设,AP放置在动物实验楼的中间的右边管道上,另一个AP放置在第二体育场靠近第一体育场上面的护栏上。
- 室内的铺设,每两个教室放置一个AP,管双边。
本次老师提出的问题: 1.室外的ap布置的太少了,覆盖面不够。 当天的解决方案:在操场除与网球场接壤的部分不设置ap,其他三面各分配两个ap。在网球场后方的楼边设置一个ap。 2.室内的ap分配中规中矩,需要创新。
在下午,我们自行前往了C,D栋进行地勘,绘制了每一层的简易平面图
当天晚上就进行了开会,针对今天地勘的问题,和后续的开展进行了研究。 本次开会记录整理如下 除此之外,我还进行了第二天的任务分配。 第二天地勘之后,开会记录如下
上面这个AP的选型,为后续我们的最大的一个失败点,埋下了伏笔~
2021.11.1,组织小组5人又进行了一次地勘,并分配了这段时间的任务。 参考网址 安装步骤 .shtml
室内AP安装方法 .html
室外无线AP覆盖详细方案
因为第二天就进入第三周了,所以该天晚上进行开会。 讨论要点: 配置清单方面 防火墙
交换机 交换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连接计算机、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网络摄像头、IP电话等终端设备,并实现与其他交换机、无线接入点、网络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互连,从而构建局域网络,实现所有设备之间的通信。图所示为交换机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连接。
服务器
无线接入点(即无线ap) 无线AP是使用无线设备(手机等移动设备及笔记本电脑等无线设备)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用于宽带家庭、大楼内部、校园内部、园区内部以及仓库、工厂等需要无线监控的地方。
光纤/网线
光纤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俗称活接头,是用于连接两根光纤或光缆形成连续光通路的可以重复使用的无源器件,是目前使用数量最多的光无源器件。 通过光纤连接器,可以连接两根光纤或光缆及相关的设备,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光纤传输线路、光纤配线架、光纤测试仪器和仪表中。
光纤连接器件 光纤连接器件主要包括光纤连接盒和光纤扇出件。 光纤连接盒也称为光纤互连装置是综合布线系统中常用的标准光纤连接硬件,具有识别线路用的附有标签的盒子。该设备主要用来实现交叉连接和互连的管理功能,还直接支持带状光缆和束管式光缆的跨接线。光纤互联装置通常被设计成封闭盒,由工业聚酯材料制成,其容量范围分为12根、24根和48根光纤,相比较光纤配线架更为灵活。 光纤扇出件 在光纤配线箱中还有一个光纤扇出件。光纤带光缆扇出跳线与尾纤采用专用的扇出器将光缆中的光纤分开加以保护,再装上连接器头,与光纤互连设备配合使用,实现在光纤配线架上分纤连接。每根光纤都有坚实的缓冲层,以便在操作时得到更好的保护。
光纤终端盒 光纤终端盒用于终结光缆,大多用于垂直布线和建筑群布线。根据结构的不同,光纤终端盒可分为壁挂式和机架式两种。 壁挂式光纤终端盒可直接固定于墙体上,一般为箱体结构,适用于光缆条数和光纤芯数都较小的场所。 机架式光纤终端盒可直接安装在标准机柜中,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光纤网络。机架式光纤终端盒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配置的终端盒,光纤耦合器被直接固定在机箱上;另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根据光缆的数量和规格选择相对应的模块,便于网络的调整和拓展。
光纤适配器 光纤适配器(也称为光纤法兰或光纤耦合器)被固定在光纤终端盒或信息插座。用于实现光纤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并保证光纤之间保持正确的对准角度。 光纤适配器,也常用于光纤终端盒,可使不同尺寸或类型的插头与信息插座相匹配,从而使光缆所连接的应用系统设备顺利接入网络。
机柜 机柜和机架一般用冷轧钢板或合金制成,用来存放与网络设备相关的物件,可以保护存放设备,起到屏蔽电磁干扰,设备排列整齐有序,方便日后维护等作用。 网络机柜是一种由框架和盖板两部分组成的长方体机柜,可将交换机、光纤适配器、光纤配线架等设备安装在一个机柜里,具备电磁隔离、噪声隔离、通风散热、抗震动、抗腐蚀等性能,能保证设备稳定可靠的工作,以及安装、维修、管理等操作的便捷及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机房、广播电视等领域。
防静电地板
避雷器
配线架 配线架用于终结光缆和电缆,为光缆和电缆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提供接口,使综合布线系统变得更加易于管理。根据适用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电缆配线架和光缆配线架两种,分别用于终结双绞线和光缆。
根据配线架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主配线架和中间配线架,前者用于建筑物或建筑群的配线,后者用于楼层的配线。水平子系统的一端为信息插座,另一端为中间配线架。主干子系统的一端为中间配线架,另一端为主配线架,或者两端均为集线设备。
抱杆 抱杆安装步骤
烟雾报警器
AC
天线
…
参考链接:
使用AP布点覆盖,需考虑及遵循以下几个问题和原则: 1、需要有线缆资源(五类线或六类线);建议六类线,长距离可考虑光纤布设。 2、如果在一条走廊里只安装一个AP,则尽量把AP安放在走廊的中央位置;如果同一空间安装两个AP,则可以放在两个对角上。 3、确保信号穿墙和天花板的概率最小化。2.4GHz信号能够穿透墙壁和天花板,然而,每穿过一面墙壁和天花板都将使AP信号的覆盖范围减少1到30米。5.8GHz信号的穿透性更差。 4、应考虑AP和覆盖区域之间直线连接。注意AP的放置位置,要尽量使信号能够垂直的穿过(90度角)墙壁。 5、不同的建筑材料产生不同的传输效果。由金属的框架或门构成的建筑物会使WLAN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变小。放置AP的位置应使信号通过干燥的墙壁或敞开的门,避免放置在使信号必须通过金属材料的位置,并远离电子设备(起码1~2米),例如微波炉、监视器、电机等。 6、安装AP的位置应确保天线主波束方向正对覆盖目标区域,保证良好的覆盖效果。
AP安装,为了良好的覆盖,建议装在对面的墙
光纤与网线的区别 1.材质不同 现在大部分光纤内芯都是玻璃纤维,也叫光导纤维,光在玻璃或塑料制合而成的纤维,塑胶中进行全反射而达成的光能传导工具。 而网线的线芯大部分都是铜芯。 2.传输速度不同 网线最好的7类线,它的传输频率至少可达500 MHz,是六类线和超六类线的2倍以上,传输速率可达10 Gbps。 光纤是目前传输最快的介质,可以达到40Gbps-100Gbps。也就是说,比网线传输快最少4倍以上
3.可传距离不同 网线的传输距离一般在80-100m左右。超过100m以后,就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信号不稳定,上网时网络时好时坏;网络信号衰弱,连接不上服务器;没有任何信号。 光纤可分为多模光纤收发器和单模光纤收发器。单模光纤收发器:传输距离20公里至120公里;多模光纤收发器:传输距离2公里到5公里。 4.成本不同 在一百米以内的综合水平布线中,光纤在维护、成本、布线等方面不及铜缆。
网络布线资料 .html
也有了最新的AP铺设方案 仅供参考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同频干扰问题,在后续,同频干扰的处理方法,作为了我们项目的一个重要的创新点。
这一周虽然叫做地勘周,但是很多其他的任务也都必须开始了,比如平面图和配置清单,我们也都是同步开始的。 在这周,对于本次任务还是很迷茫,因为我们此时想出来的AP铺设方案还是中规中矩,当老师说有奖励的时候,我一度燃起了斗志,但是又被自己的没有创新点浇灭。 虽然知道不可能,但是鼓舞鼓舞士气还是应该的 在这周,因为看到其他组所做的任务都挺快的,尤其是有个组的任务分配的非常细致,不免有些压力。 而我们组的配置清单也进展缓慢,平面图的绘制也很一般。最重要的是,作为组长的我,还没有对本项目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比如装了AP之后,如何让AP工作起来,还需要配置一些什么别的东西,配置清单上的一些服务器,路由器等起到什么作用,我都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总的来说,这些都是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在钻研了这些知识之后,还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吧,这段时间我就开始熬夜到1-2点了,计网真难!
本周为方案设计周,顾名思义,就是在地勘的基础上,需要对我们的网络铺设方案,进行相应的设计了。主要工作便是完成平面图,拓扑图,配置清单和答辩的准备。越到后面,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就越多,因为了解的越来越深入。除了AP的摆放,如何接线,如何供电,服务器,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的作用,光缆,网线等等的接法,我们对这些可以说是完全不懂,这也让我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配置清单我们有了初步的选择方案 1.防火墙 深信服 2.出口路由器? 3.服务器 4.核心交换机:为了5G上来之后的万物互联,云计算做准备 华为 5.汇聚交换机:华三 选择的人多 6.接入(POE)交换机:华为 7.室内ap:锐捷 8.室外ap:华为 双频 9.室外ac:华为 支持64个ap 10.室内ac:锐捷 支持256个ap 11.室外ap,两栋楼顶上的ap和动物实验楼的ap需要装天线,抱杆上的两个ap也需要天线,需要五个天线和五根馈线。其他的ap内置天线 12.光纤方面:万兆多模光纤,千兆多模光纤(待定:百兆多模光纤) 13.网线:六类线(待定:超五类线) 14.其他设备,重要性没有那么大,可参考进行配置
上述的ap因为型号不同,而造成了我们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在第四周汇报周会进行描述。
在当天晚上,我完成了拓扑图的绘制,其他组员完成了平面图的初步完善,负责配置清单的同学进行了参数的选型。 第一版本的拓扑图 这个拓扑图 凌晨开始画,画了1-2个小时(虽然老师说需要参考10+的拓扑图,才会画,但是我只看了两三张模仿了一下就出来了hhhh,也不是很拉跨)
交换机的作用: 1.核心交换机:在于通过高速转发通信,提供优化,可靠的骨干传输结构,因此核心层交换机应拥有更高的可靠性,性能和吞吐量。 2.汇聚交换机: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它必须能够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因此汇聚层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比较,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少的接口和更高的交换速率。 3.接入交换机: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
**网关:**广域网,局域网之间相连 **路由器:**实现广域网,局域网之间相连,还可以去找局域网。 路由器可以实现网关的功能,比网关更强大
然后又布置了一次新的任务~
- 光纤收发器需要成对出现
初步方案整理如下: 通过路由器将校园网和外部网连接起来,通过防火墙保护网络安全。 服务器双千双万,使用万兆光纤 连接到核心交换机(万兆),每一个核心交换机上用千兆网线连接了两个千兆ac(一个室内用,一个室外用,因为室内的只有千兆的电口),(共两个核心交换机,一个用来备用)。 目前上述的仪器都在校网中心。
从核心交换机连接到汇聚交换机 汇聚交换机位置:c,d栋3楼 校网中心到c,d栋100m+,所以核心交换机连接汇聚交换机使用光纤 汇聚交换机是千兆交换机,所以使用千兆光纤连接
从汇聚交换机到POE交换机 千兆光纤,两台汇聚交换机放在一起
从汇聚交换机到接入交换机 千兆光纤
从POE交换机到ap 室内距离小于100m,使用六类线相接
从接入交换机到ap 室外距离大于100m,使用千兆光纤
交换机选择两个的作用 双机冗余备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
1.AP怎么连交换机? 距离小于100m的,直接通过网线与交换机相接; 距离大于100m的,POE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光纤收发器A再通过两根千兆多模光纤连接到终端盒a,连接到千兆多模光缆,光缆再连接到终端盒b,再通过两根千兆多模光纤连接到光纤收发器B再通过网线连接到室外AP
2.室外AP怎么拉线? 使用POE交换机,实现网线供电,距离大于100m,可以光纤连接交换机供电,见上题。
3.哪儿用光纤,哪儿网线? 我们的项目中,超过了100m距离的位置都使用了光纤,其他地方使用六类线。
4.一台汇聚交换机坏了咋办?(拓扑图里最好有) 我们使用双机冗余备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即有一天交换机备用。
5.连廊考虑了吗? 考虑了,连廊两端都铺设了吸顶ap。
6.各种网线的类型和最大传递速度?
- 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 10BASE-T/100BASE-T。
- 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
- 超五类线: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的最大传输速率为150~155Mbps。
- 六类线(我们使用的):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
硬盘知识介绍大全 如何读取硬盘里的资料
目录: 一:浅谈硬盘发展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硬盘“空间”与“文件大小”秘密? ? ? ? ? ? ? ? ? ? ? ? ? ? ? ? ? 三:新手学堂之看图识硬盘?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跳出硬盘认识的误区/ 硬盘修复之低级格式化 /深入了解硬盘参数? ? ? ? ? ? ? ? 五:硬盘低级格式化全攻略(@)? ? ? ? ? ? ? ? ? ? ? ? ? ? ? ? ? ? ? 六:硬盘常见参数讲解与常见误区? ? ? ? ? ? ? ? ? ? ? ? ? ? ? ? ? ? 七:硬盘基本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硬盘的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看图轻松学会硬盘安装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十:厂家维修硬盘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一:硬盘分区格式简介(@)? ? ? ? ? ? ? ? ? ? ? ? ? ? ? ? ? ? ? ? 十二:第三方软件的修复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三:学会三招恢复硬盘活力? ? ? ? ? ? ? ? ? ? ? ? ? ? ? ? ? ? ? ? 十四:硬盘使用误区点点通? ? ? ? ? ? ? ? ? ? ? ? ? ? ? ? ? ? ? ? 十五:预防软件引发硬盘六大“硬伤”? ? ? ? ? ? ? ? ? ? ? ? ? ? ? ? ? 十六:害怕BT伤硬盘的都进来看看(@)? ? ? ? ? ? ? ? ? ? ? ? ? ? ? ? ? 十七:硬盘出现坏道后的解决办法? ? ? ? ? ? ? ? ? ? ? ? ? ? ? ? ? ? 十八:Windows系统中如何修复磁盘坏道? ? ? ? ? ? ? ? ? ? ? ? ? ? ? ? 十九:硬盘软故障的检查办法?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十大硬盘故障解决办法?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一:十分钟学会判断硬件故障问题? ? ? ? ? ? ? ? ? ? ? ? ? ? ? ? ? 二十二:挑战故障 硬盘故障软件(补)? ? ? ? ? ? ? ? ? ? ? ? ? ? ? ? ? ? 二十三:硬盘的DOS管理结构(经典)(@)? ? ? ? ? ? ? ? ? ? ? ? ? ? ? ? 二十四:硬盘数据恢复实例全解(经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祖刀 2007-06-19 13:47 一:浅谈硬盘发展史 既然是说长道短“闲话”硬盘,那么就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硬盘发展的历程吧。大家都知道,目前占主流的硬盘接口有IDE和SCSI两种,?那么这两种接口又是如何诞生的呢?二者之中历史资历更深的是SCSI(Small?Computer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它的前身是1979年由美国的Shugart公司(希捷的前身)制订、并于1986年获得ANSI(美国标准协会)承认的SASI(Shugart?Associates?System?Interface,施加特联合系统接口)。而IDE(Integrated?Drive?【【微信】】,集成设备电路)则源于CDC(Control?Data?Corporation,数据控制公司)、康柏(COMPAQ)、西部数据(Western?Digital,以下简称WD)共同开发的磁盘控制接口,?并于1989年由ANSI认可为ATA(AT?Attachment,AT附加装置)标准。CDC的特点是不需大量追加设备即可构成电脑方的主控线路,?这也正是它在个人电脑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早期的硬盘容量不过10MB到数十MB,甚至连今天的内存容量都不如而且价格极其昂贵,很少有个人用户有幸拥有硬盘。当时的硬盘所采用的磁头大多是高铁酸盐磁头或MIG(MetalIn?Gap,金属隔离)磁头。进入90年代以来,硬盘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批量生产带来的成本降低导致硬盘零售价大幅下降,使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有幸接触到硬盘。 在90年代初,SCSI接口发展为SCSI-2,早期的SCSI-2产品(通称Fast? SCSI)?通过提高同步传输时的频率使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为10MB/s,后来又出现了支持16位并行数据传输(?原本为8位并行数据传输)的Wide?SCSI,将数据传输率再提高为20MB/s。?与此相对应,原有的8位传输的SCSI被称为Narrow?SCSI。而在1994年,?增强型的IDE接口E-IDE(Enhanced?IDE)也问世了,?它解决了IDE接口无法支持高于528MB的硬盘的问题并使一个接口能同时连接两个设备,还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率。E-IDE由ANSI认可为ATA-2。与此同时,用于连接光驱、磁带机等非硬盘设备ATAPI(ATA? PacketInterface)接口也诞生了。可以说,正是E-IDE接口的诞生,带来了今天IDE接口存储设备的普及。? 到了1995年,更为高速的SCSI接口SCSI-3诞生了。SCSI-3俗称UltraSCSI(数据传输率20MB/s),其正式的称谓是SCSI-3?Fast-20?ParallelInterface。顾名思义,就是将同步传输时钟频率提高到20MHz以提高数据传输率的技术。当使用16位传输的Wide模式时,数据传输率更可以提高至40MB/s。正是在这个时期,“追求高性能惟有挑选SCSI”逐渐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当然SCSI的好处不仅仅在于数据传输率快这么简单)。? 但到了1997年,状况又有了改变,IDE阵营推出了Ultra?ATA规格展开新一轮对抗。当使用Ultra?ATA?DMA?Mode?2(俗称Ultra?DMA/33)模式时,数据传输率最高可以达到33.3MB/s。这一速度比Narrow传输模式下的UltraSCSI还要快。现在 流通的IDE硬盘已经全部对应了Ultra?ATA模式。并且,随着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MR(Magneto-Resistive,?磁阻型)磁头和提高磁盘记录密度的新规格得以普及。? 为了对抗Ultra?ATA,SCSI阵营也于1997年推出了新的Ultra?2?SCSI规格(Fast-40),目前已有多种SCSI硬盘支持Ultra?2?SCSI。?不过,采用LVD(Low?【【微信】】?Differential,低电压微分)传输的Ultra?2?SCSI难以与原有低速设备兼容,因此现阶段个人用户主要使用的故Ultra(Wide)SCSI。? 另外,在1998年9月,更为高速的数据传输率高达160MB/s的Ultra160/m?SCSI(Wide模式下的Fast-80)规格正式公布,新一代SCSI硬盘将对应这一最新的硬盘接口。? 在IDE阵营方面,1998年2月由昆腾(【【微信】】)公司牵头推出了支持66MB/s数据传输率的Ultra?ATA?/66标准。尽管支持它的控制芯片组迟迟未见问世(现在已经有SIS的兼容芯片出现),WD已经于去年12月率先推出了支持Ultra?ATA/66的硬盘产品,不过产品在出厂时将Ultra?ATA/66模式设为Disable,用户想要激活这一模式必须使用专用的工具软件设定(当时并没有支持Ultra?ATA/66的主板,所以这一措施可谓妥当)。现在昆腾、IBM等也已经先后推出了支持Ultra?ATA/66的最新产品.? 二:硬盘“空间”与“文件大小”秘密 在Windows系统中,一个文件的大小(字节数)和它在硬盘上(或其他存储介质上)所占的空间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不同的情况下,同一个文件的“所占空间”会发生变化。? 1.“文件大小”与“所占空间”的差别?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 例1:找到D盘上的Ersave2.dat文件,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文件,选择“属性”,即可打开对话框,我们可以看到,Ersave2.dat的实际大小为655,628 Byte(字节),但它所占用的空间却为688,128 Byte,两者整整相差了32KB。? 例2:同样是该文件,如果将它复制到A盘,你会发现该文件实际大小和所占空间基本一致,同为640KB,但字节数稍有差别。再将它复制到C盘,查看其属性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它的大小和所占空间的差别又不相同了!? 显然,在这三种情况中,文件的实际大小没有变化,但在不同的磁盘上它所占的空间却都有变化。事实上,只要我们理解了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机制后,就不难理解上述的三种情况了。文件的大小其实就是文件内容实际具有的字节数,它以Byte为衡量单位,只要文件内容和格式不发生变化,文件大小就不会发生变化。但文件在磁盘上的所占空间却不是以Byte为衡量单位的,它最小的计量单位是“簇(Cluster)”。? 小知识:什么是簇??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与驱动器之间的接口,当操作系统请求从硬盘里读取一个文件时,会请求相应的文件系统(FAT 16/32/NTFS)打开文件。扇区是磁盘最小的物理存储单元,但由于操作系统无法对数目众多的扇区进行寻址,所以操作系统就将相邻的扇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簇,然后再对簇进行管理。每个簇可以包括2、4、8、16、32或64个扇区。显然,簇是操作系统所使用的逻辑概念,而非磁盘的物理特性。? 为了更好地管理磁盘空间和更高效地从硬盘读取数据,操作系统规定一个簇中只能放置一个文件的内容,因此文件所占用的空间,只能是簇的整数倍;而如果文件实际大小小于一簇,它也要占一簇的空间。所以,一般情况下文件所占空间要略大于文件的实际大小,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即文件的实际大小恰好是簇的整数倍时,文件的实际大小才会与所占空间完全一致。? 2.分区格式与簇大小? 在例2中,同一个文件在不同磁盘分区上所占的空间不一样大小,这是由于不同磁盘簇的大小不一样导致的。簇的大小主要由磁盘的分区格式和容量大小来决定,其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笔者的软盘采用FAT分区,容量1.44MB,簇大小为512 Byte(一个扇区);C盘采用FAT 32分区,容量为4.87GB,簇大小为8KB;D盘采用FAT 32分区,容量为32.3GB,簇大小为32KB。计算文件所占空间时,可以用如下公式:? 簇数=取整(文件大小/簇大小)+1? 所占空间=簇数×磁盘簇大小? 公式中文件大小和簇大小应以Byte为单位,否则可能会产生误差。如果要以KB为单位,将字节数除以1024即可。利用上述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ersave2.dat文件的实际占用空间,如表2所示。? 3.轻松查看簇大小? ①用Chkdsk查看簇大小?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Chkdsk命令查看硬盘分区的簇大小。例如我们要在Windows XP下查看C盘的簇大小,可以单击“开始→运行”,键入“CMD”后回车,再键入“C:”后回车,然后输入“Chkdsk”后回车,稍候片刻从它的分析结果中,我们就可以得到C盘的簇大小,不过它把簇称之为“分配单元”或者“Allocation unit”。? ? ②用【【微信】】等磁盘工具来检测? 很多磁盘工具都具备磁盘信息显示等功能。例如在【【微信】】中,选择要查看的磁盘分区,然后单击右键选择“高级→调整簇大小”功能,即可从显示的对话框中可以看到该磁盘当前设置的簇大小。 ③手工查看? 手动创建一个100字节以下的文本文档。然后将该文件复制到欲查看簇大小的磁盘分区中,在Windows下显示该文件的属性,其中“所占空间”处显示的数值就是簇大小。 三:新手学堂之看图识硬盘 硬盘是系统中极为重要的设备,存储着大量的用户资料和信息。如今的硬盘容量动辄就是10GB以上,型号更是五花八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硬盘的基本知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认清所需要的硬盘。从接口上看,硬盘主要分为IDE接口和SCSI接口两种。由于价格原因,普通用户通常只能接触到IDE接口的硬盘,因此下面我们也以IDE硬盘为主进行讲解。? 1.缓存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缓存,其实就和内存条上的内存颗粒一样,是一片SDRAM。缓存的作用主要是和硬盘内部交换数据,我们平时所说的内部传输率其实也就是缓存和硬盘内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2.电源接口 和光驱一样,硬盘的电源接口也是由4针组成。其中,红线所对应的+5V电压输入,黄线对应输出的是+12V电压。现在的硬盘电源接口都是梯形,不会因为插反方向而使硬盘烧毁。? 3.跳线 跳线的作用是使IDE设备在工作时能够一致。当一个IDE接口上接两个设备时,就需要设置跳线为“主盘”或者“从盘”,具体的设置可以参考硬盘上的说明。? 4.IDE接口 硬盘IDE接口是和主板IDE接口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我们通常说的UDMA/33模式就是指的缓存和主板IDE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率(也就是外部数据传输率)为33.3MB/s,目前的接口规范已经从UDMA/33发展到UDMA/66和UDMA/100。但是由于内部传输率的限制,实际上外部传输率达不到理论上的那么高。? 为了使数据传输更加可靠,UDMA/66模式要求使用80针的数据传输线,增加接地功能,使得高速传输的数据不致出错。在UDMA/66线的使用中还要注意,其兰色的一端要接在主板IDE口上,而黑色的一端接在硬盘上。? 5.电容 硬盘存储了大量的数据,为了保证数据传输时的安全,需要高质量的电容使电路稳定。这种黄色的钽电容质量稳定,属于优质元件,但价格较贵,所以一般用量都比较少,只是在最需要的地方才使用。? 6.控制芯片 硬盘的主要控制芯片,负责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是硬盘的核心部件之一。硬盘的电路板可以互相换(当然要同型号的),在硬盘不能读出数据的时候,只要硬盘本身没有物理损坏且能够加电,我们就可以通过更换电路板的方式来使硬盘“起死回生”。? 四:跳出硬盘认识的误区/ 硬盘修复之低级格式化 /深入了解硬盘参数 1.硬盘逻辑坏道可以修复,而物理坏道不可修复。实际情况是,坏道并不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不知道谁发明这两个概念,反正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中都没有这样的概念,倒是分为按逻辑地址记录的坏扇区和按物理地址记录的坏扇区。? 2.硬盘出厂时没有坏道,用户发现坏道就意味着硬盘进入危险状态。实际情况是,每个硬盘出厂前都记录有一定数量的坏道,有些数量甚至达到数千上万个坏扇区,相比之下,用户发现一两个坏道算多大危险?? 3.硬盘不认盘就没救,0磁道坏可以用分区方法来解决。实际情况是,有相当部分不认的硬盘也可以修好,而0磁道坏时很难分区。? Bad sector (坏扇区)? 在硬盘中无法被正常访问或不能被正确读写的扇区都称为Bad sector。一个扇区能存储512Bytes的数据,如果在某个扇区中有任何一个字节不能被正确读写,则这个扇区为Bad sector。除了存储512Bytes外,每个扇区还有数十个Bytes信息,包括标识(ID)、校验值和其它信息。这些信息任何一个字节出错都会导致该扇区变“Bad”。例如,在低级格式化的过程中每个扇区都分配有一个编号,写在ID中。如果ID部分出错就会导致这个扇区无法被访问到,则这个扇区属于Bad sector。有一些Bad sector能够通过低级格式化重写这些信息来纠正。? Bad cluster (坏簇)? 在用户对硬盘分区并进行高级格式化后,每个区都会建立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FAT中记录有该区内所有cluster(簇)的使用情况和相互的链接关系。如果在高级格式化(或工具软件的扫描)过程中发现某个cluster使用的扇区包括有坏扇区,则在FAT中记录该cluster为Bad cluster,并在以后存放文件时不再使用该cluster,以避免数据丢失。有时病毒或恶意软件也可能在FAT中将无坏扇区的正常cluster标记为Bad cluster, 导致正常cluster不能被使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cluster包括若干个扇区,只要其中存在一个坏扇区,则整个cluster中的其余扇区都一起不再被使用.? Defect (缺陷)? 在硬盘内部中所有存在缺陷的部分都被称为Defect。 如果某个磁头状态不好,则这个磁头为Defect head。 如果盘面上某个Track(磁道)不能被正常访问,则这Track为Defect Track. 如果某个扇区不能被正常访问或不能正确记录数据,则 该扇区也称为Defect Sector. 可以认为Bad sector 等同于 Defect sector. 从总的来说,某个硬盘只要有一部分存在缺陷,就称这个硬盘为Defect 【【微信】】.? P-list (永久缺陷表)? 现在的硬盘密度越来越高,单张盘片上存储的数据量超过40Gbytes. 硬盘厂 家在生产盘片过程极其精密,但也极难做到100%的完美,硬盘盘面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厂家在硬盘出厂前把所有的硬盘都进行低级格式化,在低级格式化过程中将自动找出所有defect track和defect sector,记录在P-li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原创,其它均来自互联网,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