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陶日报-2.25】蒙娜丽莎今年计划新增400家专卖店;12个陶卫企业项目拟获超165万元专项资金;央行银保监会发文支持房地产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2023年2月25日・第461期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陶瓷分会执行会长、陶瓷行业知名专家姚若晗:
对于陶企而言,做好交付有两个好处。第一,你和替代材料竞争的时候,成本的短板没那么明显。更重要的一点是,你能实现方便交付,你跟客户之间就直接建立联系了,这对于你提升品牌形象、增加客户黏性有很大作用。
来源:陶城报
爱空间高级合伙人闫佳:
一站式购齐是零售很核心的线下本质。从这个角度来讲,展厅越来越大一定是一个趋势。但大只是数字本身,最核心的还是整合力,整合力强,面积才有价值。如果只是一种单纯的大,堆砌有点贬义,纯产品陈列,可能它的价值也有衰减。如果做零售,面积还要更大,不仅是一站式的服务体验,还要有更丰富的内涵,而且现在没有零售,全部是新零售,基于线上线下的新零售的打通,载体也会更加丰富和更加立体,所以对于展厅来讲,未来我觉得还是一个趋势,更能满足消费者体验和一站式需求。
来源:未来家居研究
博雅美家董事长、长沙顾家家居总经理吕晓伟:
未来,一体化整家定制服务一定会成为市场主体。消费群体年轻化正在推动整家定制的发展,他们对家居空间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整家定制恰恰能够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将成为新消费群体装修“新标配”。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李可明
汝瓷非遗传承人
?出身于汝瓷世家?
?十年前,汝瓷离他很遥远?
李可明的伯父李廷怀是知名的国家级汝瓷大师。
2004年国营厂倒闭后,年过半百的李廷怀在没有厂房、设备的情况下,借钱贷款,和原汝瓷厂的技术团队成立了廷怀汝瓷研究所。
这一年,李可明十七岁。后来他去武汉上大学,修习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曾工作于北京清尚设计院。
那个时候,汝瓷跟他的关联,就是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和回家探亲的时候,把汝瓷器当作土特产带给单位同事。
当时的他认为,待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设计师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回家乡投身汝瓷行业,似乎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
李可明说,在他的印象里,国营汝瓷厂跟印刷厂、水泥厂是一个概念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经历了90年代的国营厂改制,在市场的冲击下一路下滑,直到伯父把这个摊子接过来。
?
它不能算是一个行业。
也许一开始,李可明的视角就与上一辈传统手艺人不同。
当时的汝瓷制品,无论是产品性质还是产品形态,宣发、渠道,都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用李可明的话说,它不能算是一个行业。
?从陶瓷设计到艺术管理?
?他有自己的新路径?
决定做汝瓷,说是受了家里和身边人的影响,不如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2014年,李可明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研修,系统的学习了陶瓷设计与陶瓷发展史。
现在他正在攻读法国巴黎HEC Paris的艺术管理硕士学位。并于不久前拿到了北京大学考古系的一个研修项目的录取通知书。
如何让汝瓷跟现代人的生活发生关系?
怎样才能让汝瓷的美跟同龄人产生共鸣?
如何才能讲好天青色的故事?
要让更多的人爱上汝瓷,工作的主次应该怎样展开?
各种念头和认知在他的头脑中碰撞,交流。
“非遗活化”、汝瓷“品牌化”等概念慢慢进入他的视野。
?
对从业者来说,找不到他的职业生涯。
?
与单纯传承一门手艺相比,李可明想的事情更为复杂,面对的问题也更加现实和具体。
从本质上,汝瓷这一行被优秀的年轻人选择,不能完全靠情怀和喜好。
真正转变为一个具备新消费特征的行业,有规模化的市场需求,并完成供给,才能真正让汝窑这门手艺活过来,成为一个行业。
像1000多年前一样,为人们所追捧,所消费,所使用。让光辉灿烂的一幕重现。
?
现在倍受追捧的北欧风在宋代就是主基调,汝窑在1000年前的审美就达到了顶峰。
?
?跨界赋能、红点奖?
?他的汝瓷正当红?
?
上一代有上一代的机遇、环境和使命。我们有我们的。
?
李可明在做两件事。
一件是探索中国的汝瓷是否可以国际化,品牌化。
来自纽约的Tiffany蓝有着高度的识别性,那么来自东方哲学韵味的天青色,怎样才能为世界所惊叹呢?
在他的主持下,历经三年无数次提炼和打版,从宋刻本的元素提取,到字体再造,最终汝窑天青的视觉形象,在2021年一举获得了世界级设计奖项,德国红点奖。
他借助数字扫描,3D打印技术,高度还原复烧了北宋汝窑的众多器型。
并以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天青釉玉壶春瓶为载体,与汝州白酒厂合作,推出“汝醉”酒系列,在互联网平台上众筹大获成功。
他受邀和故宫文创、荷兰的设计团队、和对甄选伙伴要求极高的观复博物馆合作,不断拓展全新的产品和应用场景。
品牌,不仅能让手艺传承和记录下来,还可以让品牌留下来。
另一件事,是让美学和文化为产品赋能。
?
宋瓷,是在时代人文背景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精神形态。
做好器物之后,还是要回归文化本身
他想知道,到底宋代美学是什么?
极简和清淡含蓄反映在产品上会是怎样的呈现?
国营厂时代的手艺人,是没能解决美学和文化的问题的。如何在上一辈的基础上,更上一层。这是李可明给自己的定义和使命。
汝瓷区别于其他陶瓷品类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是釉色。
它有很多种颜色,比如豆绿、月白,但最著名的是天青色。
然后是汝瓷的开片,我的理解它是可以和时间属性相匹配的,就像我们盘冰月菩提,小叶紫檀的手串一样,瓷器的开片是可以养的。
开片最早是瑕疵,胎釉的结合度不够产生裂纹,釉面有一点受损。但是当时宋代皇家的审美认为,它是一种装饰美学,在烧制上反倒要去追求开片。
再去延展的话,汝瓷的特征还有香灰胎,支钉烧。
那为什么汝瓷的开片纹路会有规律的集中在蝉翼纹,鱼鳞纹这几种呢?
正常在收缩的过程中,有17%的收缩率,它肯定是整体来拉裂的,肯定是这种网状的。
据说耀州瓷对汝瓷的影响挺大的,可以展开聊聊吗?
耀州瓷、汝瓷还有龙泉青瓷,都是属于青瓷。
从学术上如何界定青瓷呢?
青色都是高温铁还原的颜色。在古代烧制瓷器都是就地取材,当地原材料的矿物质含量不一样,釉的成分不一样,烧出来的颜色、光泽和润度是不一样的。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上来讲,耀州瓷跟汝瓷的关系就更清晰了。
您现在做的汝瓷产品,与传统匠人的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主要是建立数据库。一个是生产上的数据,一个是产品开发的数据。
比如说用什么窑,窑的大小,烧制的时间,每分钟升温多少度,不同气候下火温的调控。我们需要建立严密的生产技术数据库。
上一辈人老讲我这个东西贵,成品率低。在我看来是因为技术不达标造成的损耗,而不能简单的一句“难烧”就能概括的。
比如我们前段时间跟荷兰的设计机构合作,他们对汝瓷很感兴趣,但前提是汝瓷本身的材质、工艺特点,和器物器型得有一定的数据资料作为基础。
李可明分享关于汝瓷发展的艺术观
有这些数据作为基础之后,才能展开进一步的创新和产品开发。
与故宫合作的四合如意系列
关于传统的技艺跟当下的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之间的关系,还有哪些探索?
我觉得未来一定是两条线,第一是传统的一定要有保留,比如经典的复刻,传统的制作以及烧成方式。
第二是结合当下生活的,文创性的,比如说z时代、盲盒系列的东西都会去思考。但最核心的还是传统工艺的呈现和对宋瓷文化精神层面的探索。
不管是几百年前,还是上千年,传统的工艺如何和当代生活相关联,会是一直探索的方向。
下一步在产品创新方面,您会是怎样的一个规划?
这两年的主要精力可能会放在溯源和文物活化上。
对宋代人文历史和空间、服饰和器物的关系进行系统性深挖,然后在文物活化上有一些灵感和产出。
比如说馆藏的文物,反映的是1000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那么如何跟现代人的生活做一个设计转换和嫁接呢?
举个例子,虎符可不可以设计成一个手机支架呢?他和你可能会有怎样的关联呢?这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管理才能
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什么?
心无挂碍,躺平十天半月
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什么时候能瘦下来
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认识和认知
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我老爸
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今年的话,是我们提炼的“中国的天青色”拿了德国红点奖
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流逝的时光