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姐妹

淘姐妹

知乎将下线这个功能!网友:网络小说家们要现原形了

手机 0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知乎没了?,知乎 f1,知乎宣布,知乎小说的入口在哪儿

7月7日,

知乎官方账号发布公告,

知乎匿名功能将下线。

消息立即冲上热搜第一

知乎称,作为社区早期的产品机制,匿名功能的上线初衷是建立在用户开放讨论、友善互动的基础之上的,但随着互联网沟通环境日益复杂,为保障社区内的良性讨论,知乎已在最新版本 App 中完成了匿名功能下线的开发,并于近期提交各大应用商店审核,预计7月14日上线各大应用商店,匿名功能将在新旧版本 App 端及 PC 端正式下线。

届时,匿名发布入口将会取消,用户将不能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对于历史匿名内容,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将其转为实名。

匿名功能下线

用户持不同意见

公告发布后,许多知乎用户在其下展开了讨论。

支持取消者认为“利大于弊,取消匿名让知乎减少吹牛”,“这样就可以防止有人利用匿名功能肆意造谣、进行人身攻击了”。

但也有用户提出反对,表示“不能匿名了以后小秘密发到哪里呢”,“知乎把匿名取消了不知道还有啥能区别其他社区的特色。”

还有用户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不匿名的话可以把用户界面自定义吗?”“之前的匿名内容仍然保持不变吗?”“不匿名,怎么防私信骚扰呢?”

值得一提的是,7月7日,国家网信办就《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其中拟规定,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网络社区版块、网络群组的管理,不得在词条、话题、超话、群组、贴吧等环节集纳网络暴力信息,禁止创建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等名义发布导向不良等内容的话题版块和群组账号。

知乎曾多次因用户匿名发帖引争议

还曾被告上法庭

今年1月份,“1888万天价彩礼”事件引发了站内外广泛关注,引起讨论的网帖出自知乎。

据济南时报报道,在这条回答中,一匿名用户自称是上海“土著”中产,在美国留学时与一名来自江西萍乡的女留学生相识相恋,最终因结婚彩礼未谈拢分手。该匿名用户称,前女友的父母向他提出1888万天价彩礼、数千万房产过户到女方名下、女方上百个亲戚每人给十万元红包等要求,他对此无法接受。

该帖子迅速引发关于“天价彩礼”的议论,也有网友对该帖子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1月13日,知乎平台官方账号知乎小管家发公告称,第一时间进行了核查,相关内容出自某匿名用户于2022年10月16日发布的回答。该回答于2023年1月12日被发布者修改为致歉声明,承认了杜撰事实。

知乎小管家称,我们进一步核查了其过往发布内容,发现该用户存在以互相矛盾的身份发布内容的行为。依据《知乎社区规范》,该用户存在“胡编乱造虚假或引人误解的背景、情节,欺骗、误导他人”的行为,引发严重后果,平台决定对该用户帐号永久封禁。

在更早之前,澎湃新闻也报道过,北京一高校研究生张铭(化名)在知乎留言区发表了对“文科考研网”(下称“文考网”)的评价,他与另一名网民“马倩”一同被起诉至法院。

据报道,张铭介绍,他2020年2月购买了文考网的复试班,课程结束后,他认为课程质量一般。一个多月后,他在知乎“文考网怎么样”话题下,匿名评价时称“......文考虎视眈眈在微信上拉架,谁敢实名谁必定被网暴......”

法院审理认为,张铭上述言论中“虎视眈眈”“网暴”用词系侮辱或诽谤原告,构成名誉权侵权。“马倩”也因评价文考网言论中“烂、白给都不要、恶心等”用词,构成名誉权侵权。

值得留意的是,平台方知乎网也被告上法庭。原告文考网表示,除两被告外,还有多名匿名用户在知乎上发表类似评论,这是知乎用户对文考网的造谣、诽谤和污蔑,带来了名誉和经济损失。原告要求知乎删除,但其迟迟未处理。在原告把知乎告上法庭后,后者把相关言论删除,遂原告放弃了对知乎的诉讼请求。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知乎匿名在哪里设置


7月7日,知乎发文宣布将下线“匿名功能”。

公告中指出:作为社区早期的产品机制,匿名功能的上线初衷是建立在用户开放讨论、友善互动的基础之上的。

但随着互联网沟通环境日益复杂,为保障社区内的良性讨论,知乎已在最新版本App中完成了匿名功能下线的开发,并于近期提交各大应用商店审核。

公告表示,新版本预计7月14日上线各大应用商店,匿名功能将在新旧版本App端及PC端正式下线。届时,“匿名发布”入口将会取消,用户将不能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

对于网友们关注的历史匿名内容会如何处理,公告中称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将其转为实名。

图源:知乎官方账号

公告发布后,许多知乎用户在其下展开了讨论。

支持取消者认为“利大于弊,取消匿名让知乎减少吹牛”,“这样就可以防止有人利用匿名功能肆意造谣、进行人身攻击了”。

但也有用户提出反对,表示“不能匿名了以后小秘密发到哪里呢”,“知乎把匿名取消了不知道还有啥能区别其他社区的特色。”

还有用户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不匿名的话可以把用户界面自定义吗?”“之前的匿名内容仍然保持不变吗?”“不匿名,怎么防私信骚扰呢?”

实际上,对知乎匿名功能的争论早已有之。

此前,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称在知乎看见多人对其匿名造谣,后给知乎创始人、CEO周源发微信提出意见和建议,“是否可以开一下反证功能?如果能证明匿名用户说的是造谣,可以公布一下造谣者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匿名发帖的人更加谨慎。”

黄渊普表示,将向相关部门持续实名举报周源和知乎,直到知乎改变目前的机制。

6月22日,周源在朋友圈对近期知乎匿名功能争议做出回应。

周源表示,匿名功能初衷是希望维护一个开放讨论的社区环境,用户在分享个人经历的同时没有个人隐私方面的顾虑。在今天复杂的沟通环境下,这个机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扰,知乎会做出改变。

图源:周源朋友圈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7月7日,国家网信办就《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其中拟规定,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网络社区版块、网络群组的管理,不得在词条、话题、超话、群组、贴吧等环节集纳网络暴力信息,禁止创建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等名义发布导向不良等内容的话题版块和群组账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