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姐妹

淘姐妹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队名 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怎么创新

618活动 0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获奖名单,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试题,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策划书

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告一段落了,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和新的目标,做好策划,才能轻装上阵,在今后奋勇争先。相信写策划书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策划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主办单位:广西工学院第四届大学生科技节组委会

二、承办单位:广西工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三、参赛形式和要求:

1.参赛对象:全院在册学生,学生自由组队参加,每队2人。每支队伍共用一台机器,建议计算机工程系参赛队学生以班为队名如:通信091班**队,其余各系(院)参赛队以系(院)为队名例:汽车系**队。

2. 参赛方式:分高年级专业组(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大三大四学生)和低年级组(非高年级专业组全院学生)进行竞赛。

3、参赛内容:比赛程序题目的出题、评分由计算机工程系专业老师负责,共6题(3道中文,3道英文),参赛选手挑选其中5道利用计算机工程系软件实验室(4D503/4D506)提供的计算机(开发环境有Turbo C 2.0、【【微信】】++ 6.0 、MyEclipse5.1)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并上交至文件服务器。

四、报名时间:

各系(院) 负责人统计好本系的报名情况,于5月17日(星期一)上午将本单位参赛学生名单上交至计算机工程系团委办公室(4B810),联系人:李辉老师,电话: ,报名电子档请发:电子邮箱 。

报名要求:理工科专业系院,每个系院至少2个队参赛。

五、比赛时间及地点

比赛时间:5月30日08:30至11:30

比赛地点:计算机工程系软件实验室(4D503、4D506)

六、评分标准

1.程序的正确性(60%)

2.算法优劣(20%)

3.代码规范程度(20%)

七、评比和奖励办法

按累计所得分数高低以及完成题目数,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奖。并原则上分别按3%、7%、10%、15%的比例评出,总获奖面不超过35%。

八、评审工作

邀请计算机工程系及其他系的编程相关专业老师评卷,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将成立仲裁小组,对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裁决。

附件1:广西工学院第四届大学生科技节程序设计大赛报名表

主办单位:广西工学院第四届大学生科技节执委会

承办:计算机工程系(代章)

5月6日

一、 活动名主题

XX年“华为”杯程序设计大赛

二、 举办单位

策划主办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三、 活动时间

XX年x月x日-x月xx日

四、参赛资格

●本次大赛面向武汉三所目标高校在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毕业时间在XX年x月xx日之后)。

●初赛以个人为单位,性别、专业不限;预计800人;

●在华为网站注册报名,报名成功后获得参赛资格,只有在报名期间进行网上注册后才能参与比赛。

五、 竞赛流程

第一阶段:报名参赛(5月10日—5月24日)

l 参赛选手阅读参赛注意事项,确认协议内容,在华为网站上注册简历,获得参赛资格的选手以个人身份参赛。

第二阶段:初赛(6月1日8:00—6月1日12:00)

l 网吧集中测试(集中招聘机试流程)

1. 5月30日18:00前,通过邮件、短信和电话的形式通知通过简历筛选的学生初赛场地、机试场次、时间、所需证件及注意事项;

2. 1日当天,学生凭身份证刷卡签到,并获取自己的登录账号与密码。

3. 学生按安排的批次进行入座考试,机试全程为30分钟,逾时将视为不及格。全程考试属封闭式测试,不得翻阅网页及手机,完全***完成整个测试过程。一旦发现翻阅行为,一律视为作弊,将会被取消参赛资格。

4. 考试成绩按照答案正确率与用时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在追求准确的同时对学生们的编程效率也作出了要求。

第三阶段:软件训练营(6月2日9:00—6月2日16:00)

l 1日晚将通过邮件、短信与电话的形式,邀请通过初赛的18位学生参加为期6个小时的软件训练营-敏捷开发的训练课程,本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编程思维进行的引导式更新,课程内容比较灵活多变,动手环节较多,较有吸引力。

l 中午学生将统一在华为a2食堂进行就餐。

l 完成培训的学生将会收到华为武研所办法的“敏捷技能拥有者”的荣誉证书和决赛工具包(题目+小贴士+输出文件)。

l 培训后,同学将会自主组成6个三人组进行接下来的决赛。每两个三人组将会由一位导师(业务部门提供的业务骨干)进行指导,每个导师将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给每个队伍进行技术和思维两个方面的指导(通过邮件、电话和qq等方式),指导需不涉及课题核心信息。

第四阶段:决赛前预审(6月7日9:00—6月7日16:00)

l 于6月6日晚核实各组完成情况,并在6月7日8:00之前完成代码部分的提交,代码提交到。

l 将各组代码集中打包交与决赛评委组,在武研所技能鉴定运行平台上进行检验,决赛评委组将以“好代码”各标准进行打分排序,并将各个队伍的问题形成统一的反馈表格,以备决赛点评时进行参考。

第五阶段:决赛(6月8日9:00—6月8日16:00)

l 根据训练营时进行的团队分布结果,对18名学生通过报名时提交的电子邮箱、电话或者短信进行参赛通知,邮件内将会告知参赛者决赛的具体流程。

l 决赛是由6支队伍围绕一个编程课题进行方案策划,方案输出文件主要由两个部分:程序部分与胶片部分,程序部分主要展示的是方案设计的结果成品,胶片部分主要展示的是团队风采与方案思路。全程采用答辩的形式,每个队有25分钟(15分钟成果展示+10分钟评委问答)时间进行展示。

l 评委将会由3名导师与1名华为三级软件专家组成,在学生们完成答辩以后,将会对各组成绩进行20分钟的封闭式评审。学生将会被引导到2楼的活动空间(乒乓球+终端体验室)进行休闲活动。

l 评委将依照编码标准(70%技术得分+30%团队创意),评审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六名和优胜奖六名。进行现场颁奖,并进行合影留念。

第五阶段:【【微信】】(7月)

l 根据晋级情况,邀请所有选手参加暑期【【微信】】活动。

六、注意事项

决赛中参赛团队组建成功后,中途不允许更换团队成员。

赛事专家委员会将根据比赛的实际进展情况对赛题进行修订或解释说明,敬请留意。

参赛者必须在华为校园招聘网站注册简历,注册时提供真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常用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个人资料。如果注册及报名信息不真实,有可能失去参赛资格,或导致奖品无法派送,或颁给其他参赛者。

华为公司在职员工、命题委员会成员不允许注册参赛。

七、服务条款

提交的内容必须健康、合法,没有任何不良信息。

参赛作品必须保证原创性,不违反任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之其他权利,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指出,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比赛期间,参赛者不得将参赛作品转让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参赛者同意对任何违反上述规定所造成的纠纷负全部责任,并且保证主办方不受任何损失。

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主办方对此次活动中提交的作品享有免费使用权。

本次活动的获奖者有义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缴纳税款。

本次比赛的主办方对比赛内容及奖品享有最终解释权,竞赛规则若有变更将及时通知

参赛者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一经注册参赛,即表明参赛者同意并遵守以上条款。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齐齐哈尔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适应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决定在齐齐哈尔大学第十八届大学生科技节期间举办“齐齐哈尔大学第五届程序设计大赛”,通过大赛的举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竞争精神、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掘自身潜能的平台,促进交流学习,以赛促学,同时为黑龙江省、全国程序设计大赛遴选参赛选手。

二、大赛主题

“创新、创业、协作与展示”为主题紧围绕目前国内软件产业发展特色,以切合产业需求的程序设计为主题,强调实战性,在全校范围内发掘优秀程序设计人才。

三、比赛形式

选手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每组2名成员应用一台计算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每队需要在90分钟完成5道题目。

四、比赛时间及地点

比赛时间:20xx年11月25号

比赛地点:6教618室

五、参赛对象

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六、比赛规则及评分办法

(一)比赛规则

1、每支团队由两名队员组成,其中设队长一名。应用一台自备电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算法问题。

2、比赛期间,选手可以选择C、C++或Java编程语言并自行配置好编程环境。每队需要在2个小时内编写程序解决考官提出的5个问题。

3、比赛期间由学生自主将题目提交到测评系统上,不得擅自下地,不得提前离场。比赛允许携带任何纸质材料,包括书籍、模板等。不允许使用互联网搜索答案,不允许使用U盘、手机等任何电子设备。

4、比赛中只允许本队两名同学进行讨论,如有问题需向裁判举手示意。不得和其它队成员以及工作人员交谈,更不允许询问工作人员有关比赛内容的问题。

5、比赛结束后,评判系统会给出比赛的排名。正确解答题目最多且总用时最少的队伍为获胜队伍。如果有队伍解题数量相同,则根据总用时间多少进行排名。

6、参赛的选手可在POJ,HDOJ等测评网站事先练习,里面有大量的程序练习题目,可帮助选手熟悉比赛规则和题目类型。在赛前主办方将组织一次模拟比赛。

(二)评分办法

1、比赛从14:00开始,至15:30结束。总共包括5道题目。比赛开始,发放题目。

2、参赛选手可以使用C、C++和Java三种语言作答。

3、排名包括两个关键字,第一关键字为解题数目,以降序排序,如果解题数目相同,则按照罚时升序排序。题目罚时=尝试但未通过次数 * 20分钟 + 通过本题的时间 – 比赛开始时间,没通过的题目不计入罚时系统。

(三)奖项设置

比赛设立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七、报名流程

1.学生报名阶段11月5日--11月12日

学生通过***:***报名系统直接网上报名,报名以小队方式报名,其中包括队伍名称,队长,队长联系方式、队员姓名及学号等信息。在网上可以查看报名状态,以及报名人数等信息。

2.受理阶段 11月13日

使用测评系统***评测系统创建一组随机帐号,并打印输出,封存在信封内,待到赛场分发给参赛选手。

一、活动名主题

20xx年“xx”杯程序设计大赛

二、举办单位

策划主办单位:xx技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xx科技大学、xx大学、xx理工大学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x月xx日

四、参赛资格

本次大赛面向xx三所目标高校在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毕业时间在20xx年x月xx日之后)。

初赛以个人为单位,性别、专业不限;预计800人;

在xx***网站注册报名,报名成功后获得参赛资格,只有在报名期间进行网上注册后才能参与比赛。

五、竞赛流程

第一阶段:报名参赛(5月10日—5月24日)

参赛选手阅读参赛注意事项,确认协议内容,在xx***网站上注册简历,获得参赛资格的选手以个人身份参赛。

第二阶段:初赛(6月1日8:00—6月1日12:00)

网吧集中测试(集中招聘机试流程)

1、5月30日18:00前,通过邮件、短信和电话的形式通知通过简历筛选的学生初赛场地、机试场次、时间、所需证件及注意事项;

2、1日当天,学生凭身份证刷卡签到,并获取自己的登录账号与密码。

3、学生按安排的批次进行入座考试,机试全程为30分钟,逾时将视为不及格。全程考试属封闭式测试,不得翻阅网页及手机,完全***完成整个测试过程。一旦发现翻阅行为,一律视为作弊,将会被取消参赛资格。

4、考试成绩按照答案正确率与用时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在追求准确的同时对学生们的.编程效率也作出了要求。

第三阶段:软件训练营(6月2日9:00—6月2日16:00)

1日晚将通过邮件、短信与电话的形式,邀请通过初赛的18位学生参加为期6个小时的软件训练营—敏捷开发的训练课程,本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编程思维进行的引导式更新,课程内容比较灵活多变,动手环节较多,较有吸引力。

中午学生将统一在xxA2食堂进行就餐。

完成培训的学生将会收到xx武研所办法的“敏捷技能拥有者”的荣誉证书和决赛工具包(题目+小贴士+输出文件)。

培训后,同学将会自主组成6个三人组进行接下来的决赛。每两个三人组将会由一位导师(业务部门提供的业务骨干)进行指导,每个导师将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给每个队伍进行技术和思维两个方面的指导(通过邮件、电话和QQ等方式),指导需不涉及课题核心信息。

第四阶段:决赛前预审(6月7日9:00—6月7日16:00)

于6月6日晚核实各组完成情况,并在6月7日8:00之前完成代码部分的提交,代码提交到。

将各组代码集中打包交与决赛评委组,在武研所技能鉴定运行平台上进行检验,决赛评委组将以“好代码”各标准进行打分排序,并将各个队伍的问题形成统一的反馈表格,以备决赛点评时进行参考。

第五阶段:决赛(6月8日9:00—6月8日16:00)

根据训练营时进行的团队分布结果,对18名学生通过报名时提交的电子邮箱、电话或者短信进行参赛通知,邮件内将会告知参赛者决赛的具体流程。

决赛是由6支队伍围绕一个编程课题进行方案策划,方案输出文件主要由两个部分:程序部分与胶片部分,程序部分主要展示的是方案设计的结果成品,胶片部分主要展示的是团队风采与方案思路。全程采用答辩的形式,每个队有25分钟(15分钟成果展示+10分钟评委问答)时间进行展示。

评委将会由3名导师与1名xx三级软件专家组成,在学生们完成答辩以后,将会对各组成绩进行20分钟的封闭式评审。学生将会被引导到2楼的活动空间(乒乓球+终端体验室)进行休闲活动。

评委将依照编码标准(70%技术得分+30%团队创意),评审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六名和优胜奖六名。进行现场颁奖,并进行合影留念。

第五阶段:【【微信】】(7月)

根据晋级情况,邀请所有选手参加暑期【【微信】】活动。

六、注意事项

决赛中参赛团队组建成功后,中途不允许更换团队成员。

赛事专家委员会将根据比赛的实际进展情况对赛题进行修订或解释说明,敬请留意。

参赛者必须在xx校园招聘网站注册简历,注册时提供真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常用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个人资料。如果注册及报名信息不真实,有可能失去参赛资格,或导致奖品无法派送,或颁给其他参赛者。xx公司在职员工、命题委员会成员不允许注册参赛。

七、服务条款

提交的内容必须健康、合法,没有任何不良信息。

参赛作品必须保证原创性,不违反任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之其他权利,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指出,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比赛期间,参赛者不得将参赛作品转让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参赛者同意对任何违反上述规定所造成的纠纷负全部责任,并且保证主办方不受任何损失。

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主办方对此次活动中提交的作品享有免费使用权。

本次活动的获奖者有义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缴纳税款。

本次比赛的主办方对比赛内容及奖品享有最终解释权,竞赛规则若有变更将及时通知

参赛者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一经注册参赛,即表明参赛者同意并遵守以上条款。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学网 » 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策划书



数控毕业生实践论文


大学生实践论文篇1

大学生寒假实践论文

在寒假期间,管理系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相应的作出了较为细致全面的调查报告。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载优秀调查报告。本期推出关于“大学生考研目的”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考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获得高学位,便于就业(共6162人,占总数的56.28%)和提高自身素质(共3360人,占总数的30.69%);其他的学生表示考研是为搞学术研究或因为从重心理、顺大流(分别占总数的8.08及2.23)。面对“考研热”,学子们有以下感言:甲:考研人数的剧增,从现实来看“获高学位,找好工作”所占的因素我认为多得多,但我不否认还有别的因素。就我而言,我可以说从小到大还没认真想过我究竟是为何而读的书,或确切的说我不能说清。从外表看来好象不外乎为了今后的立足。可从自身感觉来说好象又不是,我隐约感觉到我是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前提的。因为自小到大我的学习动力就来自那无形的感觉,我学的东西除了那学校要求的外,课外的学习都是自己所感兴趣。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种理想,一种无形的理想。有些只是在这花花世界之中被现实压力所困惑罢了。我真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学生都能跟着自己的感觉学习,学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再想今天这样,为了生存……

大学生实践论文篇2

1.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学习和实践的综合能力大多数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较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即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授课的方式与普通中学时期的学习没有区别,并不适合大学生的学习提高。因此,高等教育需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不仅是对大学生党员的要求,也是对普通大学生的要求。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就是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化机制,确保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将大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切实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的综合提高。

2.党员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加强党性意识和提高党性修养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具有大学生和党员双重身份的人,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共党员,时刻做好大学生学习的一面红色旗帜,因此大学生党员要时刻保持党性意识,不断提高党性修养。通过长效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有效培养,可以促进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后自觉加强党性意识,时常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始终坚持“*”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党性修养是指中共党员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和素质,是一名*员所必须的基本要求。如今,在高校中普遍出现大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后不遵守组织纪律,组织精神散漫等现象,因此要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需要对学生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教育和锻炼,就是高校中开展的党性锻炼活动。运用长效化机制管理和开展大学生党员实践活动,能够将党的理论知识和党性锻炼活动相结合,将组织教育与自主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党员来说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际性,是对其必备的“”教育的有益补充。

二、建立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长效化机制的现状分析

1.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较低从学生角度来看,包括党员在内的大学生群体中,很多学生对开展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是完成学校下发的社会实践考核表。同样,作为其中的先进群体的党员,除了要参与作为普通学生的实践,还要参加与党性锻炼相关的实践活动,对此一些党员认为没有必要参与,这都体现了包括党员在内的大学生从思想上对社会实践活动不够重视,特别是学生党员对参加党员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巩固党性知识、增强党员素质、锻炼实践能力、增长自身才干等方面的功能认识不足,因此对待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参与活动的实效性不强。从学校角度来看,现今一些高校对于学生的社会实践特别是较为大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比较重视的,不足之处在于其重视仅局限于宣传动员工作,对于活动的资金投入和科学指导的力度都不够。其中,开展学生党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时,对于宣传动员的力度还有所欠缺,很多高校是直接要求在校学生党员及预备党员必须参加,没有进行充分的宣传动员而导致学生党员负面情绪的产生;或者有些高校没有认识到加强年轻党员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这些学生都是进行过党课学习且知识考核合格的,符合一名党员标准,没有产生对学生党员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意识。从社会角度来看,部分高校与社会联系不紧密。在经济社会中,利益为凡事的主要因素,一般地,社会单位都不会轻易接受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党员的实践活动来说,大部分都会寻求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合作,对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进行调研活动,但由于每年活动的地点都由参与的党员自行选择联系,每年都不一样,缺少高校与其的沟通联系,并且活动开展的时间较短、仅限于暑期,使得社区认为该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因而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给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一些阻力。

2.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未凸显党性锻炼的特殊要求一方面,许多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针对普通学生还是学生党员,往往采取相似的内容和形式,这也是促使学生党员对于参与党员的实践活动产生的消极态度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与普通实践活动区分开,融入党员的党性锻炼的内容,凸显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特殊实践要求。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比较单一,因此,党员通过实践活动没有获得能力的提升和党性修养的提高,同样无法凸显党性锻炼的要求。形式上,许多高校的党员活动限于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缺少实质性的活动形式,没有党性知识的交流和学习。同时,许多高校组织的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仅限于主题调研的形式,内容上限于关社区注党建工作,对于党员的党性修养的锻炼存在片面性,尚未涉及对党员党性修养中的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锻炼。

3.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欠缺连贯性和深入性一方面,从活动内容上来看:如今一些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活动,彼此之间没有联系,且活动开展的时间较短,无论是平时开展的实践锻炼活动还是暑期的主题调研活动都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另一方面,从实践单位来看:单就某些高校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而言,每年参加的学生党员不一样,调研活动的地点也由参加调研的学生党员选择联系,不一样的人员多会选择的不一样地点,因此,活动缺乏长久合作的实践基地,给实践活动的合作地方留下不良印象,而无法得到地方足够的支持,这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欠缺连贯性和深入性带来的弊端。

4.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据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对于实践活动的评价反馈工作缺乏完整科学的体系,比如对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大部分的做法是: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他们必须上交社会实践考核表,只要盖有实践单位的印章即为合格;对于申报优秀实践团队的学生,他们要上交实践活动报告及媒体报道等材料,根据材料来考核评奖评优,如果被评为优秀活动,只有领队人被评为优秀个人。笔者认为,对于参加实践活动的无论是付出实际行动还是流于表面的学生都只凭一张考核表来评判合格与否,对于优秀团队优秀个人的评选也只局限于领队人而忽视了团队成员的贡献,这样的考核体系缺乏客观、科学的标准。

三、建立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长效化机制的主要途径

1.主题立意:凸显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党性锻炼的特殊要求在计划开展社会实践的前期,要注意提高学生党员在思想上的认识,凸出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党员党性锻炼的特殊作用,将宣传教育工作融入到党员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展党员实践活动的理论教育课程和教育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理性、科学地认识和看待学生党员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高校在策划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期,要将党性锻炼的要求置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时刻作为活动开展的主题,使得大学生党员在提高自身认识的同时能够切实感受到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性,能够提高自身党性修养的特殊价值。

2.活动策划:丰富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策划实践活动的阶段,由于高校普遍存在党员实践活动形式单一的现象,因此,要注重其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首先,形式上,要将实践与理论学习置于同一地位,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比如,高级党课的学习,现在一些高校开展的党性锻炼实践活动,仅仅作为高党结业汇报的一种形式,对于预备党员的学习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可以采取这样的课程化模式:高级党课一般分为四讲,将第一讲和第三讲设置为课堂理论讲授,第二讲和第四讲则分别对应前一讲的理论内容或者新学习的内容设置为户外实践活动,实行之后便作为一个固定的高党课程,将党员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与课堂表现量化为分数,加入到高党课程结业考核总分中。另外,实践活动的地点也要丰富化,要摆脱每次都去中山陵、总统府(以南京地区为例)等参观基地的实践活动,可以增加诸如新农村这类地点,开展走近大学生村官访问学习的活动。其次,内容上,需要增强实践内容的学习性和专业性。可以在组织实践活动时,根据实践过程中所需进行的工作事项,挑选相应专业的学生党员组成一支实践队伍,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共同完成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发挥了各自的特长、锻炼了专业技能,而且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摆脱原来将同班级专业的党员分为一队,而无法各尽其才、各尽其用的弊端。

3.过程实施:引入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管理方式,加强实践的基地建设在实践活动实施的阶段,需要弥补党员社会实践的连贯性和深入性的不足,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引入项目管理方式。项目是指在限定时间、费用和质量标准下,完成具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项目管理以项目和资源为对象,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管理方法体系。项目实施主要有“计划申报、立项申请、策划计划、实施监控、汇报考核”五个环节,这一完整的过程的参与可以使学生党员增强实践、管理、总结及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另外,由于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员较多,活动地点分布较分散,易产生主要领队人对成员管理困难、活动成效不明显等问题,而以流程化管理为特征的项目管理正是能够改善原本形式所带来的弊端的模式。

据了解,某高校对于学生党员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就运用了项目管理的方式,引入了目标管理的方法:主要有“大学生党员成长计划”项目和“红色导生、阳光伙伴”项目,并以《中北学院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手册》为载体,针对大学生党员从党性修养、专业发展、社会工作、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特色创新这六个方面的培养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此项目管理在各级党组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学生党员从入党之日起,就人手一本《党性锻炼手册》,由学生党员按《大学生党员成长计划实施方法》制定个人目标,结合各学生党总支、学生支部的实际要求,逐步实施自身计划,最终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学生实践论文篇3

大学生社会社会实践基地是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服务的平台。该实践基地对大学生顺利开展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缺乏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就无法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稳定性、长期性与连续性,整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工科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就难以发挥,与课堂教育间相辅相成的意义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就难以实现。因此,大力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增加其数量和容量,对于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获得,提高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实践育人”的教育目的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实状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从工科学校层面,专业教师只注重课堂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由于工科理论学习课程较多,任务繁重,不重视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更不必说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了。通常情况只是在寒暑假由学校团委临时组织、选择地方开展短期参观活动。从社会层面看,往往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作为一种任务、负担,简单应付了事,忽视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重要社会意义,不能从本质上正确看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给基地单位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建议或意见。教师、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认识不足,使得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无法进行深入的理解,进一步导致社会各个层面对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动力,也就使得其缺乏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单一、专业特色不够明显

由于学校层面不够重视,学生和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就无法调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就缺乏必要的调查和仔细的研究,更无法根据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类活动基地并设计相关实践内容,因此就会出现活动形式相对陈旧、单一和流于表面的现象,同时更无法整合实践资源,并深入剖析和解决具体相关实际问题,加之没有专业课教师的细心指导,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大部分学生根本不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企业也根本不能从中受益。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类型

根据工科学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在充分调研、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三类适合工科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一)以提高大学生认知社会与思想政治素养为主要目的的思想引领类社会实践基地

这类基地主要是为了增长学生了解国情、认知社会的能力,培养团学干部、党建积极分子,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做好学生思想引领相关工作。培养主体是校、院各级团学干部,培养的方式为深入社会实践,做好社会调查分析工作。

(二)以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科技带动地方和企业发展型社会实践基地

这类基地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不断塑造创新性应用人才,主要开展工科专业特色的科技攻关、科技产业孵化、地方生产生活技能提高培训等工作。培养主体是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和能力的学生,培养的方式为深入企业实际,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

(三)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志愿服务与教育文化类社会实践基地

这类基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开展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帮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等工作。培养主体是校园比较活跃的各社团、各协会学生,培养的方式为深入各地,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文艺活动、讲座和勤工助学等活动。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进行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时,必需以合作和共赢为基本原则,通过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实现高效、高质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目的。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方法和流程:

(一)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服务目标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首先要要明确基地的活动目标,是思想引领类、专业实践能力类还是文化服务和教育实践类。基地性质与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具有密切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准备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研并认真分析实际需求和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结合学校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计划,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在详细论证的基础之上合理的选择大学生实践计划,建立目标明确的社会实践基地。

(二)实现社会实践基地的稳定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稳定、高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实践活动稳定和高效重要保证。它可以真正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学生认知社会和专业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学校和学生真正从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同时也能更有利于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科学知识和生产力有效转换,让基地单位能从中有所获益。因此,学校和基地企业需要长期共同努力,达到一个双赢的目标,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稳定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具有发展性,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需要,不断把握社会发展动态与青年学生需求的变化,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满足专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建立能满足各个方面需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当前,要做好结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农村、和谐社会、创新体系、中国梦等为主题的思想引领类、科技带动地方和企业发展类、文化服务和教育实践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三)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需要以品牌意识为指导

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入塑造品牌基地建设的意识,可以给学校、企业和学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规划品牌基地建设。首先对建设的目的和定位要明确,这就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对自身的特色进行凝练,对自身的目的进行合理定位。其次,努力培育社会实践基地的个性和特质,任何品牌都不是模仿他人的结果,都需要通过努力精心培育出自己的个性特长,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与认同感。最后要千方百计的取得政府的支持和参与。要形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这个品牌,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就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支持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直接影响主流媒体的导向,进而形成良好的微环境。

(四)要高度重视产学研的合作

学校具有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立德育人上的优势,是科技和人才聚集的地方。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借助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可以增进彼此密切联系,还能够表现出高等学校的重要作用,使社会各界认识到高等学校的重要价值,从而使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实践活动进行大力支持。因此,教师和学生要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形式,走出校园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地。为此,要首先根据实践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拔并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管理人员,做好实践活动的师资队伍建设。其次,要做好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工作,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和目标就是推动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同时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对于推动社会实践基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和指导教师可以收集并整理基地需要攻关的科技课题,回校后交给学校科研部门,由科研部门通过学校科技项目或课题形式组织科技团队进行攻关,然后返回基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基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并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而更能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发展。所以说,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是学校与基地进行深度合作的关键所在。

(五)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外联资源

大学生实践论文篇4

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曾提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能力即教育的四大支柱为:(1)学会认知;(2)学会做事;(3)学会共同生活;(4)学会发展.并指出能力的形成,还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团队合作态度、交际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组成的综合能力.而这些全部都与社会实践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之一.从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对人的培养要求看,上述提到的四种能力,恰恰是最需要加以培养的.主体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首先要明确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认,却忽视了受教育者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社会实践活动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甚至由于强制参与而引起学生的不满.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获得预期的成效,极大的挫伤了组织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得实践教育的功能和作用难以得到保障.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使得教育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同构”关系被割裂开来,因为“一方面,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人的活动,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是实现‘人之为人’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人又先验地构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与主旨.”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究其实质是忽视了人的生命需要,是对人生命的漠视和不尊重.生命是流动的,生命的本质是创造.大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方向,都需要激发和引领.这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具有的思想和观念.尊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这一活动主体的视角出发,设计、组织和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要求.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目标.主体性教育理论表明,主体性是最能够体现人的本质的重要方面.而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提高和发展,是要通过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而实现的.作为实践教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满足其自身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够最优化的得以实现.大学生立足自身的专业,提高学业水平、满足未来职业以及适应社会的需求,是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根本动力.恰恰是对于这种立足专业、学业和职业的专业社会实践教育的忽视和弱化,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因为作为社会的人,生活素质、公民素质和专业素质是相互支持的三个点.加强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借助导师制来实施。从导师制产生的渊源看,导师制始于14世纪的英国,先后在剑桥、牛津两所大学的研究生中实行.后来在牛津大学本科生中也开始实行.内容包括根据学生的情况,导师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修读计划,以及提供学业及生活上的问题咨询等.而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学分制和选课制的实施,将导师制引入到了本科生培养中.至此,本科生导师制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发展.目前,我校为了加快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开放办学,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地方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育的步伐.已经实施了学分制、选课制和导师制.这就为导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此外,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的进行指导,可以借助自身专业优势、对本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的了解和把握,以及对大学生个性、专业和学业发展状况的掌握,对学生提出包括实践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内的个性化发展计划和指导.就这一点来说,其对于大学生所起的作用,是校内其他教育者所不能比拟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我校学分制的实行看,大学生实践创新是专业学习要求之一.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也为导师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保障.而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体系等方面的现状,也为导师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见,确立导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引领地位,不仅是必要的还是可行的.必须打破固有的观念,即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工作人员的事情,与专业教师无关.发挥导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的引领作用,是尊重受教育者的生命本性,基于人的生命需要,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重要举措之一.

2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和整合

在明确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理论的基础上,秉承开门办学,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促进应用型大学转型宗旨,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实践.那么,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如何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呢?这是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所谓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而“新”则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就是说,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或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以及手段的创造,都可以视为创新.立足现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完善和丰富,同时力争有所突破,这是开展实践活动的预定目标.本次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涉及3个院系的学生.以教科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首先,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专业未来职位要求,对学生的学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做出初步规划建议;其次,结合本专业及导师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设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据已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展与大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活动———“梦工厂”活动.具体做法是把大学生带到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座谈,参观了解社区的发展和工作需求;进驻心理咨询室开展工作.引导学生进入这样一个情境中:作为一个创业的大学生,取得了创业赞助,拥有了一个工作室,该如何完善工作室的建设,并开发自己的第一批客户;如何在团队中协调工作,共同成长.在活动中,大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生活需求的不同表现方式,譬如,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形成了人们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巨大需求.这就为施展专业特长,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需求,并没有与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直接对接.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和偏见等,使有需求的人并不一定采取心理咨询的方法来解决;另一方面,面对来访者,咨询师要接受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一般能力等方面的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面对问题情境,接受挑战.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学生看到和体验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体会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进而更深入的了解自身需求和社会对所学专业和职业的要求.这种要求,促使大学生反思、调整发展思路,提高了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专业学习的动力.二是面向全校组织开展的活动———“一元生存挑战”活动.这种活动具有鲜明的特点,既与专业有关联,又适合非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导师只提出一个活动意
..天猫互助群微信免费加入最新,天猫互助群微信免费加入最新,2023天猫活动助力微信群,加入2023 618天猫理想生活狂欢季天猫qq群里做活动的是什么人,邀请助力不用在求人,有事就来群里互相帮助!不用在四处找人来助力了,从此无忧无虑逍遥自在!人多活跃!还有新人。关注加2023年 618天猫狂欢节天猫互助群微信免费加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