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姐妹

淘姐妹

豪声电子:提升消费类电声产品高端市场份额

电脑 0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豪声电子是做什么的,豪声电子有限公司工资怎么样,豪声电子厂包吃住 月五千,豪声电子有限公司招聘

  6月30日,浙江豪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豪声电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网上路演在中国证券报.成功举行。豪声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徐瑞根表示,基于双耳效应的立体声逐渐成为中高端智能手机的重要卖点,微型电声元器件产品在中高端平板产品中应用需求增长,智能家居、汽车扬声器成为重要增量市场,公司将扩大微型电声元器件产品产能,不断提升存量客户高端消费电子产品的供应份额,积极把握增量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徐瑞根表示,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微型扬声器、微型受话器、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等微型电声元器件以及车船用扬声器、立式音响等音响类电声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以及汽车、游艇、家庭等消费和娱乐产品领域。公司的电声产品具有品类丰富、音质突出和性能稳定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国内领先的电声产品制造商已逐步从低端电声元器件市场竞争中突围,向中高端电声市场迈进。”徐瑞根告诉记者,随着下游消费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微型电声元器件产品逐渐向小型化、薄型化、模组化方向发展。

  招股说明书显示,多年来,公司通过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形成了大振幅超平衡扬声器设计与生产工艺、微型受话器和扬声器单体薄型化生产工艺、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高可靠组装生产工艺、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高效率测试工装及工艺、微型扬声器双面工装设计、同轴扬声器技术、耐高温注塑材料配方等核心技术,并大量应用于公司主营产品中。“面对微型电声元器件产品模组化的发展趋势,公司与下游客户密切沟通,不断推出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产品新型号。”徐瑞根表示。

  电声元器件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重要基础组件,其市场需求与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徐瑞根坦言:“2022年以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下游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出货量有所下滑,导致消费电子行业短期内面临一定的去库存压力。但从长远来看,消费类电子产品及元器件面临新兴市场增长机会。”

  据徐瑞根介绍,配置双扬声器的手机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基于双耳效应的立体声逐渐成为中高端智能手机的重要卖点,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需求将随之增长。5G技术、可折叠技术在平板电脑上的应用,催生了商业、教育及娱乐领域消费者更新换代需求。智能手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也是微型电声元器件产品的重要应用场景,电声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年度,公司微型电声产品在智能手表领域的收入占比有所提高,且微型扬声器及其集成模组产品在车载面板、智能锁等领域得到应用,初步实现对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新领域的产品覆盖。

  开拓优质客户

  招股说明书显示,经过在电声行业的多年积累和沉淀,豪声电子与一些知名客户,包括华勤技术、龙旗科技、闻泰科技(600745)、京东方等业内领先的ODM制造商,以及TCL、传音控股、OPPO、VIVO、摩托罗拉等知名品牌制造商之间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公司一方面围绕现有客户积极开发增量项目需求,另一方面也积极拓展增量客户。”徐瑞根表示,在增量客户拓展方面,2022年,公司与京东方建立了合作关系,主要向其销售应用于平板电脑领域的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等产品,相关合作项目进展良好,取得了不错的开端。随着双方合作的加深,未来公司与京东方合作的销售业绩有望取得新突破。除京东方之外,2023年,公司还与微型电声元器件和音响类电声产品的其他境内外潜在客户密切接触,已开展产品送样、验厂等考察工作。

  “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音响类电声产品的需求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增长点。”徐瑞根表示,新能源汽车厂商普遍在配置方面寻求差异化的卖点来吸引消费者,音响系统作为消费者易感知的配置,成为新势力车型的重要卖点之一,拓展了汽车扬声器产品的市场容量。新能源汽车厂商推出的车型扬声器配置数量普遍在8-12个,部分车型扬声器数量达20个以上,如特斯拉Model X、蔚来ET7/ET5、问界M7等。

  徐瑞根表示,公司密切跟踪下游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开发微型电声元器件领域的新增项目需求,在巩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应用领域现有销售成果的同时,积极开拓微型电声元器件产品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消费电子产品新兴领域的增量项目。

  积极扩充产能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微型受话器、微型扬声器产能利用率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下游客户的订单需求中,对高配置产品的比重增加,单件产品需要耗费更多工时。

  此次IPO豪声电子拟募集资金净额22278.76万元,用于扩建年产3500万只微型受话器、2500万只微型扬声器、5500万只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徐瑞根表示,国内电声元器件企业的自动化程度普遍不高,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能力。此次募投项目将购置14条全自动组装生产线及配套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各类测试设备、环保设备和动力设备,提升公司自动化生产水平,降本增效,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展望未来,徐瑞根表示,公司制定了明确的未来发展规划。生产方面,通过本次募投扩产项目的实施,公司一方面将扩大微型电声元器件产品产能,解决当前的产能瓶颈;另一方面将充分发挥规模化生产效应,从而降低微型电声元器件产品的单位成本,提高利润率。营销方面,为了充分消化新增产能,公司一方面将加大消费电子领域的客户开拓力度,取得客户资源的增量突破;另一方面将持续争取扩大在品牌制造商和ODM制造商等存量客户中的供应份额。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开发出与下游客户需求相适应的新产品,满足公司战略需要。

  “数”读豪声电子

  基本情况

  豪声电子成立于2000年,是从事微型电声元器件以及音响类电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嘉兴市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22年度,公司微型受话器产品在全球智能手机领域的市场份额为4.4%,微型扬声器及模组产品在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4%、4.3%-8.7%、2.6%。

  本次发行情况

  豪声电子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450.00万股(含本数,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不超过2817.50万股(含本数,全额行使本次股票发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股票数量的15%。

  本次发行新股的申购日期为2023年7月3日,发行价格为8.80元/股,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则发行后市盈率为15.55倍,对应募集资金净额为22278.76万元。

  财务指标分析

  2020-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24亿元、7.67亿元和6.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52.89万元、3777.91万元和6537.16万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6.58%、15.99%和18.55%。2023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28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98.51万元。2020-2022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570.61万元、3549.24万元及1.6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良好。

  主营业务收入来源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主要来自包括微型受话器、微型扬声器、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在内的微型电声元器件以及车船用扬声器、立式音响等音响类电声产品。

  2020-2022年度,公司微型电声元器件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5.12亿元、6.01亿元及5.1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3.29%、79.35%及77.71%,是公司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音响类电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9731.00万元、1.43亿元及1.2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5.84%、18.97%及19.51%。此外还有配件及其他收入。

  从客户来源看,2020-2022年度,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7.59%、64.46%及63.19%;其中,对第一大客户华勤技术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2.12%、29.68%及25.45%。

  募集资金主要用途

  本次募集资金运用围绕扩建年产3500万只微型受话器、2500万只微型扬声器、5500万只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扩建年产3500万只微型受话器、2500万只微型扬声器、5500万只微型扬声器集成模组项目”总投资19966.50万元,拟建成6855.53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整体建设期24个月。本次计划使用募集资金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满足公司日常营运资金需求,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

  研发与技术情况

  2020-2022年度,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214.07万元、2678.35万元及2509.5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55%、3.49%及3.75%,占比基本稳定。公司研发费用主要由人工成本和直接投入构成,各期占研发费用的比例分别为90.42%、89.64%及89.79%。2020-2022年度,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57%、97.11%和95.68%,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公司已获授权专利达63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彭思雨)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光芯片最新官方消息 光芯片最新进展

光芯片进展,光芯片量产,光芯片发展前景,光芯片概念股

前段时间,有狐友让我们聊聊最近被热炒的 " 光芯片 "。

今天,老狐就给大家安排上!

这几年,资本市场流行着一话:你相信 " 光 " 吗 ?

2、3 年前,这个答案是 " 光伏 ",2023 年,答案变成了 " 光模块 "。

所以,要想搞清楚为什么最近 " 光芯片 " 被热炒,我们得先搞清楚 " 光模块 "。

首先,光模块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 光模块工作原理图

光模块的的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完成信息传递。

外形大概就是长下面这样,有点像个 "U" 盘。

* 图源知乎弱电笔记

而最近光模块、光芯片之所以火,主要是其在资本市场表现太抢眼。

很多光模块概念的股票,在最近几个月涨了几倍。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近几年光模块行业有两个高潮:

第一个是,国内 5G 网络的建设高峰。

约在 2019-2020 年,随着国内 5G 拍照发放,三大运营商大力筹建 5G 网络。

由于其开支主要聚焦于无线网和承载网,所以对前传、中回传光模块的需求量非常高。

由于当时对 5G 网络大范围渲染,资本市场也很看好 5G 发展,刺激一波年度级别的光模块概念行情。

但在 2020 年下半年开始,5G 网络建设减速、商业推广受阻等综合影响,光模块概念也随之下行,出现近 2 年半的低迷。

不过,光模块在电信通信的应用只占一部分,更大的应用是在数据通讯领域。

第二个是,ChatGPT 引爆的 AI 新时代。

去年底,OpenAI 公布了一个全新对话式 AI 模型 ChatGPT。由于其很高的创造性,很快就出圈,并且愈演愈烈。

年初时,各种消息逐渐传入国内。

特别在微软推出新版 Bing 搜索引擎、百度宣布将推出 " 文心一言 " 等消息后,相关话题在各大流量平台爆发。

我们此前也聊过不少该类话题,? 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

总之,全球的大厂都正在进行 AI 大模型的 " 军备竞赛 "。

但大模型竞赛背后,其实就是算力的比拼。?

以 ? OpenAI ? 团队举例,他们训练 GPT3 模型用了一万张英伟达 A100 显卡。

训练 GPT4 乃至更高级的模型则需要更多算力,据说 ? OpenAI ? 已经配备了 3 万张以上的 A100 显卡。

业内认为,一万张显卡几乎就是一个大模型的门槛,国内大厂几乎都部署了两三万张显卡。

比如,一个 SuperPOD 架构(英伟达 AI 基础架构解决方案)需要 140 台 AI 服务器;1120 张 A100GPU;186 台交换机与 5760-8000 个光模块。

所以,一句话总结,算力需求正在指数级爆发,给光模块带来庞大的新增量。

因此,在二级市场上,光模块概念在今年 3 月份开始明显上扬,走出一波远超 5G 的急速行情。

* 光模块概念股票中际旭创走势

不过,股票虽然水涨船高,但是光模块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

光模块说白了,就是买来内核零部件和其他配件,比如光芯片,再通过工艺组装起来,实现完整功能。

好,终于聊到光芯片了。

光芯片,一般指光子芯片。

采用光波(电磁波)来作为信息传输或数据运算的载体,一般依托于集成光学或硅基光电子学中介质光波导来传输导模光信号,将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调制、传输、解调等集成在同一块衬底或芯片上。?

看似很复杂,老狐用一句话解释:

光芯片是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基础元器件,其性能决定了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

再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大家就好理解了,我们的电脑若要连接网络,就需要安装光纤和 " 光猫 ",而这其中就就要使用光芯片。

光芯片成本约占光模块总成本的 10-30%。? ?

当前,国内厂商仅能对中低端光芯片实现国产化,如 2.5G 和 10G 光芯片,已经广泛运用于移动通信和数据中心市场。

虽然光芯片现在炒得很火热,包括光通信、光计算、光量子等,应用也广泛分布在工业、消费、汽车、医疗等领域。

但,它目前主要的应用场景仍然是光通信,也是其最核心的应用领域。

* 光芯片在光通信系统中应用位置

不知道老狐有没有讲清楚。

虽然光芯片,我们目前还只能生产低端的,不过光模块我们现在处于领先地位。

因为,与光芯片制造不同,光模块虽然有技术学习周期,但整体还是拼成本、拼响应速度,迭代周期非常短,每 3-5 年迭代一次。

比如,2010 年开始试用 40G 新产品;

2016 年数据中心已逐渐用上 100G;

2022 年的市场主流产品是 200G、400G 光模块;

2023 年的主角已经突破到 800G 光模块。

灵活制造、快速反应恰恰是中国企业的优势,于是我们看到,2010 年时全球十大光模块厂商基本是以海外公司为主,而十年过去后,我国企业已几乎霸榜。

根据 2022 年全球光模块 TOP10 榜单显示,中国光模块厂商一共 7 家入围,海外仅剩 3 家在榜单上。

其中,旭创科技(排名并列第 1)、华为(排名第 4)、光迅科技(排名第 5)、海信宽带(排名第 6)、新易盛(排名第 7)、华工正源(排名第 8)、索尔思光电(排名第 10,华西股份于 2020 年成为其控股股东)。

要注意,中国光模块公司能打入这份榜单,北美的大厂订单发挥重要力量。

正因为国外大厂正在进行激烈的大模型竞争,对光模块是刚需,贸然更换供应商会拖慢项目进程。

所以行业也普遍认为,如果美国对光模块制裁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短期对该行业进行制裁的可能性较低。? ? ? ?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虽然当前我国在光模块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在光模块核心零部件光芯片领域却依赖进口。

数据显示,我国 2.5Gb/s 光通信芯片国产化率接近 50%,但 10Gb/s 及以上的光通信芯片国产化率却不超过 5%,非常依赖 Lumentum、Broadcom、三菱、住友等公司。

随着 AI 产业的爆发,属于光芯片的时代已经到来,但要想在光通信产业链完成全部国产化,老狐认为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参考资料:

国联证券:光芯片行业研究:国产光芯片进入高端市场,开启广阔增长空间

天风通信:《英伟达 DGX-GH200 对 800G 光模块影响的客观点评:光模块仍是 AI 算力当中最闪亮的 " 星 "》

中信证券:通信运营商行业研究:战略聚焦,云计算迎来高速增长与价值重估

知乎:弱电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