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姐妹

淘姐妹

广州网约车司机真实日常生活记录 广州网约车司机日常分享

手机 0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广州网约车司机真实日常生活视频,广州网约车工资待遇怎么样,广州网约车好干吗,估算广州的网约车司机一天能赚多少钱

转自:金羊网-新快报

网约车市场运力接近饱和,多地网约车按下“暂停键”

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驾驶员小时流水约20元,部分时段200多辆车竞争8个订单……近段时间,临沂、长沙、济南、东莞、温州、三亚等市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称,网约车市场运力接近饱和,有的城市已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

车辆和司机都增加了,广州的市场运营状况又是如何?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4月,广州市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量约14.11单,单车日均运营里程约115.74公里、单车日均营收约323.24元。2021年4月,全市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量约10.92单,单车日均运营里程约100.01公里、单车日均营收约369.16元。

按此数据推算,目前广州网约车单车的每公里营收是2.8元左右;而三年前,每公里的收入是3.69元。所以,数据印证了一些网约车司机的感受:接单里程数增加,但收入却有些下降。“跑得更多,但到手的钱并未增加。”采访中,广州不少网约车司机如是告诉新快报记者。

广州的网约车司机生存状况如何?听听他们的故事

●孙师傅

年龄:43岁 开网约车:3年

月收入:6000~7000元(扣除月租车费4000元)

一天出车14小时,每月净收入六七千元

“早上9时出来,截至上午10时21分,一共接了8单,收入100多元……”6月27日,新快报记者打网约车从越秀区中山一路到广东省中医院,接单的是“享道舒享”平台的何师傅,行程6公里用时29分钟,记者支付费用21.49元,何师傅收入18.81元,平台收佣金2.68元,抽佣比例约15%。对此,何师傅笑称:“相对其他抽20%~30%佣金的网约车平台,这不算高,一公里收入3元,此订单也算是优档的。”不过何师傅告诉新快报记者,当时距离接客地点2.5公里,加上这一段空载,每公里收入约2.2元。

何师傅告诉记者,来广州二十多年,之前开过货车和出租车,三年前改开网约车,“车是租的电车,每月月租4000多元,订单每公里平均1.5~2元收入,油车司机接单就是赔本,电车成本低,每公里电费一两毛钱成本,所以,即使是1.5元一公里的订单,仍然能接。”孙师傅透露,一天出车14小时,每月的净收入能有六七千元。

对于有些城市发布的网约车饱和预警以及司机收入下降等情况,孙师傅表示,有感觉接单难了一些,但他坦承自己进入网约车行业较晚,“没有试过收入很夸张的时候,所以对比不明显,对现状还较满意。”

●谢师傅

年龄:58岁 开网约车:6年

月收入:流水12000元左右

自诩“老头”干其他已不现实

“我来自三大渔港之一的博贺港,曾在老家开大货车,高峰时购入2辆车,月入三四万元,25岁的儿子来到广州发展,我们跟着过来,闲着没事,开开车,没那么无聊,还能有点收入。”6月26日,新快报记者在“曹操出行”打车,接单的是谢师傅,从中山一路梅花村到羊城创意园,全程9公里,17分钟,起步费11.2元,里程费10.13元,时长费3.15元,记者应当支付24.48元,不过平台各项优惠7元左右,记者最后仅支付17.55元。谢师傅收入19.5元左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网约车司机以中年人居多,这点谢师傅也表示认同。他自诩“老头”,转行学其他技术不太现实,去打工也基本没有单位能接收,于是买了辆电车跑网约车。他告诉记者,趁身体还硬朗,有开大货车的经验,每天也很拼,经常开10来个小时没问题,每月休息2~3天,月流水有12000~13000元,扣除每月1200元左右充电费用,车险、停车费等,收入尚能接受。

●王师傅

年龄:42岁 开网约车:8年

月收入:7000多元

有时候转几十公里都没有单

“2013年考了驾照,2015年网约车刚兴起时,我在郑州买了辆车跑单,收入很好,月月过万……”王师傅告诉记者,2017年他来到广州,曾在滴滴、易到(已倒闭)、曹操出行、T3等平台接单,以滴滴为主其他为辅。

他告诉记者,一般只跑晚班,下午五六点出来,跑到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回家。“不跑时间长一点,挣不到钱,这样的工作强度,出次车能拿到500元左右流水,扣除油钱150元,吃饭喝水50元,拿到手300多元。一个月休息五六天。”王师傅表示,23岁结婚的他,目前有两个孩子,一家人在广州生活,这一辆车是全家的“口粮”。刚来广州时,他“以租代购”方式,用这辆油电混动车接网约车单,每月月供4300元左右,月供三年,车便成了自己的。“当初跑时,根本接不过来,一单没完成,可能下一单就等着了,日日爆单。”但他发现,近年来确实司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6月25日上午9时30分,他打开接单页面说:“你看,现在这个点,300多个司机在线,发单量才50多单,司乘比6:1,有时候转几十公里都没有单。”

王师傅进一步告诉记者说,2018年之前,同样的时长能接40多单,现在最高只能接到20多单,之前日流水轻松过千,现在要突破五六百,真的很难。用他的话说是:“确实僧多粥少了。”

他认为,现在广州网约车行业,已经不像之前那么高收入。不过他认为收入降低,但这行门槛低、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他还是会继续坚守,“吃得苦,跑得多,就能赚到钱。”

网约车平台打起“价格战”

乘客可选车型和价格区间更多选择了

网约车平台不断增加,打车车型有更多选择,车比单多的状况使一些平台打起“价格战”,以低价引客,让普通市民也有感觉:“打车有了更多选择,有的车型同样的里程,会更便宜了。”

6月29日,新快报记者发出天河太古汇到羊城创意园的订单,全程8公里,滴滴平台显示,一口价特惠快车15.6元,快车24.25元,特快25.95元,出租车预估26.18元,专车36.96元,豪华车92.56元。不过记者注意到,滴滴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打车服务商,该平台也提供第三方服务,例如该订单,还能在滴滴平台选择如祺出行、享道出行等第三方车辆,价格19.32~24.62元。

当然,有的市民也会选择百度、高德、T3、如祺出行、曹操出行等平台打车。以太古汇到羊城创意园订单为例,记者在百度小程序打车时发现,曹操出行报价15元,同港出行15.4元,哈特惠16元,花小猪特价16.2元,蜂派出行16.2元,哎呦喂用车17.3元,麦田商旅17.3元,首汽舒适35.7元……提供的25款经济车型中,价格在15~20.5元之间。当然,也能在这些平台打滴滴车辆。综合各平台价格来计算,每公里司机收入最低能有2元左右。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广州市依法许可网约车平台共107家。

陷入“饱和危机” 广州网约车行业何去何从??

网约车平台公司已有100多家,驾驶员证22万多本……

网约车的兴起,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近几年来,行业亦一路高歌发展。然而,随着网约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今似乎陷入“饱和危机”?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州市网约车平台公司已有100多家,数量约占全国的34%;驾驶员证22万多本,约占全国的4%。对此,有政协委员建议,广州应当提前预判,适当时候控制网约车驾驶证和运输证的发放。

【全国】

多地发布网约车行业饱和预警

6月14日,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临沂市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临沂市共注册网约车平台公司88家,取得网约车从业资格的驾驶员24000余人。据介绍,临沂市目前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驾驶员小时流水约20元,部分时段甚至出现252台车竞争8个订单的情况。

此前,包括长沙、济南、东莞、温州、三亚等不同地区城市的交通部门都发布预警称,网约车市场运力接近饱和。其中长沙已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业务,济南则在4月初就提醒所有准备进入或者已经进入的网约车司机,当地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

数据显示,去年整个网约车市场少了1550万人坐车,同时还多了100万人开车。交通运输部透露,从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中国新增101.4万名登记在册的网约车司机。滴滴年报透露,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间,滴滴平台在国内拥有1900万名年度活跃司机,相比2年前多了整整600万。

【广州】

目前全市有效网约车驾驶证22万多

新快报记者查阅数据发现,过去两年多,无论是网约车平台还是进入市场的网约车司机均有增加。

今年6月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广州市依法许可网约车平台共107家。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176832个,当月活跃网约车共84948辆。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228037个,目前许可状态仍为有效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225297个。

回顾2021年4月,广州市依法许可网约车平台公司仅69家,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110585个;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130943个。两年多以来,网约车平台增加了38家,核发运输证增加了66247个,核发驾驶员证增加了97094个。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023年5月31日,全国共有313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58.4万本、车辆运输证235.7万本。广州市网约车平台公司数量约占全国的34%份额,驾驶员证发放约占全国的4%。

【委员声音】

广州市政协委员欧阳智鸿建议:

政府部门的预警非常有必要 建议控制网约车驾驶证和运输证的发放

“支持一些城市出台的约束和调控措施,广州也应当提前预判,适当时候控制网约车驾驶证和运输证的发放。”欧阳智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网约车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涌入网约车行业。如果不加限制,市场会进一步饱和。

虽然网约车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但是供过于求的网约车,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说,它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加剧,车辆空驶率增加,增加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问题。此外,由于网约车司机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如果司机为了“抢单”,长时间开车、疲劳驾驶等,不仅会对他们健康造成一定伤害,还有交通事故的潜在风险。他建议,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网约车司机的准入门槛。比方说,要求网约车司机不能有犯罪和失信记录,通过技术手段防止疲劳驾驶等。目前网约车行业已经在国内发展十年,平台和司机都应该得到规范化管理,进一步高质量良性发展。

当然,他也提到,站在市场角度,网约车饱和与否更多是由市场决定。可选的打车平台和车辆增加,会倒逼网约车从业者提高服务质量与价格竞争力,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

对于一些城市网约车市场的饱和状态,他认为政府部门的预警非常有必要。新加入网约车行业的就业者,应理性看待这个职业的前景发展,合理安排和规划,切勿盲目就业。

●广州网约车司机看过来 这些新出台规定你要知

6月30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官网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聚合服务经营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从事网约车经营企业及其提供的网约车服务提出要求,其中包括网约车平台不得统一价格、派单倾斜干预市场价格等。

从事网约车经营需备3证

其中明确提出,从事网约车经营应当具备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以上3项的经营许可。

聚合服务经营者(指依托具有技术和用户流量的互联网平台,为网约车企业、驾驶员、乘客提供网约车线上服务,与平台内网约车企业共同提供网约车服务的电商平台)应当要求申请进入平台提供服务的网约车企业提交身份信息、地址、联系方式、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信息。

并应当对平台内网约车企业提交的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至少每六个月核验更新一次。为确保信息更新及时、有效,鼓励每个月核验更新,有条件的,可实时核验。聚合服务经营者不得为未取得许可的网约车企业、车辆、驾驶员提供网约车聚合服务。同时,应当根据交通运输部门有关要求,向网约车监管平台实时传输有关网约车运营信息数据,确保数据传输质量。

不得利用算法等手段限制企业发展

聚合服务经营者应当对平台内网约车企业及其提供的网约车服务建立检查监控制度,发现平台内网约车企业及其提供的网约车服务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应当暂停为其提供聚合服务,有必要还需及时向市交通运输局报告检查及采取措施情况。

并且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资本优势、服务协议、交易规则等手段,通过统一价格、派单倾斜、默认勾选等方式,对平台内网约车企业在平台内的交易、显示顺序、交易价格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向平台内网约车企业收取不合理费用。不得干预网约车平台公司价格行为,不得直接参与车辆调度及驾驶员管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司机端应实时显示订单抽成比例

在抽成方面,聚合服务经营者应当会同平台内网约车企业,落实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要求,主动公开计价规则,合理设定并公开抽成比例上限,在驾驶员端实时显示每笔订单抽成比例。平台内网约车企业调整价格机制的,需至少提前7日通过聚合服务经营者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知多D】

订单合规率高的网约车平台有哪些?

6月1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5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订单量前10名的网约车平台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享道出行,最低的是花小猪出行。在订单量前10名的平台中,按订单合规率(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从高到低的分别是享道出行、如祺出行、万顺叫车、T3出行、携华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阳光出行、滴滴出行、花小猪出行。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编辑:邬嘉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三农和山货上头条 山货助农

三农和新三农,三农 是哪三农,三农是哪个,三农之间的关系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山货上头条,“有两把刷子”的助农之道

7天,517万单,数字经济将土特产变成了“畅销货”。近日,抖音电商“山货上头条”助农项目深入湖南,在平台开设了“风味湖南”线上专区,借助全域兴趣电商多场域推介当地优质农特产。通过一方屏幕,湖南山茶油、张家界莓茶、湘西腊肉、外婆菜、攸县香干、临湘豆腐乳等湘味特产得以出山进城,走进千家万户。

今天,我们在坐享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产丰茂”的同时,也会因为生活和工作远离故土,深刻感受到“乡愁”的珍贵,那些看似寻常山货,不仅成为人们满足舌尖诱惑的风物,也是寻找乡愁的精神寄托。那些坚守在乡村,试图在这些大自然的馈赠中,谋求生计的人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物理距离上的隔断,以及城乡生活圈子的分隔,无法让山货实现它本有的价值。

往小了说,这是辛勤劳作的农民,如何把让田野上的劳动果实能够快速地兑换成收入,享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获得感,往大了说,这是“三农”经济的破题之需,诚如有论者所言,农货销售是“三农”经济直接的“晴雨表”。

互联网技术的高歌猛进,数字经济的红利正在助力溶解这些曾经顽固的问题,抖音电商的“山货上头条”正是这种新生态的生动写照之一: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下,电商直播助力传统农业,催生新业态,也支持着新农人发展。这背后逻辑是清晰的――消费引导生产,生产带动民生。

更具体来说,借助全域兴趣电商多场域推介实现“山货上头条”,不仅仅是让这些“困居”乡野的山货,有了展示的渠道和平台,让它们走出去有了“高速之路”,更因为以短视频、直播为路径的视频展示,让“场景化”赋予山货有更新鲜的活力。诚如我们在这次“山货上头条・风味湖南”活动中所见,通过多场域的推介,颇具湖南特色的山茶油,就可以在镜头面前展示采摘、榨取、包装全过程;主产于张家界地区的湘西土家族传统茶饮――莓茶,在主播的展示下,可以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通过21道加工工序,才有这样条索分明,白如雪、细如丝的茶叶”;还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化黑茶、产自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等湖南特色茶品也通过货架展示的形式被更多人看见。借助“货架”和“内容”的丰富场景,五彩湘茶不断走出湖南,香飘全国,形成有湖湘特色的品牌体系。在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转换之中,乡村“人、货、场”被快速流通。

此外,这种多场域的推介,不仅让山货有被看见,更有山货背后的“山野文化”得以更立体的传播。今天的消费早已不再是简单满足口腹之欲,更有消费文化诉求,从商业逻辑说,这也是建立更健康的消费生态的应有之义,而在这次的“山货上头条”活动中,也有生动的体现,此次主办方携手当地企业商家及新农人,创作了更多详细介绍茶油历史、种植、食用特色的电商内容,将从“了解种草”到“兴趣购买”的消费链条不断完善,借助全域模式进一步提升该类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消费力。数据显示,6月15日至21日,抖音电商里湖南茶油的销量激增,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倍,也让一大批的新农人出圈,在乡村振兴中找到人生价值的出彩点。

于此而言,借力数字经济的“山货上头条”展现出充满活力的“两把刷子”,不仅助力推动着区域农特产产业高质量发展,也让不同参与主体在品牌打造、就业增收、山货消费中,有更多的获得感。(高行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