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姐妹

淘姐妹

暑假靠研学吸金,国际学校与游学机构的利益交换如此微妙?

电脑 0
国际研学旅行,国际游学机构加盟,国际游学夏令营哪家好,国际游学项目

暑假来临,国际学校都给学生安排了丰富的游学、研学、夏令营........其中大部分项目由外部合作机构提供。这样学校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而学校直营项目需要具备全套的专业人员和设施,费人费力,投入大,风险高。而项目转包的坏处是,无法完全掌控机构的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容易与机构相互推诿。那么,这些主做B端生意与学校合作的机构,可能会发生哪些潜在危机?

01 为什么会被国际学校“甲方爸爸”抛弃?

很多机构与作为甲方的国际学校或教育集团前期洽谈时,为了彰显“我们资源丰富”“在这一领域神通广大”“愿意全力配合校方”……会特别大度地让校方提各种方案。可是,但凡学校能想得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活动,能有经验到告诉机构“我们要这样做”,就说明他们很可能已经做过几次,有过多个合作方了。

新的机构往往需要在价格和服务质量上打败之前的机构,才可能拿下合作项目。不是机构以为的:学校在项目上不太懂,没机构专业,也很缺这方面的资源,所以自己只要一出现就可以解决学校现有的痛点。

而符合机构猜想的,那些对这个领域不熟的、没资源没经验的学校,要么本就不想做这些项目,要么很难表达清楚需求,自己到底想要怎么做。学校心里所想的往往是,“价格越便宜越好”“效果越好越好”。

甚至有时候,机构所表现出的“大度”和“配合度”,在学校看来,会变成“我们请乙方合作,难道还要我们想方案?”“难道不是应该比我们有经验的机构来告诉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让没有经验的学校提出方案。很有可能在与机构洽谈后,国际学校就把这类“机构等着学校确定,学校等着机构确定”,合作方式很模糊的机构先放一边,先接触合作模式清晰的机构。

笔者还遇到过一家活动机构,他们先是没有具体的合作方案,问学校想怎么做。在沟通了数次后,他们终于给出了方案,不是A套、B套、C套方案,而是为我们量身定制了整整15套方案,让我们选。这也是为了突出他们有资源,哪种方式都能做。于是,学校表达了感谢,然后签约了另一家长期跟不同国际学校合作,完美总结出最常见的三套方案的机构。只要在其中一套方案的基础上,略作修改,就可以适用。所以“赢家通吃”的局面在国际教育界的很多细分赛道也是存在的,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某个区域内的国际学校合作的活动机构就这几家,国际教育行业的顶部,总是这些人。

02 B端C端之争,同类竞品太多,易被替代

各类机构接触多了,就会发现大部分机构都又专业又靠谱,很珍惜与国际学校之间的合作。可总会有几家有抄袭或套用别家资源、虚假宣传、言而无信的行为发生。

举个例子。曾有一家机构找笔者当时所在的教育集团。他们发来的资料竟然和我之前合作过的机构非常相似。除了宣传资料的品牌Logo和联系二维码不同,其他几乎别无二致。这就引起了我们的警觉。于是,我们首先跟之前合作的机构沟通,了解情况。他们反映,原本他们是只做B端的机构,自己的产品会通过各渠道进行销售。但最近想自己打品牌,直接C端招生,这就动到了原来的B端渠道的奶酪。于是这个B端渠道反过来也跳过了该机构去联系他们背后的资源方了,让这些资源直接与渠道方合作,所以才出现了两家机构发出来几乎一样的资料这种情况。

机构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不比国际学校之间差。因为同质机构非常多,可替代性强,加之层层转包,多级渠道,情况非常复杂。所以一定要仔细甄别,在接触大量的机构以后,才能略知一点深浅。

03 四种合作模式,学校与机构的利益博弈

常见的国际学校和机构之间的合作有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是国际学校作为推荐人给机构输送学生,送一个孩子获得一笔返佣金;

第二种是国际学校在机构给的底价上加价,以学校的名义出售给学生;

第三种是国际学校与机构一起合办活动,大家分利;

第四种是国际学校搭台让机构在校内推广,机构支付宣传费等。

有些机构与国际学校合作主要为了营收和利润,他们不需要打品牌,机构工作人员愿意以学校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活动。而更多的机构找国际学校不只是为了钱,更是为了在高净值客户中打响自己的品牌,C端、B端一起发力,相辅相成。

因此,对于国际学校来说,如何为他人做嫁衣很关键。对于要露品牌的机构,仅获取返佣可能会有漏网之鱼,还是尽量要谈成“只要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报了你们的项目,不论是从哪个渠道获悉的,都得算一份我们的返佣”会比较安全。目前来看,能够做到这样强势的国际学校,要么生源多,要么机构资源多。说到底,B端的商务谈判,比的就是哪方的替代品够多,哪方的资源更稀缺,哪方获胜。

结语

国际学校的素质教育看起来不难,让老师们自己开兴趣课、设计条春秋游线路,带孩子玩玩的话,问题不会太大。可要想真把孩子培养成才,或者开办足够多的课程、国内外高精尖的项目,光靠学校老师很难完全做到。因此,跟机构合作恐在所难免。双方合作得好是互利共赢,合作不好就会影响在圈内的口碑。还是要足够专业、彼此真诚。

作者 | ABB,曾在沪粤多家教育集团担任管理岗位。目前主要在国内外投资收购、品牌和项目引进、托管运营等方面,从事教育领域的商务拓展和资源对接的工作。

图源 | 网络

栏目介绍

行业观察:以详尽的数据、热点事件、独特的观点,丰富的维度,洞察国际教育行业最新趋势。


暑假用眼过度怎么保护 暑假过度用眼

暑假用眼过度什么时候配镜好,假期用眼过度能恢复吗,用眼过度作文,用眼过度会导致假性近视吗

  孟昭君在为儿童进行眼病筛查。受访者供图

  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城关第三小学,眼科医生给学生讲解健康用眼知识。石宏辉摄(人民视觉)

  盼望着,盼望着,暑假来临了,孩子们期待着放松身心、度过多彩的假期生活。与此同时,暑期也是科学用眼、防控近视的关键期。如何防止暑假期间儿童青少年视力“滑坡”?如何更爱护我们“心灵的窗户”?记者邀请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孟昭君为家长答疑解惑。

  斜视、弱视也是儿童常见眼病

  “进入暑期,前来就诊的孩子明显增多了。”孟昭君介绍,在临床上,儿童青少年常见眼病可大致分为3类: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眼表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其他病变(如斜视、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变等)。其中,屈光不正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

  什么是屈光不正?孟昭君介绍,人的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屈光度就是眼球这个照相机“镜头”的光学参数。当眼睛在放松状态下,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无法产生清晰的成像,即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

  孩子刚出生时,一般都处于生理性的远视――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随之变长,生理性的远视会逐渐消失,视力逐步提高,完成“正视化过程”。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儿童到12岁后才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

  “正视化前的远视大多为生理性远视,是一种‘远视储备’,可以理解为‘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如果‘远视储备’被消耗得过多、过快,孩子就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孟昭君提醒,远视储备也不是越多越好,儿童期的生理性远视一般不影响视力发育。当儿童远视度数过高,可能会出现视疲劳、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等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导致弱视。因此,如果孩子远视度数过高,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矫正。

  孟昭君观察发现,近年来,在临床上斜视患儿有增多的趋势。“斜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但并不是斜着眼睛看东西就叫‘斜视’。”她解释说,斜视是双眼视轴不平行,就是当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没有同步协调,而是发生了偏斜。这种偏斜可以表现为向内偏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斗鸡眼”;也可以向外偏斜、向上或向下偏斜,有的斜视甚至是旋转性的。患有斜视的儿童需要及早就诊,避免影响双眼视觉功能发育。

  何为弱视?专家介绍,弱视是指患者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并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弱视的出现。大部分的弱视可以治愈,且年龄越小、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年龄越大越难治疗。

  “近年来,我国要求对0至6岁儿童和中小学生进行定期视力检查,并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孟昭君说,这有利于早期筛查出儿童青少年视力异常状况,有助于实现对斜视、弱视等眼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岁以下儿童尽量别用电子产品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近视已成为当下儿童青少年比较普遍的眼健康问题。

  “近视的发病受先天和后天因素影响。”在孟昭君看来,近视防控做得越早越好,0―6岁是儿童健康保护和近视防控关键期。

  暑假期间,一些儿童青少年可能会长时间看电脑和电视、玩手机游戏等,导致无节制地用眼。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如何进行干预、防止孩子视力“滑坡”?

  “建议家长帮孩子把兴趣转移到别的方面,比如带着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孟昭君建议,3岁以下的儿童尽量不要使用电子产品;如果3―6岁儿童非要使用电子产品,一定要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控制使用总时间,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总计不超过30分钟;中小学生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如果使用电子产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屏幕较大且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并尽量远距离观看,建议的优先顺序为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电脑,不建议手机。此外,学龄儿童还需牢记“20―20―20”用眼规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需要眺望20英尺(约6米)远的物体至少20秒。

  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对近视防控也有重要影响。孟昭君建议,儿童青少年应该做到营养均衡,不偏食、不挑食,适当摄取富含各种维生素、蛋白质和钙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肉、鱼、蛋、奶以及坚果等食物。此外,要少吃甜食及含糖量高的饮料,因为身体在代谢糖分的同时会消耗过量的维生素B1,并且阻碍钙的吸收,从而影响眼球壁的硬度,可能导致眼轴拉长,导致近视的发生。

  预防近视还需要增加户外活动。“我们经常对患儿的家长说,每天白天要保证2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孟昭君说,太阳光光谱广,有利于促进眼部多巴胺释放,而多巴胺能有效抑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研究表明,保持每天累计2小时、每周14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使孩子的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不仅如此,全光谱的阳光照射对孩子的免疫力、睡眠、身心健康都有好处,“暑假来了,建议家长尽量排除困难,争取多为孩子创造户外活动的机会”。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专家建议,学龄前儿童要保证每天至少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且要做到暗夜睡眠,不开小夜灯,避免非自然光线干扰睡眠。

  近视手术并非人人可做

  在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发的背景下,改善光照环境以预防近视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护眼灯”,宣传“无频闪”“无阴影”“无炫光”等功效,宣称可预防孩子近视,家长们不惧高价纷纷购用。但护眼灯真的能预防近视吗?

  “‘能预防近视’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了,一台合格的护眼灯能做到的是一定程度上缓解用眼疲劳。”孟昭君说,即使用了护眼灯,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也会发生近视,护眼的关键还是在于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加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用眼时间,“使用护眼灯时,还要注意周围光线不宜过暗。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只看重桌面的照度,环境照度也应该考虑在内。在使用护眼灯时,要注意搭配环境照明。”

  “对于已经近视的学龄期孩子,近视增长速度一年最好能控制在50度以内。近视年龄越小,意味着到18岁还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增长空间,如果不及时干预,那么孩子的近视度数会很快增长到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孟昭君说,随着近视度数的进展,眼轴持续过度增长,眼球就像被逐渐吹大的气球一样,使得视网膜、脉络膜逐渐变薄,因此更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等。高度近视会引发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劈裂、黄斑裂孔等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甚至会失明,因此一定要尽早进行近视防控和干预,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启暑假模式,不少家长和孩子将摆脱近视困扰列入假期的“愿望清单”,高考生们更是成为近视“摘镜手术”的主力军。“近视了不要紧,高考结束做近视手术就好了”的观点得到不少年轻人的认同,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我国,近视手术已经在临床应用多年,是相对成熟的技术,但近视手术有一定条件限制,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严格来说,近视手术是一个摘眼镜的手术而已,相当于把眼镜装到眼睛里边,眼睛近视的本质也不会改变。”孟昭君说,想做近视手术的人,要去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详细完善的专业术前检查,看是否适合做近视手术以及适合哪种手术方式。

  专家介绍,目前近视手术方式分为角膜屈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两大类。其中,角膜屈光手术主要包括全飞秒手术与半飞秒手术。全飞秒手术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制作角膜瓣,避免了由于外力所导致的术后角膜瓣脱位,而半飞秒手术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根据患者的近视度数以及散光的轴位进行精准矫正。全飞秒手术主要适用于近视度数低于800度的近视患者,半飞秒手术相对于全飞秒手术而言,矫正的范围要更广,一般适用于1000度以下的近视患者。 (记者 王美华)

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青海普法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