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姐妹

淘姐妹

笔记本的扩展性和性能哪个重要些 选择笔记本要考虑其扩展性

电脑 0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笔记本的扩展性和性能哪个更重要,笔记本扩展是什么意思,笔记本的扩展功能,笔记本扩展模式能达到多大分辨率

【本文来自《为什么现在的笔记本拓展性越来越差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放到十几年前,一台普通的笔记本电脑五六千,今天一台普通的笔记本电脑也还是五六千"

五六千说多了,三千多足矣。。现在笔记本,除了苹果,没有光环,而且苹果的光环也在衰退;技术上讲,就只有两种需求――办公、GPU(包括工作方面)。GPU笔记本不说了,从五六千到几万都有,最常见的是6000-15000这个范围,但肯定不占多数,而且价差很大;最大的是当然是办公,不客气地说,最便宜的正经笔记本,都性能过剩。所谓正经,是指排除杂牌/无牌,以次充好,以类似做软路由的小工控机级别的物料拼出来的所谓“笔记本”。最便宜的正经笔记本,就三千多块,不信去看红米。

名牌笔记本,例如联想,除了售后服务网络完善以外,比起普通品牌例如机械革命,也没啥多出来的东西了,远不是【【淘密令】】还在IBM手里的时代,就算不考虑售后,其设计、软件支持都很优越。今天,Intel、微软Windows已经极大完善,系统层面基本不需要第三方软件来补充,各种功能也是少数芯片大集成,特殊设计、独特软件的空间很小了,结果就是无论名牌还是普通品牌,技术设计高度同质化,独特软件基本=0,所以根本不可能有笔记本品牌拥有或可能拥有明显可感知的技术优势。

所以拓展性,就是个选择问题:你不喜欢带个小扩展坞,那就追求U口多一点,否则2个C口足够――一个充电的同时还有一个接扩展坞。至于内存,办公16G足矣,难道想扩到24/32G?疯了吗?处理器方面,就办公那点需求,i5八代足矣,前天还进了个二手【【淘密令】】 T480, 就是i5八代,16G内存,512G杂牌SSD,不到一千六,价格、重量、体积、端口丰富度,十分均衡,还想怎样。

我现在的原则就是:不在乎面子,自己人用,就二手(所谓二手实为拼装)【【淘密令】】,从2005年以来,买了20多台了,从未翻车;别人买,可以做需求翻译给参考意见,包括品牌推荐,但从不代购或推荐商家。

至于我自己现在主用,是一台联想Y9000X,两个SSD共6TB,内存40GB。无奈,华为没有游戏本品类。



笔记本电脑cpu排行榜2020《笔记本电脑cpu排行榜2022天梯图》

2021笔记本cpu排行天梯图中关村,笔记本电脑cpu排行榜最新2021,笔记本电脑cpu排行榜2021天梯图,“笔记本cpu排行天梯图”
ThinkPad P1 Gen 5评测中篇:吾之性能请君入瓮续言

本文为ThinkPad P1 Gen 5(P1隐士 2022)评测中篇,6000字40多张图片,中文版在“公平评测中文站”首发,英文版将稍后在“FairReviews英文站”发布,同时也会在知乎、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以及今日头条的“公平评测”发出,本文分为以下章节:

  • 兼顾便携。
  • 屏幕一流!
  • 性能更高?
  • 真的如此?
兼顾便携

在上篇结尾时,ThinkPad P1 Gen 5(在中国境内又称为”P1隐士2022“,下文继续简称为”P1G5”),官方宣称:P1G5性能强大、兼顾便携、屏幕一流,外美内秀,让人倾慕!

此台P1G5的整机尺寸为359.5 x 253.8 x 17.7 毫米,重量为1.8公斤多一点,作为一台16疾捎i9-12900H CPU和RTX A5500显卡的笔电来说,其尺寸和重量在拥有理论性能的同时,确实做到了“兼顾便携“,笔者无话可说。

屏幕一流

由于“性能强大”需要使用多种基准测试软件的测试,所需时间很久,笔者先验证“屏幕一流“是否属实。

官方对屏幕的进一步宣传用词如下:

16颊边框16:10屏幕,屏占比大增,低蓝光、杜比视界和色彩校准加持,超清显示效果,乃内容创作者之理想梦幻神机!

依据官方资料,P1G5可选屏幕如下四种:

笔者购买时选择了第三种,其详细参数为:

  • WQUXGA (3840x2400分辨率)、16:10比例、屏占比为86.08%;
  • 170度广视角IPS、最高亮度达600 nits 、对比度可达1500:1、
  • 色域100% Adobe RGB、出厂通过X-Rite Pantone 色彩校正;
  • 支持Dolby 【【微信】】、低蓝光、防眩光、背光为DC调光。

第三种屏幕和第四种屏幕相比,除了没有触摸功能,其他都一样。

笔者之所以选择第三种屏幕,就是因为它是雾面屏,没有触摸镜面屏幕的镜面带来的反射效果,而且,作为一台16嫉谋实纾需要用到屏幕触摸功能的场景,笔者认为不是太多,而且也不方便。

使用AIDA64和HWiNFO64查看P1G5屏幕信息,名称为LEN41B1,型号ID为【【微信】】,使用Windows HDR设置检验,确认支持HDR。

需要注意:此台P15G2的屏幕出厂有潘通认证校色(Pantone),并预装了爱色丽色彩软件(X-Rite Color Assistant)进行色彩配置管理,不过,在启用HDR功能之时,爱色丽色彩软件不能使用。

在业界权威屏幕信息网站屏库查询,此台P1G5使用的屏幕【【微信】】,为LG显示出品,说明如下:

  • 像素排列为RGB垂直条状,像素密度为283 PPI;
  • 响应时间为30毫秒 (标准上行+下行),垂直刷新率(Fv)为60Hz;
  • 背光为WLED发光的侧入式光源,光源理论使用寿命为15000小时;
  • 采用了eDP (4 Lanes)信号接口,总共40pins,采用端子连接,驱动电压为3.3V;
  • 显示区域尺寸为343.99×214.99 (宽×高) 毫米,外观尺寸为350.49×226.65 (宽×高)×4.6(厚) 毫米,净重330g,外观样式为薄屏 (PCBA弯折, 厚度≤3.0毫米)。

其他参数和P1G5官方规格说明无差异,实际如何有待下文实测。

笔者使用Spyder X Elite对其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

色域(Gamut):

  • 100% sRGB;
  • 98% AdobeRGB;
  • 91% P3;
  • 96% NTSC;

其中98% Adobe RGB的实测结果,和官方宣称100%有差距,需要注意的是:笔者测量时,爱色丽色彩软件色彩配置文件设置为默认状态,并没有切换到Adobe配置文件---这是为了避免影响到亮度的测试,当切换到不同色彩配置文件时,屏幕亮度会自动相应调整----所以,这只是默认色彩配置时的成绩。

色调响应(Tone Response):

色调响应曲线和显示伽马(显示光度)2.2重合度不错;

灰阶在20~80%的波动,在7300至7005开尔文之间。

亮度和对比度(Brightness and Contrast):

在混合显卡状态下,屏幕亮度最大值为530尼特左右,逼近于官方标称的600尼特,绝对值是属于高亮度,对比度在最高亮度时为接近1200:1,很好。

出厂预装的爱色丽色彩软件,附带了7个色彩配置文件,所以笔者也测试了7个不同色彩配置文件之下的亮度、对比度和白点,结果如上图所示。

在这里地方,笔者发现了问题,那就是P1G5切换到独立显卡状态时,屏幕亮度明显降低。

在独立显卡状态下,屏幕亮度最大值仅为53尼特左右,对比度在最高亮度时接近800:1----这绝对是不正常的,不过还算能够正常使用。

这并不是屏幕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在独里显卡状态下,当下P15G的显卡驱动、或相关其他地方,对屏幕亮度的控制存在问题。到本文发出为止,笔者使出了浑身解数,依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在官方相关渠道反馈,还没有得到回复。

屏幕的均匀性(Screen Uniformitu):

色彩均匀性(Color Uniformitu),在亮度最高时出现的最高Delta E值为6.1,总体来说,此屏幕的色彩均匀性差异不大。

亮度均匀性(Luminance Uniformitu for Brightness)

在50%亮度时,出现了亮度最大差异值为14%;总体来说,此屏幕的亮度差异不大,亮度均匀性良好。

色彩精度/色准(Color Accuracy):

Delta E值在4C、1F时出现了最大值1.42,均值为0.17,整体非常优秀;

综合评价(Monitor Rating):

最终,按照Spyder X Elite的评价标准,给予此屏幕如下综合评价(Monitor Rating):

  • 色域和对比度,为5星满分;
  • 色准和白点,为4.5星评分;
  • 色彩均匀性为4星评分
  • 亮度均匀性和色调相应为3.5星评分;

综合评分为4.5星,属于比较高的评分。

从以上实测数据来看,此台P1G采用的屏幕,其整体显示效果属于优秀之列,有着优秀的色域、对比度和色准,特别是其色准成绩非常优秀。

其最高亮度实测逼近550尼特,对比度逼近1200:1,虽然没有达到官方参数,但加上支持【【微信】】、支持杜比视界高动态显示,所以,在户外光线明亮之处,笔者实测保有很不错的观看效果,就算是在阳光照射之下,其屏幕显示效果也能确保用户正常使用。

而其16:00 3840x2400分辨率,带来了超高的画面精细度和更多的显示内容,低蓝光和DC调光也为其锦上添花:提升了用户长时间使用时的舒适度。

唯一的明显不足之处是:此P1G5可选最高分辨率的屏幕,屏幕帧速只有60Hz。

如果是需要更高屏幕帧速的用户,就只能选择2560x1600分辨率的屏幕,帧速可达165Hz。

综上,经过实测,笔者认为,此台P1G5的屏幕,除去亮度均匀性和色调响应方面表现一般,在其他方面都非常不错,确实可以算是“屏幕一流”,能满足内容创作用户的绝大部分需求;对于移动工作站主要面向用户----专业图形设计用户来说,自然更是没有问题。

不过,其屏幕在独立显状态下,亮度异常偏低的问题,急需官方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但也不排除是个体问题。

性能更高?

预装系统

P1G5预装系统是英文Windows 10专业版,首次开机之后,内存占用4.3GB, 预装软件和驱动为13个,占用336MB硬盘空间。

P15G2首次开机之后,在不运行任何程序之下,使用LatencyMon对驱动延时进行静态检测,仅16分钟就显示了漫长的红色字体,提示需要检查BIOS的设置、是否有BIOS更新,这说明这台P1G5出厂预装驱动的延时整体表现不佳。

完成截至目前为止的所有更新(包含Windows 11的更新)之后,使用LatencyMon对驱动延时进行检测,同样不运行任何其他程序,70分钟之后,表现依然如故。这说明官方的驱动改良有待加强。

CPU

P1浑然一体外形之下,暗藏春色:

最新intel酷睿处理器和最强NVIDIA RTX A5500显卡。

测试的此台P1G5,CPU是可选最高配的intel酷睿i9-12900H,14核心 (6P-core + 8E-core),20线程,P核心2.5~5.0GHz ,E核心1.8~3.8GHz,缓存为24MB,支持DDR5-4800内存,集成Intel Iris Xe Graphics显卡。使用AIDA64和HWiNFO64查看信息如下:

i9-12900H在NBC笔电CPU性能排行榜上目前居于第5名;

Cinebench R15/R20/R23

在Cinebench R15、R20和R23基准性能测试中,此台P1G5之上的i9-12900H的得分如下:

  • R15多核得分、单核得分分别为2627和278;
  • R20多核得分、单核得分分别为6932和746;
  • R23多核得分、单核得分分别为17169和1941;

以上实测得分,和NBC的数据记录比较,说明此台P1G5的CPU成绩更为优异。

和笔者历史实测机型相比较,此台P1G5之上的i9-12900H的得分,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成绩,都远高于所有使用上代intel 移动版至强和酷睿的对比机型,令人十分舒适。

3DMark CPU Profile

3DMark CPU Profile测试的结果是:

  • 最大线程得分为8303;
  • 16线程得分为7916;
  • 单线程得分为1057。

其成绩表现同样令人愉悦。

Cinebench R15 Multi Loop

在考验CPU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时稳定性的、Cinebench R15多核性能50次循环测试中,此台P1G5之上的i9-12900H的多核得分情形如下:

  • 峰值为2766.44,为第2次时出现;
  • 均值为2621.79,为第13次时出现;
  • 谷值为2535.01;

在得分曲线对比图中,P1G5的得分曲线为红色;一开始即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在13次时出现谷值,然后马上开始回升,最后基本稳定在2600左右,曲线整体起伏变化不算剧烈;

这表明,此台P1G5之上的i9-12900H, Cinebench R15 Multi Loop的均值,相比对比机型依次高了23.5~48.7%,这个差距非常巨大。

在笔者看来,内因是intel 12代CPU进步巨大的因素,使得i9-12900H完全击败了使用intel自家上代intel 移动版至强和酷睿的对比机型,而外因则是P1G5对CPU性能发挥做得还不错。

在文章下篇的压力测试、功耗测试和温度测试环节,将对此点进一步详解。

GPU

P1浑然一体外形之下,暗藏春色:

最新intel酷睿处理器和最强NVIDIA RTX A5500显卡。

此台P1G5配置了双显卡,集成显卡是intel Iris Xe,Iris Xe图形功能要求系统配置双通道内存,在具有单通道内存的系统上,英特尔Iris Xe图形将作为英特尔UHD图形发挥作用。

独立显卡是官方可选最高配的N【【微信】】这是当下笔电版版专业显卡的榜首,综合性能仅次于N【【微信】】 GPU:

NVIDIA官方参数如下:

  • 7424 N【【微信】】ore:7424
  • N【【微信】】:58;
  • Tensor Cores:232
  • GPU内存:GDDR6,16GB,支持 ECC;
  • 显存带宽:512GB/s;
  • 显存位宽:256bit;
  • TGP自定最大值:80~165W;

启动NVIDIA控制面板查看信息,可知N【【微信】】,是NVIDIA首次在笔电版移动专业显卡开始支持显存ECC功能三个型号之一,这对专业用户来说是个佳音。

不过,还可以看到此台P1G5之上的A5500,自订TGP只有100瓦、显存位宽减半只有256bit,显存带宽只有448.06GB/s,原因是P1G5为了兼顾轻薄散热方面有所受限,TGP不能做到满血版的165瓦,同时,其连接只采用了PCIe 4.0x8……

那么,P1G5这样阉割的RTX A5500,实测又将如何呢?

3DMark

使用3DMark基准测试软件,对两P1G5在混合显卡模式和独立显卡模式分别进行了测试,和笔者历史实测机型得分进行对比,结果是下:

以P1G5独立显卡模式的总分为基准,进行比较,是如下状态:

  • P15G2独立显卡模式的总分,为2020年上上代使用T2000显卡的P1G3的185.17%,可见在采用高端显卡之后,P1G5在图形性能方面确实带来了巨大的提升;
  • 单和其他采用满血版显卡的其他对比机型比较,就算是采用A4000显卡的P17G2中配版(i7-11800H+A4000),其总分也是P1G5的149.70%;

至于当下采用满血版A5500的机型(如ThinkPad P16 Gen 1、DELL Precision 7670、HP ZBook Fury16 G9等),笔者需要稍后其他评测文章发布实测数据,此处不方便进行对比,但从这个表现来看,P1G5之上的RTX A5500的性能发挥确实严重受限。

如同上文所言,受限的根本原因就是基于散热和连接带宽,具体在评测文章的压力测试(Stress Tests)、功耗测试和温度测试环节,将对此点进一步详解。

Port Royal

在理论上可以排除CPU影响的3D Mark Port Royal测试中,P1G5的成绩对比如下:

以P1G5独立显卡模式的总分为基准,进行比较,是如下状态:

  • P1G5独立显卡状态的得分,为5437, 而P17G2中配版(i7-11800H+A4000)独立显卡状态的得分5763,P1G5和其很接近,差距为6%;
  • 高于使用RTX 5000的P15 Gen 1和DELL 7750约13%左右;
  • 不如除此之外的其他对比机型,差距依次在7~36%左右。

这样看来,P1G5的显卡在Port Royal性能发挥上,大致和P17G2使用的A4000差不多,距离使用阉割版A5000的P15G1、P15G2也不远,和满血版A5000和RTX 3080显卡的机型比较,则差距非常明显。

SPECgpc【【微信】】

使用专业图形性能基准测试软件SPECgpc【【微信】】进行测试,P1G5的得分和其他机型对比如下:

对比这下,笔者看到了P1G5之上的A5500,终于展现了专业卡的威力----以P1G5独立显卡状态的得分为基准,进行比较,是如下状态:

  • 首先,将不是专业卡的、超频状态的ASUS ROG 冰刃5 Plus( Core i9-11900H+RTX 3080)和DELL 7560(i9-11950H+RTX 3080)砍翻在地爬不起来----总分超过40%以上;
  • 然后,战胜三台都是使用RTX 5000的机型----总分超过10%左右;
  • 接着,稍强于中配版的P17G2(i7-11800H+A4000);
  • 最后,仅次于使用RTX A5000的两台17贾匦突型----P17 Gen 2和DELL 7670----差距约10%左右。
  • 至于和2020年使用T2000显卡的P1G3相比,P1G5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SPECgpc【【微信】】

使用专业图形性能基准测试软件SPECgpc【【微信】】 v2.0进行测试,P1G5的得分和其他机型对比如下图所示,结果和上文SPECgpc【【微信】】环节类似,笔者就不详细解说了。

通过以上通用和专业图形性能测试和对比,可以看出:

  • 1.和2020年使用低端专业显卡T2000的P1G3相比,提升巨大----P1G5通用图形性提升了100%左右,专业性能则有108%左右;
  • 2.和2020年使用满血版RTX 5000的机型相比,专业性能提升了约10%左右。
  • 3.和非专业卡的ASUS ROG 冰刃5 Plus、DELL 7560(i9-11950H+RTX 3080)相比,专业性能高于两者分别为38%和42%。
  • 4.和2021年使用满血版RTX A4000的机型相比,P1G5通用图形性能低了约50%,Port Royal性能差不多,专业图形性能则稍好一点----笔者推测这应该是NVIDIA专业驱动加持的缘故;
  • 5.和2021年使用满血版RTX A5000的机型相比,P1G5通用图形性能低了约70%左右,Port Royal性能差距在20%左右,专业图形性则迅速赶上,差距缩小到10%左右;

所以,尽管此台P1G5之上的RTX A5500并不是满血版,官方标定TGP最值只有100瓦,但图形性能还是属于强者,特别是在专业图形方面。

存储

内存

P1G5有两个SO-DIMM内存插槽,本次测试的P1G5安装了2条16G合计32GB DDR5-4800MHz内存。

上文说了NVIDIA移动专业显卡终于开始支持ECC显存,但由于intel的缘故,移动版Xeon缺席,内存又不支持ECC了……

使用AIDA64的缓存和内存基准测试模块,对BIOS为1.05和1.12时分别测试结果如下:

更新BIOS前后CPU的缓存性能有所差异,可以认为是测量误差,可以忽略。

硬盘

上篇有言,此台P1G5因为采用了RTX A5500显卡的缘故----采用N【【微信】】、A4500 、A5500和GeForce RTX 3070、3080 GPU的P1G5,散热系统占据空间较大----所以只有一个M.2 2280 SSD插槽。

此台P1G5出厂预装的是一个1TB的SSD,KIOXIA(凯侠)出品,型号为【【微信】】,确实支持PCIe 4.0 x 4,但是一测试,成绩惨不忍睹:AS SSD基准测试居然不到3500分,顺序读写只有3000MB/s上下!?

笔者以为遇上了产品故障,幸亏在知乎笔电大佬 @天启 的指点下,才发现这个KIOXIA(凯侠)【【微信】】,是当下性能排名第一的PCIe 4.0 x 4 SSD----倒数第一。

所以在上篇中拆机的环节,换上了笔者自己的西数SN850 2TB,以免在硬盘方面影响P1G5本应有的测试好成绩。

对SN850 2TB实测成绩如下:

AS SSD基准测试得分为5532;

顺序读写速度也大大提升,

此台P1G5出厂都没有开启intel VMD硬盘模式,所以在使用CrystalDiskInfo检测能正确地显示各自的传输模式。

当硬盘数量满足之时,开启intel VMD硬盘模式,可以组建RAID 0和1---不过此台P1G5无法满足,因为只有一个M.2 SSD插槽……只有采用A1000和A2000显卡的P1G5有两个M.2 SSD插槽,可以满足RAID 0和1的组建要求。

SD读卡器

P1G5的全尺寸SD读卡器位于机身右侧前部,半收纳插拔设计,SD卡插入之后会露出一截。

SD读卡器是Realtek出品,采用PCIe 2.0 x1连接到PCH。

分别对32GB 的Lexar 2000x SD卡、另加原厂【【微信】】读卡器、32GB的Lexar 1800x micro SD卡加原厂micro SD转SD卡套、另加原厂【【微信】】读卡器,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进行了四种测试.

结果如下:

将Lexar 2000x SD卡直接插入P1G5的SD读卡器,实测结果为:

  • 读取速率峰值为88MB/s,
  • 写入速率峰值为86MB/s,
  • 读写的IO/s成绩也不怎么样。

将Lexar 2000x SD卡插入原厂【【微信】】读卡器,再插入P1G的USB-A端口,实测结果为:

  • 读取速率峰值为91MB/s;
  • 写入速率峰值为85MB/s;
  • 读写的IO/s成绩,好于直接安装在P1G5的SD读卡器中。

以上实测成绩,远低于笔者在2021年、同卡在DELL Precision 7760上Realtek读卡器的测试成绩:读取速率峰值271MB/s、写入速率峰值252MB/s。

将Lexar 1800x micro SD卡直接插入P1G5的SD读卡器,实测结果为:

  • 读取速率峰值为82MB/s,
  • 写入速率峰值为73MB/s,远低于笔者在2021年、同卡在DELL Precision 7760上Realtek读卡器的252MB/s;
  • 读写的IO/s成绩也不怎么样。

将Lexar 1800x micro SD卡插入原厂【【微信】】读卡器,再插入P1G的USB-A端口,实测结果为:

  • 读取速率峰值为196MB/s;
  • 写入速率峰值为165MB/s;
  • 读写的IO/s成绩,也好于使用micro SD转SD卡套安装在P1G5的SD读卡器中。

同样,明显低于笔者使用同卡在7760上Realtek读卡器的实测成绩:读取速率峰值256MB/s、写入速率峰值206MB/s。

20221201更新修正如下:

P1G5的SD读卡器为SD 7.0规范,性能表现应该如下,下文引用自笔者发布的《HP ZBook Fury 16 G9评测中篇:九年之蓄》的SD卡测试内容。

但当插入SD 7.0卡之后,又是另一个世界。

首先出现的是如下令笔者心旷神怡的景象----直接多了一个PCIe NVMe设备,并且支持热插拔:

笔者使用的是ADATA出品的256GB SD 7.0卡----ADATA(威刚)宣称其读写速度800/700MB/s,比SATA-SSD快1.5倍、比UHS-II_SD卡快2.7倍、比标准的UHS-I_SD卡快8倍----测试结果如下:

  • 读写速率峰值高达800MB/s和650MB/s!
  • 读写IO/s峰值也高达58.35K和1.79K!

这传输速率和IO,非常可以!

只不过,当下支持SD 7.0的数码相机,还是相对比较少,所以这个SD Express 7.0规范,还有待各大厂商的更多采用。

将P1G5以上CPU、GPU和存储的测试结果,统合起来总结,笔者认为:

  • 1.P1G5的CPU性能发挥不错;
  • 2.P1G5的GPU,虽然受到自定TGP最大为80瓦的限制,但在专业图形性能上表现还好;
  • 3.P1G5的存储系统,双内存插槽基本够用,M.2 SSD插槽只有一个比较遗憾,7.0 SD读卡器的性能可观,但不兼容性UHS-II之上的规范。
真的如此?

继续复习官方所言:

P1浑然一体外形之下,暗藏春色:最新intel酷睿处理器和最强NVIDIA RTX A5500显卡。液态金属散热,长时工作,更凉更稳!

“最新intel酷睿处理器和最强NVIDIA RTX A5500显卡“在上文,已经初步完成测试。

“液态金属散热,长时工作,更凉更稳!”----真的如此吗?

《ThinkPad P1 Gen 5评测中篇》行文至此,文字已达6000,图片已有40张,为了避免各位读者观看劳累,按照笔者惯例本文就此打住。

对P1G5的评测将会继续深入,在下周发出的《ThinkPad P1 Gen 5评测下篇》,笔者将对P1G5的整机综合性能、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功耗和温度以及电池续航等,做出必有的测试,最后对P1G5进行整体评价。

敬请期待!六大国产CPU厂商实力大比拼1、龙芯:中科院嫡系部队,专注于自主架构 CPU

最开始是基于国外的MIPS指令集来研发的,后面拓展了LoongISA指令集。后来又研发出了一个真正自主可控的LoongArch指令集,这个指令集兼容MIPS、LoongISA。

所以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