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经营新闻 华熙生物销售费用大增拖利润后腿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来源:雪球App,作者: 律律律简简简,(【【网址】】/【【QQ微信】】00589004)
华熙生物双十一前夕营销“翻车” 半年销售费8.97亿同比增138.78%
长江商报
1小时前
临近双十一购物节,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688363.SH)却在营销上“翻车”了。
10月15日,一微博大V发布了华熙生物旗下护肤品牌润百颜推广视频,润百颜在转发该网红的推广视频时,调侃称,护肤产品能让土狗变“水狗”。该视频发布后,即遭到不少网友抵制。
10月16日,润百颜官方发布道歉声明,称“润百颜第一时间要求博主删除了视频,也同步暂停其他微博达人的商务合作。我们也对内部责任部门做了严厉批评和处罚,今后要强化营销合作监管流程”。
公开资料显示,华熙生物成立于2000年,2019年在上海科创板上市,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生物活性原料平台公司,目前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透明质酸(学名透明质酸)生产商。而润百颜是华熙生物旗下专研玻尿酸的核心护肤品品牌,深耕玻尿酸护肤研发。
目前,华熙生物的营收主要来源于四大部分,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业务、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功能性食品。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9.37亿元,同比增长104.44%,这一成绩主要归功于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12亿元,同比上升197.55%。具体到品牌经营情况来看,“润百颜”品牌实现收入4.91亿元,同比增长199.91%,是华熙生物旗下表现最好的核心品牌。
近两年,华熙生物业绩快速增长,同时其销售费用也在飞涨。根据华熙生物往年财报显示,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84亿元、5.21亿元、10.99亿元、8.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14%、83.74%、110.84%、138.78%。
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在2020年度财报沟通会上表示,2020年华熙生物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0.84%并不只是为了产品销售,还有打造品牌影响力的支出。在华熙生物此前发布的半年报中也显示,在爆品孵化方面,润百颜爆品已被近250位KOL(关键意见领袖)和超150位KOC(关键意见消费者)种草并实现了超2亿次总曝光以及300万总互动。
目前在快消市场中频频出现推广宣传费用高,利润增长却相对缓慢的困境,传统流量红利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不断被削弱。而此次润百颜却在双十一临近之际发生营销翻车,对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尚未可知。
文章来源:长江商报
原标题:华熙生物双十一前夕营销“翻车” 半年销售费8.97亿同比增138.78%
声明: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双十一理财 双十一理财段子
摘要:“双十一”预售活动本周正式开启,资管机构也纷纷借这波“买买买”的东风开展营销。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平安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等在“双十一”预售期间推介...
“双十一”预售活动本周正式开启,资管机构也纷纷借这波“买买买”的东风开展营销。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平安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等在“双十一”预售期间推介了精选理财产品,方便投资者配置选购。
与此同时,在直播如火如荼的当下,资管机构也积极开展直播互动,在强化投资者教育的同时起到引流的作用。
多家机构推出
“双十一”理财“种草”清单
“双十一”预售第一天,平安理财推出“双11理财精选”,介绍了包括“新安鑫64号触盈封闭混合类”等1年期及以上产品、部分定开类理财产品以及多款灵活持有类产品,主打“起购门槛低、理财入门必备”等卖点。
光大理财强调做好“双十一”期间财富积累的重要性,介绍了募集期在10月21日至10月27日的“阳光金15M创利稳进7期(封闭式)”,产品期限15个月。
从过往的业绩展示来看,该产品首期的年化收益率(成立以来)为5.96%,而本期业绩比较基准目前定为3.75%―4.75%,主打“配置稳健”“资产优质”“封闭运筹”。
招银理财配合“双十一”预售活动发布的理财产品购买清单中涵盖四款1年期及以上产品,包括“招睿颐养丰润一年定开2号”“招睿金鼎十四月定开14号”“招睿鑫远十八月定开1号”“招睿颐养丰润进取十八月封闭2号”,均为当周开售产品。
在居民理财意识觉醒、投资需求强烈的当下,大型购物节期间,分享理财“购物车”成为“新潮流”。“你买了哪些理财?收益好不好?我要抄作业!”
贝塔财富管理研究提示称,全民理财时代,投资者应警惕成为理财“购物狂”。一旦持有过多理财产品,很容易出现风险。
贝塔财富管理研究认为,要想确定合适的持仓数量,一是看投资金额,资金量越大越要考虑分散风险。二是看投资经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持有理财产品越多越难管理。
直播益处多更要重合规
直播的走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双十一”的玩法。
资管行业也不甘“落伍”,近年来,越来越多机构通过线上渠道尤其是直播服务客户并开展投资者教育。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杭银理财10月26日晚开设直播,由杭银理财策略配置部投资经理主讲“市场持续震荡,基海淘金如何不成‘韭菜’?”;华夏理财将于10月28日下午直播,由华夏理财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与专业律师共同探讨“合规视角解读如何投资‘避坑’?”。
陆金所和艾瑞咨询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市场,新中产阶级尤其以“80后”“90后”为主的群体,更喜欢和接受理财直播的形式。
直播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有趣生动的投教基础知识、更新鲜及时的热点解析、更丰富和通俗易懂的深度点评,并为投资者传递正确的投资理财态度和金融知识。
不过,富国基金首席基金投资分析师沈绍炜、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卓提示称,为吸引投资者关注,部分机构可能采用过度娱乐化的方式进行直播,或者邀请一些不具备相关金融从业资格的大V普及投资理财知识,这将对投资者构成误导。
此外,为了活跃气氛,理财直播过程中也会采用发放红包或奖品等形式来引导投资者参与。但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在发放红包或奖品的形式中存在诱导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等违规行为。
记者 胡杨
编辑 韩业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