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姐妹

淘姐妹

matebook 14寸全面屏轻薄笔记本 2021年预算6000买什么轻薄本14寸

电脑 0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matebook13,matebook,matebook16,matebook d14

  虽然手机的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但是对于一些较为专业的软件手机并没有适配,所以笔记本还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最近有网友想让小M推荐几款价格亲民的轻薄本,主要是用途就是办公,看剧刷网页,偶尔还有轻游戏的需求。于是小M罗列了以下三款轻薄笔记本给大家一个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华硕 VivoBook15 2021(参考价4199元)

  小M的推荐理由:多接口设计具有较高的扩展性

  华硕 VivoBook15 2021便是一款较为轻薄的笔记本,而且华硕作为一线品牌在质量上有一定的保证。华硕 VivoBook15 2021的机身厚度为17.9mm,重量仅有1.69kg,轻薄的机身设计让这款笔记本背在身上很轻松。华硕 VivoBook15 2021配备了一块15.6英寸全高清IPS防眩光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并且这款笔记本还通过了德国莱茵TUV低蓝光认证,能够减少部分蓝光,已达到保护双眼的目的。

  华硕 VivoBook15 2021搭载了十一代酷睿i5-1135G7芯片,相比10代多核性能提升70%左右,单核性能提升20%左右,配合锐炬xe核显,华硕 VivoBook15 2021在办公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另外,这款笔记本配备了16GB内存与512GB固态硬盘。接口方面,华硕 VivoBook15 2021配备接口比较丰富,其中包括:1个HDMI接口、2个USB2.0接口、1个USB-C接口、1个USB3.2接口、一个音频口,基本能够满足日常需求。

  联想小新 Air14 2021(参考价4769元)

  小M的推荐理由:屏幕显示色彩丰富

  联想小新 Air14 2021也是一款不错的轻薄笔记本,而且小新的Air系列一直有着不错的人气与口碑。联想小新 Air14轻薄本 2021采用了极其简约的金属机身设计,机身的厚度为16.9mm,机身重量约为1.38kg,相比华硕 VivoBook15 2021还要轻上一些。联想小新 Air14轻薄本 2021的屏幕为14英寸,分辨率为1920*1080,同时具有100%sRGB高色域,支持DC调光。

  配置方面,联想小新 Air14 2021同样搭载了11代酷睿芯片,不过这款笔记本搭载的是i5-1155G7,相比i5-1135G7在性能上有10%左右的提升,4769元价位的同样为锐炬xe核显版本,不过还有更高级的MX450版本可选。联想小新 Air14 2021同样具有16GB内存与512GB固态硬盘。接口方面,联想小新 Air14 2021拥有2个USB3.2接口、1个全尺寸SD读卡器接口、1个HDMI接口、1个type-c接口与一个音频口。

  荣耀 MagicBook X 15 2021(参考价3899)

  推荐理由:价格亲民 超窄边框视野更广

  荣耀 MagicBook X 15 2021是三款机型中最便宜的一款,当然这与该机的配置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荣耀 MagicBook X 15 2021的机身设计同样很简约,而该机的机身厚度与小新Air14一样同为16.9kg,机身重量为1.56kg。在屏幕方面荣耀 MagicBook X 15 2021搭载了一块15.6英寸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配合三面超窄边框,该机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广的视觉享受。

  通过荣耀 MagicBook X 15 2021的售价便知这款笔记本不可能搭载11代酷睿,该机搭载了酷睿i5-10210U,采用了集成显卡,性能上自然与上面两部机型有所差距。同时这款笔记本因其价格所限,内存也仅为8GB,不过好在搭载512GB固态。另外,这款笔记本为板载内存,所以不支持扩展,这些买前一定要考虑好。接口方面,荣耀笔记本 MagicBook X 15 搭载了1个USB3.0接口、1个USB2.0接口、1个HDMI接口、1个type-c接口与1个音频接口。

  以上三款轻薄笔记本都有着较高的人气,而且还有一定的性价比,非常适合学生党使用。虽然荣耀 MagicBook X 15 2021相比其他两款机型在配置上有些差距,但是这款笔记本凭借着亲民的售价也有很大一部分簇拥者。那么,你更喜欢哪一款呢?

  百科

原文摘选于:

关键词:


轻薄本什么显卡最合适 轻薄笔记本有没有必要带显卡

轻薄本什么显卡好,轻薄本电脑显卡排行榜,轻薄本看什么,轻薄本显卡都很差吗

不久前我们三易生活曾为大家介绍了在经历五个季度的出货量连续下滑后,PC行业如何“自救”的方式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当时,我们盛赞了PC行业这种“既要降本增效,但同时更要大力推进新品迭代,甚至是以新品迭代为主”的策略,并认为这样的策略比起单纯的降价促销,会更能够激起消费者的“换机”欲望,同时也更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不过“技术创新”虽好,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有时候也并不见得所有的创新都一定能够让人满意。特别是在行业不景气的环境下,厂商们为了能够制造更多的卖点,有时候也可能会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东西。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类笔记本电脑,就是其中的典型。

往轻薄本里塞RTX4070,实际性能却遭“腰斩”

2023年,戴尔推出了他们最新型号的旗舰超轻薄笔记本电脑XPS 15 9530。它有着18mm的超薄机身,整机满配情况下重量也仅为1.92kg,同时还提供华丽的氧化铝和碳纤维材质机身材质、出色的15.6英寸OLED 3.5K屏幕,以及效果不错的双高音+双低音环绕声扬声器系统。

不过最重要的是,XPS 15 9530在极为纤薄的机身里,还提供了i9-13900H 20核处理器+RTX4070移动版显卡的可选配置,同时还有高达64GB+8TB的内存和SSD。

说实在的,我们最初在看到这款笔记本电脑的硬件配置时,也着实激动了一番。因为诸如RTX4070这类高端游戏显卡,以往通常只会出现在那些“电竞游戏本”上,而且相应设备的重量、厚度往往都相当感人。所以如今能够在超轻薄机型上看到这个级别的独显,确实不得不让人感叹技术的进步。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大家要知道,现在的笔记本电脑里的移动版显卡,普遍都有所谓“TGP(目标游戏功耗)”的概念。大家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显卡的供电水平,即供电越充足、显卡就越能发挥出性能。

XPS15 9530里功耗严重受限的RTX4070,甚至仅比RTX2060略快

在这样的前提下,RTX4070在当前绝大多数的“游戏本”里,TGP一般都有80W到100W的水平。在有些散热、供电特别充足的机器里,TGP甚至可以达到115W、130W。

但是在XPS 15 9530里的RTX4070,TGP是多少呢?答案是仅50W。更为糟糕的是,从实测成绩来看,它的性能就只有“标准版”RTX4070的大约一半,甚至还比不过许多老旧游戏本里的RTX2070。

它并非设计失误,但正因如此才更加糟糕

如果你是戴尔XPS系列轻薄本的老用户,看到这里可能就要会心一笑了。没错,供电不足、散热拙计确实是XPS系列、特别是XPS 15系列从最初的几款产品(5510、5520)开始,就长期被诟病的“特色”。

但在查询了XPS 15上一代(9520)机型的跑分后就会发现,戴尔在前代产品上,似乎已经解决了这款机型的散热问题。其当时所使用的i7-12700H+RTX3050Ti显卡,跑分都非常稳定、且极为出色,基本达到了同期同平台的平均水准。

换句话说,新款XPS 15上的RTX4070仅50W TGP、性能为同期游戏本一半水平的现象,大概率并非设计、制造上的失误,而是“有意为之”。

这还没完,当进一步将视线投向整个2023年的笔记本电脑行业就会发现,这种“轻薄本硬塞进高端游戏显卡、再降功耗运行”的现象,似乎并非个例。比如三星的Galaxy Book3 Ultra,就同样是在轻薄本里塞进了RTX4070,而且TGP最高也只有60W,与XPS 15一样是“残血”性能。

甚至就连一向以高性能而著称的ROG,今年也推出了内置125W TGP版本RTX4090的14英寸“轻薄全能本”Zephyrus G14。但众所周知的是,RTX4090的“满血”TGP高达175W,所以这款看似疯狂的轻薄本,显卡性能自然也是“非满血”的。

高配但“残血”性能,这样的创新有必要吗

讲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没错,这些人为大幅限制显卡供电的“高性能轻薄本”,它们的性能当然会距离真正具备“满血设计”的游戏本、工作站差得很远。

但问题就在于,当厂商衡量成本、定出售价的时候,这些“非满血”的高端显卡,却很可能并不会因为残缺的性能而降低相应的价格。换句话说,消费者还是花了RTX4070、RTX4090的价格去买的这些产品,但实际上却并不能得到预期中的性能。

当然,站在厂商的角度来说,任何一款产品的诞生背后都一定有其合理之处。比如这种“残血”性能的高端显卡,它们虽然游戏表现一般,但在其他的特定场景(比如视频加速编码),由于对功耗的需求不高,还是确实能够发挥出原本的优势。更不要说,也可能会有部分消费者并不在意“实际性能“,仅仅就只是看重名义上的”高配“属性。

然而站在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视角来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类一开始会让人感到“惊喜”,但实际用下来可能反而是“惊吓”、装载了过低功耗高端移动版显卡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实际上就变成了一种并不能真正让人真正满意,而仅仅是“看起来很美”,甚至可以说是仅仅服务于高溢价的、所谓“无效创新”的产品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