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姐妹

淘姐妹

弘扬特区精神当好改革先锋 特区精神擦亮特区招牌

手机 0
弘扬特区精神心得体会,弘扬特区精神感悟,弘扬特区精神演讲稿,如何弘扬特区精神

  夏浅胜春,万物生长,鹏城大地一派生机。

  4月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赓续并弘扬特区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深化深层次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谋早、谋细、抓紧、抓实,拼当下、打基础、利长远,奋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激活力添动力

深化深层次改革

  4月27日,在2023深圳设计周开幕式上,一部只有2分58秒的城市形象视觉片《敢闯敢试》首发,燃爆全场、迅速出圈。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是深圳过去成功的密码,也一定是、必须是、应该是深圳在新时代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重要保证。5月10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对深化深层次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着眼于大,强化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突破。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兴事物,我市率先出台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地方性法规,目前测试开放区域、开放里程及牌照发放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坪山区围绕市场所向、企业所需开展政策创新先行先试,吸引众多智能网联汽车企业集聚,产业链迈进千亿规模。

  从事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研究的深圳湾实验室,目前已向近20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仪器开放共享服务,这得益于我市前不久出台的关于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管理办法。

  探索数据交易新模式,创新大宗商品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央地协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机制,实行“揭榜挂帅”项目遴选制度、“主审制”项目评审、“赛马式”平行资助制度……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围绕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围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一系列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释放活力潜力。

  立足于小,改革努力让市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率先建立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医院认证体系,是深圳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近期,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首批医院评审认证启动会在深圳前海举行,标志着我市编制的全国首个国际版医院标准已进入落地实操阶段,全国13家医院将作为首批医院尝头啖汤,助力医疗规则与国际衔接,方便患者就医和保险支付,国际保险客户今后有望在国内使用商业医保。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抓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带一片,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以小抓手服务大民生。

  5月9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龙岗街道召开“街区制”城市管理改革现场会,面向全市各街道推动实施“街区制”城市管理改革,从“政府、市场、社会”三端共同发力,整合街道执法、城管、市政、社区、城市管家等5支队伍到街区,改善环境品质,提升群众满意度。5月12日,我市首个“不动产登记+公证”便民服务窗口在前海公证处揭牌成立,实现“两事一办”。

  向深处行、向难处进,全市上下正以不甘人后、奋力争先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努力在党和国家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展现更大作为。

走出去引进来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5月16日,满载6.5万吨液化天然气的“马尔文”轮在深圳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完成接卸,这船货物是我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标志着我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探索迈出实质性一步。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树立全球视野,深圳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全世界的市场作为我们的市场,把全世界的资源作为我们的资源,全面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

  招商引资按下快进键。

  4月以来,市主要领导密集会见中建集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汇丰、淡马锡等国内外企业高层,吸引企业进一步加大在深投资和业务布局,支持企业在深圳实现更好更大发展。市领导率队赴巴西、阿根廷、智利开展双招双引和经贸交流,赴港开展科创产业双招双引。

  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加快走向全球开展招商引资,以心诚和行程争取大作为大突破,不断汇聚全世界更多企业、资本、人才。南山区在肯尼亚、坦桑尼亚举行经贸交流会等活动,南山企业与当地企业签署了9份合作协议。宝安区赴瑞士、法国、德国开展交流合作活动,与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法雷奥、德国新能源独角兽企业Sax Power等签订合作协议。盐田区在巴西、阿根廷和智利开展经贸交流合作,签订合作订单金额超过1.71亿美元。龙华区在丹麦、比利时举办经贸交流会,吸引100名中外企业代表参与活动。5月11日,市商务局、香港投资推广署主办的2023中国(深圳、香港)-日本(东京)企业交流会成功举办,深港联合招商引资初见成效。

  引进来更要落下来。市商务局会同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梳理形成12个有望在今年内落地的标志性项目,推动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内落地达产。罗湖区推动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深圳万象城分公司成立,苹果深圳万象城零售店于4月28日开张。位于大鹏新区的深圳乐高乐园度假区三大主题酒店主体建筑即将封顶。

  拓展外贸跑出加速度。

  市委、市政府接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外贸外资有关工作,切实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稳存量、扩增量,持续提升外贸外资韧劲、后劲。

  新优势加速形成。我市出口商品新老类目齐增长,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一季度合计出口同比增长120.6%,成为出口新增长点。比亚迪产销快报显示,今年1-4月新能源汽车海外销量5.36万辆,接近去年全年总量,“出海”正成为比亚迪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新订单加速扩展。深圳交易团在不久前举行的广交会实现意向成交额16.29亿美元,电子消费品及信息产品、家用电器等意向成交额位居前列,美国、欧盟、中东及俄罗斯为主要出口成交市场。4月11日,深圳(海口)经贸合作交流会举办,我市品牌企业与采购商达成近2亿元人民币签约意向。

  新通道加速开启。4月29日,深圳至伦敦货运航线开通,这条空运专线将有力促进我市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和大湾区国际贸易发展。今年深圳机场新开、加密7条国际货运航线,国际生鲜更快捷抵达市民餐桌,深圳特色产品搭乘货航走向全球。“湾区号”中欧班列累计开通线路17条,一季度运载货物量同比增长149.95%。

大机遇大文章

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4月24日,粤港澳三地在深圳共同公布110项湾区标准,涵盖交通、物流、中医药、食品等25个领域,进一步促进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

  我市坚决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重大职责牢牢抓在手上,苦练内功、加快发展、增强实力,不断深化深港澳更紧密务实合作,强化与周边城市联动发展,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深港澳合作有了新拓展。

  4月21日,香港特区政府及立法会大湾区访问团到访深圳,实地参访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企业,走访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港深之间既有兄弟情,也有兄弟貌”,希望进一步深化两地合作。

  我市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重要要求,拓宽视野、提升境界,以最大力度推进与港澳合作。“港澳药械通”持续推进,目前深圳4家医疗机构获批引入31种进口药械,已有近1700人次享受试点政策福利。发布《深圳市进一步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实施细则》,涉及港澳居民各类就业补贴达15项,受到港澳青年等各方欢迎点赞。今年我市将组织举办100场以上“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湾区行――逐梦湾区圳等您来”系列活动,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大舞台。

  重大平台建设有了新突破。

  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海洋新城、会展、空港、妈湾等片区加快建设,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4%。利好消息不断传来,交通运输部出台创新海事服务支持措施,支持前海加快发展高端要素集聚的现代高端航运服务业;前海支持涉税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八条措施发布,加快打造大湾区涉税服务业发展高地。“金融支持前海30条”成效显现,截至4月末,深港账户通为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立账户24.98万户;深圳累计开立跨境理财通账户2.6万个;深港汇款通已建成多币种资金清算渠道和支票联合结算机制。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首批重点项目之一――河套科创中心正式封顶,高标准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向着生命科学研发高地加速迈进。

  在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盐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草案提出以合作区为引领,纵深推进与香港在港口航运、交通设施、生态环境、海洋治理、社会民生等领域深度合作。

  互联互通有了新进展。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项目桥梁工程实现全线合龙。深江铁路深圳段首个竖井围护结构完工,标志着目前国内最大铁路隧道单护盾TBM工作井步入开挖施工阶段。罗湖口岸改造规划,以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专用口岸、港深西部铁路口岸、前海客运口岸等规划加快推进。5月15日起,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调整,全面恢复口岸快捷通关、全面恢复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深港澳往来更加方便了。

优环境聚资源

加快打造具有

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4月27日至28日,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举行,国内外高端人才、智力资源汇聚,激荡“脑力风暴”。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三大“科研重器”签约入驻。论坛开幕前一天,国内首部科学城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并拟于6月1日起实施,为光明科学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这是我市持续致力于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缩影。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强化。

  日前,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认定2022年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26家,同比增长64%。

  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持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培育服务,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充分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数据显示,我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7.63%,是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平均水平的2.5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大企业是创新发展的领头雁。今年以来,总部在深世界500强企业陆续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华为2022年研发投入占全年收入四分之一,比亚迪2022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过90%,腾讯平均每4个员工中有3个从事研发……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强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更足。

  城市对人才吸引力持续增强。

  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今年一季度,我市人才引进入户42128人,同比增长134.9%;全市新设商事主体10.56万户、同比上升19.95%,总量突破400万户。

  5月13日,第十九届留学英才招聘会暨国家留学人才就业服务平台活动(粤港澳大湾区专场)在深圳举办,吸引2000余名留学人才参会。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市近年累计引进留学人才超20万人,成为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就业创业的首选地之一。我市共有博士后载体565家,在站博士后5136人,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产学研生态持续优化。

  积极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首创“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楼下”创业人员对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建立联合实验室,跨界织网,协同创新,至今已拥有近200家联合实验室,合作对象覆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走上创新的“蝶变”之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融合创新中心近日揭牌,将引进可显著促进区内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公益性、公共服务性企业及机构免租入驻,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推动更多原始创新成果顺利转化。

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

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首展即成热点,吸引国内国际业界眼球。5月11日至13日,2023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举行,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商,带来逾万件技术新品和水产品,达成意向交易超过百亿元。新挂牌运营的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创新发展线上拍卖交易,一条204公斤的大西洋蓝鳍金枪鱼落槌,达成第一拍。

  瞄准万亿级的海洋经济风口,我市出台《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近3万涉海深企掘金深蓝,拓展海洋经济新领域、新场景、新市场。

  与海洋经济一样,我市正聚集更多牵引性强、带动力大的产业项目,巩固、培育、挖掘电子信息与网络通信、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优势并做大做强、成型成势,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赛道迎来多点开花。

  一辆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有序下线,产量销量屡创新高。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21.03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8.3%。近7000家新型储能企业,积极投资布局,抢占储能产业万亿市场。举行5G-Advanced先锋鹏城发布会,年内打造万兆下行、千兆上行、通感一体、低空经济等六大示范区,力争建成5G-A“全国第一城”。

  总部经济拔节向上。深圳湾超级总部建设如火如荼,招商银行、中兴通讯、神州数码、天音大厦等总部项目加快建设。4月17日,《深圳市推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着力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总部企业集群。

  低空经济崭露头角。近期,南山区一周开启两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在3公里半径内购买商品从打包完成到无人机送达降落点预计不超过15分钟;东部通航公司开通2条固定直升机航线,短途高端商务、空中婚礼等新场景服务走热……1500多家低空产业链上企业正向天空要市场。

  先进制造业基础更牢。在坪山区,荣耀深圳研发实验室聚焦基础研究,诞生一项项“从0到1”的黑科技,推动国产手机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在光明区,联想集团全球“母本工厂”――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在深实现规模投产,年产智能产品1600多万台、产值超500亿元;在龙华区,工业富联一台台平板电脑、一部部智能手机源源不断下线,销往国内国际市场。

  新举措夯实工业根基。

  提前部署、提前行动、提前发力,我市做实做优做细投资调度管理,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和投资力度。

  宝安半导体封装基板及高端高密度印刷电路智能制造基地、银星光明生命健康科技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建;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一期、光明科学城科旅之家、坪山城投智园等项目用地获批;工业上楼“向天借地”,成为我市破解产业空间瓶颈的重大举措,今年推进72个项目全部开建,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新体系引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5月8日,“深圳创投日”第七站走进龙华。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通过搭建市区、政企、产融联动的沟通桥梁,“深圳创投日”已累计实现超816亿元的重大基金签约与估值近千亿元的优质创新项目路演,成为创投与科技“联姻”的平台,为实体经济注入新活力。

  展会扎堆人气满满。5月16日至18日,深圳国际电池展、半导体展等同台亮相,数千家企业带来产业链上下游数万款技术产品,吸引36万人次到场,谈合作、忙签约、探风向。今年以来,我市平均1.8天就有一场展会。

  港口物流业持续发力。“大湾区组合港”已开通32条航线,辐射湛江、广州、珠海等9市,累计吞吐量超40万标箱,成为湾区海上物流大通道。

  新消费注入强劲动力。

  首店经济方兴未艾。一季度全市重点商场新开46家品牌首店,数量同比增长58%,9个来自意大利、法国、日本和美国的海外知名零售品牌首次亮相深圳开设门店,首店规模增速和品牌吸引力稳居全国前列。

  直播电商蓬勃发展。在大浪时尚小镇,一批批产自深圳的中小品牌和独立设计师服饰,借力直播电商走进千家万户衣橱,实现营业额、品牌口碑双丰收。深圳天虹与头部视频和支付平台深度合作,将直播线上流量变成到店客流。

  “露营+”蓬勃发展,带来户外运动经济持续升温。有关平台数据显示,3月以来,深圳关于攀岩的搜索量同比涨超232%,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涨超263%,商户数相比去年增加近一倍。

  夜色渐沉,灯光点亮,龙岗区103车尾箱集市人头攒动,小小车尾箱被装扮成一个个精致摊位,烟火气十足。4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路边摊”复出,符合规范的店家可以外摆。深圳以精细治理鼓励创业,带动消费人气,凸显城市温度。

勇担当善作为

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主动把深圳工作放到全国全省一盘棋中谋划,认真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要求,加快全市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努力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产业新城加快崛起。

  5月15日,比亚迪以3.76亿元竞得深汕特别合作区一宗产业用地,将用于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建设。小漠国际物流港全力拓展外贸汽车滚装出口业务,比亚迪外省工厂汽车陆续在此出口。深圳资本集团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储能产业发展。18家头部储能企业前往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共商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我市认真落实省委主要领导调研深汕特别合作区指示要求,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围绕新能源汽车、储能、机器人和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快项目招引,加快项目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奋力将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成为深圳重大产业项目承载地、新引进重大项目目的地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孵化器、驱动器,努力实现加快发展、提级发展、跨越发展。

  对口协作互利共赢。

  充分发挥产业、创新、人才等方面优势,积极推动协作发展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地落实。市主要领导与新疆喀什地区代表团会谈、赴西藏林芝考察对口支援工作,持续深化深圳与对口地区务实合作。深圳精品展销中心(赣州)在赣州万象城揭牌,集中展示深圳工业新产品和时尚消费品,是双方协作落地落实的一个缩影。

高标准高质量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4月以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根本任务,把学习贯穿始终、把问题检视整改贯穿始终,扎实开展“大走访、大座谈、大起底”行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一线调研,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在不断解决一个个问题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用心用情,服务企业。深入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等行动,全市9200多名党员干部联系服务4万多家企业,各街道社区和基层市场监管所全覆盖联系服务390多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解决企业诉求1.6万余件。市直机关工委会同市工商联面向民营企业征集问题建议,不断优化服务民营企业流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手机打开“@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市民群众可以一键反映身边事,系统自动分拨办理,实现“一口接受诉求、分工高效办理、一口反馈服务”。这是我市解决民生诉求服务的一项综合改革。平台自上线以来,对全市民生诉求按时办结率96%,平均办理时长压缩了65%,总体满意率99%。

  民有所盼,我必行之。5月4日,57个项目约3.9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工,这是我市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保障性住房集中开工。深圳中学高中园、深圳市第二儿童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等民心工程加快建设。

  从4月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答卷中,可以看到全市上下共同拼搏奋斗取得的成效,但二季度和上半年保持经济持续向好仍面临压力:产业结构仍需持续优化,重大投资项目推进力度还需加大,实体零售消费复苏有待加快,进出口稳定增长仍面临压力,招商引资要有更大成果。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真找问题,找真问题,短期问题要抓紧解决,中长期问题要尽快从源头想办法。

  加压奋进,乘势而上。我们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保持那么一股闯劲、拼劲,争分夺秒、马上行动,以朝气蓬勃、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求真务实谋发展、真抓实干推工作、务求实效抓结果,积小胜为大胜、积每天胜为全年胜,做到日有所获、月有所进、年有所成,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沈仲平


2019年国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豆瓣 豆瓣2019年度评分最高华语剧

2019年国产电影排行榜前十名排行榜排行榜,2019年国产电影排行榜前十,2019国产电影排行榜前20名,2019国产电影排行榜 豆瓣

原标题:豆瓣评分从8.3涨到9.0!这部国产剧打了太多人的脸

文|令狐伯光

国产剧到底是列好了还是越来越烂了?

可能很多人潜意识就会回答当然很烂了,然后随口再骂几句“流量小鲜肉”之类的。

2020年的国产剧我们就不提了,2021年到现在刚刚来到三月。

豆瓣评分超过8.5分的居然已经高达5部,其中9分左右的高达3部。

这5部电视剧分别是《大江大河2》9.0,《山海情》9.4,《江山如此多娇》8.0,《觉醒年代》9.0分和《山河令》的8.6分。

当然,现在豆瓣评分在国内的公信力是比较差的了。

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这几部剧伯光君恰好都看过,这几部剧的评分都是实至名归的(而且因为是国产剧,有的剧相比外国剧评分还偏低)。

其它像《阳光之下》《赘婿》等剧也很火,但因为种种原因口碑上有些争议。

这5部高分国产剧只有《山河令》偏青少年向,另外四部剧都是严肃剧,关键是这四部部剧都是非常明显的主旋律。

2021年的国产剧,只怕不会打很多人的脸。

严肃剧的翻红与它们为何能红

由于《大江大河2》是跨年的剧了,《江山如此多娇》和《山海情》撞了题材。古装偶像剧的《山河令》伯光君已经写过几篇稿子,此处也不做分析。

这里还是讲讲《山海情》和《觉醒年代》为何能火吧。

按照我个人分析一部影视剧的观点,基本上就是制作水平,演员表演,故事剧情和表达的内核四个层面都非常不错。

而且,这两部剧在这四个方面都拉满,可以说是国产剧的标杆。

1、我们看看制作水平

长久以来,国产剧制作被诟病的是什么呢?

无非也就是阿宝色,磨皮抠图,五毛特效这些东西。

当然,这些问题通常出现在古装偶像剧,还有都市言情剧上面;而年代剧,谍战剧和都市剧通常都是粗制滥造。

也就是美术没什么讲究,镜头没什么讲究,服化道没什么讲究等等。

《山海情》和《觉醒年代》在制作上不但没有粗制滥造,而且非常的讲究,哪怕放到当前整个国产剧里都属于一流的那种。

这个制作分很多方面,但是美术,置景和服化道对于观众来讲是最直观的。

实际上,一部影视剧这个制作水平好不好,并不一定要看特效多好,服化道多贵,场面有多宏大和多华丽之类的。

回为这个明显就是误区啊。

这个制作难道不是为影视剧的设定和风格服务吗?

比如一部古装玄幻剧全是五毛特效,神兽做得无比敷衍;一部打着年代剧旗号的电视剧,结果设定是穷人的主角住大别墅,发型妆容放到现在都是最新潮那种,整个世界更是光鲜亮丽,街道一尘不染。

这种制作不为设定和风格服务的电视剧,观众立刻就会感觉到太假了。

《山海情》和《觉醒年代》为何制作很好?

《山海情》热播的时候,其中真实而细致地还原西北农村的面貌,再到演员写实的妆容,这些在当时讨论就够多了。

看看大友叔等村民在那一坐的姿势。

再看看纯素颜的演员们,再到脸上那两坨高原红。

这是部扶贫攻坚剧,电视成果相对写实还原的美术和服化道,再加上很多用来辅助的特效,可以说胜过大量宣传多少亿,结果做出来全是垃圾的国产剧。

《觉醒年代》在制作方面也是一样的。

看看陈独秀家门口那一条泥泞的土路。

民国时期的中国,怎么可能像其它电视剧里那样全是干净的水泥地。

而本剧其它场景也都非常讲究,与《山海情》还原西北农村一样,制作上最受观众好评的是导演特别会拍历史隐喻的场面。

张勋复辟时辫子军进入北京城,有如阴兵过境,拉着二胡喜迎旧时代的癫狂老人,与站在老人旁边对新时代无助的哭泣小孩。

这种隐喻的镜头比比皆是,可以说是本剧一大看点。

2、拒绝流量明星的国产剧、真香

国产影视剧为何评价不好,2010年后中国演员体系在“流量经济”下,导致的种种乱象可以说占主要原因之一。

什么流量明星,什么关系户,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演戏。

如果找具体问题就是数字小姐,磨皮抠图严重,演技辣眼睛到看不下去。

《大江大河2》《山海情》和《觉醒年代》等剧证明了,中国不是没有好演员,而是他们太低调了。中国新生代不是没有演技,而是没有遇到好的导演团队。

以《山海情》为例,热播时无数演员的演技被称赞。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以此来证明这部剧的演员们的演技有多好。

2021年国内的电视剧重要奖项,饰演大友叔的尤勇智,饰演凌一农的黄觉,饰演陈金山的郭京飞,饰演白校长的祖峰――

这四位演员要是一个都没拿个最佳男配角,这个奖就不能服众。

本剧的男主角张嘉译,黄轩,女主角热依扎,要是没有拿最佳男主角,没有拿最佳女主角,这个奖的公信力也就那样了。

最关键的是除了张嘉译,黄轩和热依扎都是80后演员。

与90后女演员白麦苗黄尧,还是新人的90后男演员马得宝白宇帆。他们不能说演技爆棚,但是都把各自的角色演得太好了。

《觉醒年代》同样是一部群像戏,而且剧中是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

饰演陈独秀的于和伟演技自不用多提,饰演年轻伟人的演员侯京健,也把年轻时期锐利而又的伟人演得不错。

如果我们不说饰演李大钊的张桐是《亮剑》的和尚,有多少人看得出来呢?

这部电视剧的演员一样,没有一个演员演技拉垮。哪怕演技只是中等水平,但有着认真敬畏的态度也演出了好角色。

没有流量明星的国产剧,真香!

《山海情》的扶贫攻坚与《觉醒年代》的历史风骨

这两部剧都比较长,加上《觉醒年代》到现在都还没有播完,故事剧情方面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

两部电视剧的塑造的角色群像,故事剧情,最终都是为电视剧表达出的内核服务。

这两部剧表达的内核都非常的主旋律,严格说来应该没什么年轻人喜欢看。

《山海情》是扶贫攻坚剧,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说教,又土又无聊,为了献礼而虚假的那些臭毛病。

结果呢?

比如我们根据服化道,演员的妆容看扶贫攻坚的成果。

前面四集,涌泉村的村民每个人都是灰头土面的衣服又脏又破,白老师用吃过的罐头来喝水的艰苦生活。

从第五集到第11集开始,在移民新村的村民每个人都穿上了干净的衣服。

衣服虽然很旧,但是开始有明显的改善。白老师在11集居然用上了玻璃杯,外面还套上了保温布。

从11集以后,村民的服装和面孔开始整洁干净。

剧组通过这种细节的刻画,让观众看到了一步步随着经济建设,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开始焕然一新,从全身脏脏“凑乎凑乎的了”到干净整洁“注意注意一下形象吗”的转变。

明明主旋律得不行吧,电视剧拍得也非常的热闹和搞笑。但电视剧没有处理得苦大仇深,没有故意煽情骗眼泪。

可背后就反映出了中国扶贫攻坚的困难,挑战再到成果。

《觉醒年代》,更是真实地反映出了在那个动荡年代中,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中国的出路在那里、命运在何方的迷茫、惑疑之感。

反映出一大批中华民族有志之士对救国、救民的不懈努力;反映出经过对国内外各种思想的认识、研究、分析、实践后――

同时,通过陈、李二人的带领和影响,觉醒了一大批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愿为共产主奋斗终身的青年人。

现在回头看过去的一百年,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启蒙,后而才有伟人和我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流血流汗,将一个饱受国内外反动势力侵略、欺负、压榨的中国,逐步建成为了一个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国家。

最后也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觉醒年代》真的是一部内核非常主旋律,但是看后可让人深思的好剧。

尾声

《山海情》结束很久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结果凭着过硬的质量,看过的观众后的口碑传播,让本剧的评分节节攀升到了9.0分。

只要后面不注水和烂尾,可以说又一部9分以上的国产剧。

有没有觉得,这部部剧和《山海情》的情况是一样一样的。

这一部慢慢陈述那段历史,那段峥嵘岁月,讲述她从何处来,又为何而来的国产剧。

真的真的希望大家可以先看几集,或许他真的可以帮助你在迷茫中,找到那一丝坚持的力量。

请打破自己对于国产剧固有的、陈旧的和落后的印象吧,相信我,这部国产剧打了太多不看好的观众的脸。

而整个2021年的国产剧,很有可能从头到尾都上演这种打观众脸的现象。

我们拭目以待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