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芯片产业报告出炉,计算、存储、模拟IC一文扫尽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来源:智东西
最近几年, 半导体产业风起云涌。 一方面, 中国半导体异军突起, 另一方面, 全球产业面临超级周期,加上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的崛起,中美科技摩擦频发,全球半导体现状如何?全球半导体的机会又将如何?
芯片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自从 1958 年德州仪器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以来,集成电路迅猛发展,历史上大致从西从东形成转移。 从上世纪 50 年代发展至今,集成电路大体经历了三次产业变迁, 分别是: 在美国发明起源――在日本加速发展――在韩国*分化发展。
▲全球半导体产业三次变迁历程
纵贯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时间轴,可以划分出七大时间节点: 20 世纪 40-50 年代晶体管时代及 IC的诞生; 60 年代集成电路制造进入量产阶段, IC 进入了商用阶段; 70 年代个人计算机出现,大规模集成电路进入民用领域; 80 年代 PC 普及, 整个行业基本都在围绕 PC 发展; 90 年代 PC 进入成熟阶段; 21 世纪前 10 年互联网大范围推广, 网络泡沫和移动通讯时代来临, 消费电子取代 PC 成为半导体产业新驱动因素; 2010 年至今大数据时代到来,半导体产业经历了增速放缓逐步进入成熟。
▲ 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半导体是许多工业整机设备的核心, 普遍应用于计算机、 消费类电子、 网络通信、 汽车电子等核心领域。 半导体主要分为四部分: 集成电路、 分立器件、 光电子器件、 微型传感器,其中集成电路按其功能可分为微处理器、逻辑 IC、存储器、模拟电路。 其中集成电路占到整个市场的 80%以上, 可按其功能分为计算类、 储存类和模拟类集成电路。
把整个半导体生产流程简化了看,我们可得出下图,芯片在出厂前主要经历了设计、制造阶段、封测,最后流向终端产品领域。
▲半导体生产流程
半导体产业链庞大而复杂,可以分为上游支撑产业链,包括半导体设备、材料、生产环境;中游核心产业链,包括 IC 设计、 IC 制造、 IC 封装测试;下游需求产业链,覆盖汽车电子、消费电子、通信、计算机。从产业链分布的公司来看:美国、日本、欧洲、*公司形成对上中游核心产业全覆盖,依靠技术自主可控垄断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产业链全景图
从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看,随着 PC 应用市场萎缩, 4G 手机市场逐渐饱和,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的增长步伐放缓,但 2018 年全球集成电路销售额仍保持了 15.94%的增长,达到 4779.36 亿美元。从 1999 年到2018 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从 1494 亿美元增长至了 4779.36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6.31%。
据 Gartner 公司的数据显示,三星电子和苹果仍然是 2018 年两大半导体芯片买家,占全球市场总量的17.9%,与上一年相比下降了 1.6%。受出货量和平均销售价格增长的推动,英特尔去年的半导体营收较 2017年增长了 13.8%。此外,其他主要内存芯片厂商去年的表现也较为强劲,包括 SK 海力士和美光。
计算类芯片也称逻辑电路,是一种离散信号的传递和处理,以二进制为原理、实现数字信号逻辑运算和操作的电路, 它们在计算机、数字控制、通信、自动化和仪表等方面中被大量运用。逻辑电路可以分为标准化和非标准化两大类。
纵观全球半导体,作为资金与技术高度密集行业,半导体目前形成深化的专业分工、细分领域高度集中的特点,逻辑 IC 作为半导体行业的核心,自上世纪末开始,近 20 年来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CAGR 达到8.51%, 2018 年逻辑 IC 市场规模达到新高 1093 亿美金,约占全球半导体市场总值的四分之一。?
▲1999―2018 全球逻辑 IC 销量及增速(亿美元, %)
目前世界范围内主流标准化逻辑电路有四种: CPU、 GPU、 ASIC、 FPGA。由于西方国家电子信息化拥有先发优势,形成了对革命性产品的垄断,逻辑 IC 行业形成了较高市场准入门槛,四个主流领域多被欧美发达国家的电子巨头所控制。
▲全球大型逻辑 IC 公司分类
ai服务器出货率全球第一 全球ai服务器市场破千亿元
ai服务器全球排名,ai服务器份额排名,idc发布全球ai服务器市场数据,中国厂商成头部玩家,ai服务器龙头股受AI(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热潮影响,市场算力需求大增,AI服务器作为算力基础设施之一,由于具备图形渲染和海量数据的并行运算等优势,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大量数据,市场价值逐渐凸显,近来市场需求大增,外加AI服务器核心零部件GPU(图像处理器、加速芯片)芯片持续紧缺、GPU价格不断上涨等,近期AI服务器价格大涨。
有企业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透露,其去年6月购买的AI服务器不足一年价格涨了近20倍。同期,GPU价格也不断上涨,例如A100GPU市场单价已达15万元,两个月前为10万元,涨幅50%,而A800价格涨幅相对更小,价格在9.5万元左右,上月价格为8.9万元左右。
“AI服务器价格这几年一直变化较大,主要因其配置在不断提升,同时其核心零部件GPU全球主要厂家英伟达、AMD在GPU方面的产能有限,市场GPU供应持续紧缺,预计未来AI服务器价格仍将保持上涨趋势。”IDC中国研究经理索引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上游高端GPU芯片持续缺货等,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企业AI服务器出货量,进而影响到相关服务器上市公司短期业绩。不过,长远来看,AI服务器获业界一致看好,相关上市公司也正加码布局。
AI大模型大热
“去年6月我们公司购买了8台AI服务器,它的基础配置为8颗英伟达A100GPU,存储是80G,当时购买价格为8万元/台,今年3月已经涨到130万元/台,现在大约160万元/台,不到一年涨了近20倍。”近日,东莞松山湖一家检测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不仅是这款AI服务器涨价,基本上所有与英伟达相关的AI服务器都在涨价,后悔买少了。”前述负责人说。
无独有偶,某服务器ODM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从5月份开始该公司A100卡也有15%涨幅,整体AI服务器为10%左右的涨幅。
事实上,今年以来,市场频传AI服务器价格大涨。
前不久,一个关于服务器大幅涨价的“小作文”也广泛流传。据说,某厂家3月的AI服务器售价大概是75万~85万元,4月均价直接上修到了85万~100万元。
究其原因,市场需求大增是AI服务器价格大涨的主因。
据了解,ChatGPT火热后,全球各大科技企业都在积极拥抱AIGC(生成式AI),纷纷发力AI大模型。据不完全统计,自3月16日百度率先公布“文心一言”以来,国内已有超过30项大模型产品亮相。
然而,AI大模型的实现,需要海量数据和强大算力来支撑训练和推理过程,华为预估2030年相比2020年,AI爆发带来的算力需求将增长500倍。
AI服务器作为算力基础设施单元服务器的一种类型,由于普遍采用CPU(中央处理器)、GPU等组合的异构式架构,相较通用服务器具备图形渲染和海量数据的并行运算等优势,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大量数据,可以满足大模型所需强大的算力需求,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高性能计算、搜索引擎、游戏等行业,其价值逐渐凸显。
“AI应用增加,推升算力需求,GPU服务器会增加,预期未来含有GPU的AI服务器需求将会持续增加,看好云端服务供应商(CSP)或AI服务器的成长性。”在近日举行的电话会议上,富士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
索引对记者表示,过去几年,加速计算服务器(加速计算服务器中90%为AI服务器)是拉动服务器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9年~2022年,整个服务器市场增量为100亿美元,其中50亿美元来自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增量,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进入大模型时代,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预计仍将保持活力,其增速也预计大于通用服务器市场。
据IDC数据,2021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56亿美元,同比增长39.1%,超过全球AI整体市场增长率22.5%。IDC预测,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317.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2021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为53.9 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68.6%,预计2025年达到103.4亿美元,2021~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7.7%。
市场格局方面,2021年上半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中,浪潮信息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戴尔、惠普、联想、华为分别以14%、10%、6%、5%紧随其后,当前中国AI服务器企业在全球处于前列位置。
GPU持续紧缺
核心零部件GPU持续紧缺与价格大涨,也是导致AI服务器价格大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不同于高性能服务器、通用服务器,AI服务器除了2颗CPU外,一般还要配备4~8颗GPU,部分高配服务器甚至可以搭配16颗GPU,目前市场上主流的AI服务器一般配置2颗CPU加8颗GPU,因此AI服务器需求的提升,将直接成倍增加市场对GPU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GPU、CPU等零部件在AI服务器中的成本占比。
有机构数据显示,AI服务器(训练)芯片组(CPU+GPU)成本占比达83%、AI服务器(推理)芯片组占比为50%。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GPU市场主要由英伟达和AMD两家所占据,其中英伟达占据全球约八成市场份额,且英伟达GPU产能有限,持续紧缺,价格也不断上涨。
在面向中国市场方面,2022年8月,英伟达高端显卡A100/H100被美国宣布禁售,2022年11月,英伟达表示于2022年第三季度投产面向中国客户的A800(替代A100),今年3月,英伟达表示已研发出可向中国出货的H800(替代H100),目前国内企业可购买A800、H800、V100等型号英伟达GPU。
“服务器厂商(包括国内)很少会采用国产GPU,绝大多数会选用英伟达和AMD公司的GPU,但现在根本很难买到这两家公司的GPU,哪怕是被美国禁供后A100、H100的替代品A800、H800都一直供不应求。”一位服务器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5月15日,记者从一家英伟达终端商家了解到,目前英伟达A100单价为15万元,两个月前为10万元,涨幅50%,另外A800目前单价约为9.5万元,上月单价为8.9万元。
“A100都已经禁售了,以后也不会有货了,我现在的货是在禁售前买的一点尾货,卖完就没有了,别说涨价,或者是不是全新,有货就很好了。”这位商家对记者表示,“A100还会涨,8月份估计要涨到20万每颗”。
另有代理商透露,英伟达A100价格从去年12月开始上涨,截至今年4月上半月,5个月价格累计涨幅达到37.5%;同期A800价格累计涨幅达20%。
由于一个AI服务器往往搭载数颗GPU,因此AI服务器的价格涨幅往往高于零部件价格涨幅。
行业媒体集微网报道,由于算力需求的增加,即使是涨价后市场对于英伟达顶级芯片的需求并未减少,这导致英伟达GPU交货周期也被拉长,之前拿货周期大约为一个月,现在基本都需要三个月或更长,甚至部分新订单“可能要到12月才能交付”。而为了应对增加的订单量,英伟达也向台积电追加预订1万片先进封装产能,以满足AI顶级规格芯片的生产。另外,国内可用于训练AI大模型的A100大约有4万~5万个,供应相当吃紧,一些云服务厂商已严格限制内部使用这些先进芯片,以将其保留至需要强力运算的任务。
服务器出货量受牵制
GPU的持续紧缺等,甚至已影响服务器行业出货量。
“现在英伟达GPU严重缺货,服务器厂商缺少核心零部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企业的出货量。”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
相关情况从上市公司一季报也能窥见一斑。
浪潮信息今年一季度营收94亿元,同比下降45.59%,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37%,浪潮信息表示,营业收入下滑主要系客户需求节奏较上年同期发生变化,本期发货需求减少所致。
据了解,英伟达是浪潮信息最大的供应商,浪潮信息此前几乎所有GPU芯片都从英伟达采购,2021年,英伟达占浪潮信息采购额的23.83%。
今年3月,美国将包括浪潮信息在内的中国28家企业最新列入美国实体清单,根据美国商务部规定,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必须取得美国政府的授权,才能获得美国产品和技术。
同行来看,工业富联一季度营收达1058.88亿元,同比增长0.79%,净利润31.28亿元,同比下降3.91%,但毛利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7.4%。
工业富联内部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期内工业富联AI服务器已应用于ChatGPT,AI大模型技术的持续火热为工业富联改善毛利率提供了空间,公司还正加速提升AI服务器及高效运算(HPC)产品的占比和研发速度。
据了解,工业富联的云计算服务器出货量持续维持全球第一,2017年,工业富联联合英伟达、微软推出了全世界第一台AI服务器HGX1,ChatGPT使用的服务器就是HGX1,目前该款服务器已迭代至第四代。
富士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也表示,去年富士康光是服务器的营收就达到1.1万亿新台币,其中AI服务器的营收大约占20%,ChatGPT带动的需求虽然强大,富士康会受惠于相关基础建设的需求,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成为稳定的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芯片供应方面,工业富联深度绑定英伟达,供应不受限制。
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也表示,在AI领域,中兴通讯未来将重点投入三个产品方向:一是新一代智算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全面支持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包括高性能AI服务器、高性能交换机、DPU等,计划今年底推出会支持大带宽的ChatGPT的GPU服务器;二是下一代数字星云解决方案,利用生成式AI技术,在办公智能化、运营智能化等领域展开研究;三是新一代AI加速芯片、模型轻量化技术,可大幅降低大模型推理成本。
此外,闻泰科技也透露,正在预研面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训练和推理服务器,去年第四季度,闻泰科技服务器产品开始出货,当年基数相对较低。
除AI服务器外,在东数西算、数字经济等趋势下,各科技企业还一致看好整个服务器、存储相关行业。
工业富联指出,算力需求的增长不仅带动AI服务器的出货增长,也会带动整个超算系统架构的升级,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运算加速器、高效能存储器、更高的带宽等。此外,算力的指数级增长会带来巨大的能耗,工业富联提前布局了数据中心液冷及沉浸式散热产品,HGX4就采用了水冷和气冷两种散热技术,绿色产品在算力需求增长的未来,重要性会更为凸显。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朱永涛对记者表示,新一轮数字经济浪潮带来的市场机会确定,今年中兴通讯将加强对服务器和存储的资源投入。
索引表示,2009年,中国本土供应商在全球的出货占比只有1%左右,到2022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5%,如果加上*几家ODM给互联网的直接供货,这个占比已经超过60%,中国本土服务器供应商在全球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此外,亦有券商研究员提示,我国服务器生产商面临核心零部件供应风险,同时服务器行业的经营发展状况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